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数学焦虑对数学成绩的影响.方法 :采用数学学习策略问卷、数学焦虑问卷对1650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 :初中生数学学习资源管理策略运用水平显著高于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F=52.55,P<0.01);男生的数学焦虑、数学成绩显著低于女生(t=-3.35、-2.69,P<0.01);数学学习策略、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之间显著相关(r=0.18~0.39,P<0.01);数学学习策略可以正向显著预测数学成绩(β=0.19,P<0.01);数学焦虑可以负向显著预测数学成绩(β=-0.36,P<0.01);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成绩不仅具有直接预测作用,而且可以通过数学焦虑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数学成绩(中介效应比例为35.5%).结论 :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掌握程度越好,数学焦虑水平越低,其数学成绩就会越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已有成熟问卷,征询专家意见,根据初中生数学学习特点,编制了"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问卷进行相应修改,正式问卷包括动机、态度、意志、性格、情绪情感5个维度,以及对应的13个因子.所编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分半信度)与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可作为测量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焦虑即过度的担心。本人应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某市市区2所普通初中360名初中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数学学习焦虑情绪比较严重,初中生数学学习的焦虑情绪与性别、年级、是否是待进生、父母受教育程度、地域、所在学校竞争的程度有一定关系。焦虑的具体表现:平时焦虑和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学生的自身特征、所处的学校、家庭、社会背景角度。对策:学生、教师、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初中生数学焦虑,发现:(1)初中生数学焦虑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2)初中生数学焦虑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从得分趋势来看,女生数学焦虑略高于男生.(3)不同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数学焦虑存在显著的差异,高数学学业成就初中生的数学焦虑显著低于中、低等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中等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显著低于低数学学业成就的初中生.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高中生数学焦虑的结构、数学焦虑的影响因素.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其他焦虑量表,通过访谈、开放式问卷等方法,编制了高中生数学焦虑量表.然后对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结构明晰,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数学焦虑分量表和镶嵌图形测试对400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讨初中生认知风格与数学焦虑、数学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认知风格上,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认知风格逐渐倾向于场独立型;在数学焦虑上,初二和初三学生的数学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初一学生,且女生的数学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同时,学生的认知风格与数学焦虑呈显著负相关,与数学成绩呈显著正相关,且场依存型学生的数学焦虑显著高于场独立型学生,但数学成绩却显著低于场独立型学生。  相似文献   

7.
基于数学考试成绩和数学考试焦虑的维度探讨影响数学逆商的因素有利于揭示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态,探寻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方略.采用自编的数学逆商调查量表、数学考试焦虑量表以及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成绩等对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初中生的数学逆商和数学考试成绩呈显著正相关(P<0.01),数学考试成绩对数学逆商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初中生的数学逆商和数学考试焦虑呈显著负相关(P<0.01),数学考试焦虑的缓解有利于数学逆商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我国学科设置中的三大主科之一,一直被学校等教育系统重视。由于考试的压力和数学学科本身的难度,导致广大学生产生数学焦虑。数学焦虑指学生在处理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或参加数学考试时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烦躁的状态,属于学科焦虑。当前初中生中数学焦虑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且有不断蔓延之势。数学阅读指从书面数学语言中获得理解和感知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但当前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处于一种较低水平。本文对当前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展开探究与论述,旨在寻求一些有效措施帮助中学生摆脱数学焦虑,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  相似文献   

