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定量测评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以小学5-6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查阅相关文献与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研制出《小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正式问卷包括动机、态度、情绪情感、意志、性格5个主维度及对应的11个子维度。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作为测量5-6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初中生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建构了一个包含27个项目、4个因子的初中生数学焦虑问卷。初中生数学焦虑问卷的四个维度分别是负性评价焦虑、数学知识焦虑、数学考试焦虑、生活情景焦虑。研究结果表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较好地反映初中生数学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编的<初中生自主性发展自陈问卷>,对随机抽取的257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了初中生自主性的结构.结果表明:(1)初中生自主性的结构包括自我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主张3个方面.(2)本研究编制的<初中生自主性发展自陈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4.
依据倦怠相关的理论文献、访谈和问卷调查,提出我国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结构。通过对668名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668名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再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主要有八个因素影响着留守初中生的学习倦怠,它们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的次序是:学习自我效能感、师源性因素、亲情与管教的缺失、学习方法与目标、学校和班级因素、社会不良影响、个性因素、学业压力。结果表明,本研究编制的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5.
以非智力因素对高职学生物理学习的影响为出发点,结合访谈、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确定了与高职学生物理学习关系密切的10项非智力因素;围绕这些项目编制初始问卷,根据初测结果确定正式问卷;对大量测试结果的分析与检验,证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影响高中生物理学习非智力因素量表》的编制过程,并对其信度与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用于对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非智力因素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影响高中生物理学习非智力因素量表》的编制过程,并对其信度与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用于对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非智力因素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量表>先后对2,014名中小学生进行量表测量,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包括成就动机、认识兴趣、学习热情、学习责任心、学习毅力、好胜心和自我效能感等7个维度.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已有成熟问卷,征询专家意见,将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划分为三大维度: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并确立了10个子维度的操作性定义.根据操作性定义,结合已有问卷,形成原始问卷.通过4次数据收集,经过多次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问卷题目进行相应删减、增添、修改,最终形成"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该问卷信效度指标良好,可作为测量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水平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编制适合测量新传媒下初中生人际交往智能的问卷,对南京市453名初中学生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的分析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稳定的信度、良好的效度、理想的区分度,适合作为新传媒下初中生人际交往智能的测试工具。同时,对问卷应用的范围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的编制遵循标准化的程序,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达到0.7,学习动机的结构拟合良好,因素载荷在0.4—0.9之间,效标效度基本符合测量学的要求,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是一个信、效度良好,具有五因素结构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为定量测评小学生的数学元认知水平,以小学5-6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查阅相关文献与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利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自编问卷的修订与完善。正式问卷包含数学元认知知识、体验、监控3个一级维度,共33道题目(含测谎题)。问卷信度、效度指标良好,可作为小学5-6年级学生数学元认知水平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13.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及其他理科科目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环境中,很多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更注重解题的结果而忽视解题的思路以及一些做题技巧,这对于初中生的学习及将来的发展十分不利的。因此,针对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生学习自我控制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我控制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它是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这种自我控制在学习上的表现:自觉与专心学习,控制干扰的情绪,排除无关的干扰,编制一套有效的量表是研究学习自我控制的基础。根据Kuhl和Corno的行动控制理论,本研究提出了自我控制的三个结构的构想,并参考程炳林和林清山编制的“中学生学习行动控制量表”,编制了中学生学习自控力量表。经过因素分析得到了三个二级因素。初步验证了三个维度的构想,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表明:自编的初中学生学习自控力量表具有一定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数学学困生普遍存在.转化学困生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课题.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分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阐述了转化学困生的途径与方法,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以期与同行继续深入探索,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由于初中生学习能力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各不相同。要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升,需要初中数学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实际学情,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层的策略,旨在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cross-cultural applicability of the Sense of Self (SOS) Scale in the Hong Kong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The SOS Scale is a 26-item questionnaire designed to measure students?? sense of purpose, self-reliance, and self-concept in school. Six hundred ninety-seven Hong Kong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Both within-network and between-network approaches to construct validation were adopted. Responses to this questionnaire are shown to have good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and support is provided for its construct validity in terms of its factorial structure and correlations with other educational outcomes such as learning strategies. In addition, multigroup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lso indicated invariance of the instrument across males and females, across students of different year levels, and across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school. Implications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信念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不同数学学习信念组与学习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念没有显著性差异.根据研究结果,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a one-year program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mobile learning and their tendencies of peer interaction and higher-order thinking in issue-based mobile learning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objective, a survey consisting of eight scales, namely, usability, continuity, adaptive content, collaboration, communication, problem-solv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was developed. A total of 658 students from 38 high schools in Taiwan filled in the questionnaire after experiencing issue-based mobile learning activities. From the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questionnaire had hig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further revealed that the provision of adaptive content in the mobile learning had positive impacts on the students’ tendency to interact with peers (i.e.,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hich further affected their tendency to engage in higher-order thinking (i.e., problem-solv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good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and school teachers who intend to promote mobile learning in school sett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