9.
数学焦虑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影响,初中生的数学焦虑不容忽视。不同年级学生的数学焦虑水平随年级递增而上升,且年级差异不显著。男女学生数学焦虑水平呈显著性差异,整体上女生的数学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态度、数学考试、课堂气氛、教师的评价方式是形成初中生数学焦虑的主要原因。教师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消除或缓解数学焦虑: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已有成熟问卷,征询专家意见,将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划分为三大维度: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并确立了10个子维度的操作性定义.根据操作性定义,结合已有问卷,形成原始问卷.通过4次数据收集,经过多次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问卷题目进行相应删减、增添、修改,最终形成"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该问卷信效度指标良好,可作为测量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水平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学生学习压力量表、自尊量表、状态焦虑问卷以及青少年学业倦怠问卷对379名在校初中生进行测量,旨在探究初中生学业压力与学业倦怠二者间的关系以及自尊与焦虑在二者间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学业压力和自尊显著负向相关,和焦虑、学业倦怠均显著正向相关,自尊和焦虑、学业倦怠均显著负向相关,焦虑和学业倦怠显著正向相关;(2)学业压力能有效控制和预测初中生学业倦怠,且其中一部分作用是通过自尊和焦虑的连续中介实现的。学校教育者和学生家长,在教育实践中适度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能够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将学生从焦虑状态中解救出来,有效预防和解决其学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焦虑与其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成负相关,与班级氛围、父母的教育均相关;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行为方式是影响学生数学焦虑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差异方面他们的数学焦虑由高到低依次为:少数民族女生、汉族女生、少数民族男生、汉族男生;初中3个年级数学焦虑由高到低排列为:初一、初三、初二.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78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石家庄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错。普通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优势校和城乡校。石家庄市初中生在身体症状、恐怖、冲动、自责四个方面比其他四个方面分值偏高。初二年级比初一年级的学生更自责和对人更焦虑。初中男生比女生更孤独,女生比男生的恐怖倾向更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初中生未来取向与学业成绩、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学校参与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学校参与量表、学业成绩问卷、焦虑抑郁量表和外化问题行为问卷对8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教育未来取向既直接促进学业成绩,减少外化问题行为,也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参与的系列中介作用对其起间接影响;教育未来取向还可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参与的系列中介作用间接减少焦虑抑郁;职业未来取向可通过行为和情感参与影响学业成绩、焦虑抑郁和外化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初中生考试焦虑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但有23.4%的初中生考试焦虑水平过高;被调查初中生的考试焦虑状况表现出了显著的性别差异,但他们的年级差异不显著;取样学生的考试焦虑得分与其英语、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成绩及总成绩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考试焦虑对数学、英语、地理、生物、物理成绩及总成绩有较强的预测作用。针对调查发现,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国外学习兴趣四阶段理论为指导,自编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初始问卷.经因素分析确定了激发的情境兴趣、维持的情境兴趣与个体兴趣3因素17题项的正式问卷.运用问卷对58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国初中生数学情境兴趣尚可,个体兴趣亟待提高.(2)情境兴趣存在显著的校际、年级与班际差异,个体兴趣只存在班际差异,不存在校际与年级差异.(3)学校教学理念与教学条件,特别是教师,是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容易被学习焦虑情绪困扰,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则要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焦虑,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焦虑。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46):85-86
数学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令人头痛的科目,基于前期数学基础以及个人数学理解能力的影响,部分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长此以往,初中生可能会出现数学考试恐惧,过度关注数学考试成绩,并且会将这种考试恐惧和焦虑带入日常数学学习中,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本文将结合初中生数学学习情况,深入分析导致初中生数学考试恐惧的原因,从根源出发探究帮助初中生克服数学考试恐惧的方法,提高其考试成绩,改善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9.
数学焦虑会影响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象,威胁学生的身体健康,使学生形成消极的观念.数学“ 情境—问题” 教学实验研究表明:实验班的数学成绩比对照班有显著性提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采用新教学模式对培养贵州初中生的数学兴趣有显著影响,新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运用能显著提高贵州初中生的数学兴趣,有效缓解他们的数学焦虑.  相似文献   

20.
笔者采用数学成就目标问卷和成就情绪问卷对30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男生的自豪、愉快显著高于女生,焦虑、羞愧、愤怒显著低于女生;初一学生的羞愧、愤怒、自我趋近目标和他人趋近目标显著高于初二学生,任务趋近目标和任务回避目标显著低于初二学生;任务趋近目标能正向预测愉快和自豪,负向预测焦虑、羞愧和愤怒;任务回避目标能正向预测愉快和自豪,负向预测羞愧和愤怒;他人趋近目标能正向预测自豪,负向预测羞愧;他人回避目标能正向预测焦虑;自我趋近目标能正向预测愉快;自我回避目标能正向预测焦虑,负向预测愉快和自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