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旨在分析社会支持和网络自我控制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大学生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采用随机取样法对黑龙江四所高校的53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的问卷包括一般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与社会支持和网络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和网络自我控制分别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多重中介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和网络自我控制分别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网络成瘾关系间起中介作用。未来时间洞察力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网络自我控制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学习投入不仅影响学习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和学习投入问卷,对整群抽取的1 261名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职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习投入的预测作用显著;学业情绪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未来的思考,制定合理的计划,保持积极的学业情绪,从而提高中职学生对学习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相对剥夺感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因素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本研究探讨了疫情多点爆发期间,抑郁在相对剥夺感和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相对剥夺感量表、手机成瘾量表以及抑郁量表,以210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相对剥夺感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并检验了抑郁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可以正向预测抑郁情绪的手机成瘾;(2)抑郁在相对剥夺感和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相对剥夺感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及其内部作用机制,有助于为科学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手机成瘾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正念水平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手机成瘾在正念水平和人际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923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应用五因素正念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性量表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从而得出结论,手机成瘾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正念水平和人际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正念水平有助于减少学生手机成瘾情况,解决人际关系困扰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认知失败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检验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采用认知失败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668名安徽省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认知失败与手机成瘾显著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手机成瘾与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2)手机成瘾在认知失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性别能够调节认知失败影响手机成瘾的直接路径,认知失败对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消极影响更大;(4)手机成瘾只影响男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而且手机成瘾仅在男生群体中单独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增进对认知失败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使用"自我同一性测试量表"和"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随机整群抽取2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各维度显著相关;自我同一性影响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结论认为,自我同一性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密切相关,自我同一性对未来时间洞察力有一定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网络欺凌问卷、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和父母情感温暖问卷,调查了906名大学生,考察了手机成瘾在网络受欺凌与网络欺凌间的中介效应,探究了父母情感温暖对这一中介过程的调节效应。发现:网络受欺凌、手机成瘾、网络欺凌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手机成瘾在网络受欺凌与网络欺凌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父母情感温暖在这一中介路径中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而言,随着母亲情感温暖水平的提高,网络受欺凌通过手机成瘾对网络欺凌的间接作用会减弱;然而,随着父亲情感温暖水平的提高,网络受欺凌通过手机成瘾对网络欺凌的间接作用会增强。大学生网络受欺凌既能直接影响网络欺凌,也可通过手机成瘾产生间接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合理利用父母情感温暖对大学生网络欺凌与成瘾行为的干预作用,避免网络欺凌在高校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及与网络成瘾、学习倦怠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大学生手机上网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月平均手机上网支付费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4.84,P=O.009);上课时用手机上网的频率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3.24,P=O.041).②上课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F=5.34,P=O.005);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存在显著差异(F=5.004,P=O.007).结论:网络成瘾程度高的学生也倾向于更多的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排解学习倦怠情绪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总体素养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法考察湖南省4所高职院校412名学生的亲子依恋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以及积极自我图式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高职大学生的亲子依恋、积极自我图式呈显著的正相关,亲子依恋、积极自我图式和学习倦怠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高职生的亲子依恋能够负向、显著地预测其学习倦怠水平;积极自我图式在亲子依恋、学习倦怠之间起了部分中介作用;在中介模型中,从直接、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来看,母子依恋对学习倦怠的直接影响相对更大,父子依恋通过积极自我间接地对学习倦怠产生影响的比例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学生睡眠拖延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及生活。文章基于目前大学生的睡眠拖延状况调查,探讨自我控制对大学生睡眠拖延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使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睡眠拖延行为量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和无聊感倾向量表,对四川省、重庆市和山东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808份。结果发现:(1)自我控制不仅能直接预测大学生的睡眠拖延行为,还能通过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睡眠拖延行为;(2)无聊感倾向调节了手机依赖在自我控制对大学生睡眠拖延行为中的中介效应。手机依赖在自我控制与睡眠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间接路径中,高无聊群体的自我控制对手机依赖的影响减弱,且会增强手机依赖对睡眠拖延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特质焦虑、使用动机的关系,为应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合理使用手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手机成瘾量表、特质焦虑量表和手机使用动机量表,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湖北省三所高校的800名被试进行测试。结果:8.4%的大学生手机成瘾检出率。手机成瘾与特质焦虑显著正相关(r=0.46,P<0.01),并且特质焦虑对手机成瘾有正向预测功能(F=63.13,P<0.001)。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三者的关系成立(RMSEA<0.08,IFI,CFI,GFI,NNFI均高于0.9),路径图显示,手机使用的娱乐动机在特质焦虑和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手机成瘾,特质焦虑是诱发手机成瘾的重要原因,手机使用的娱乐动机在二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金哲洙 《广西教育》2010,(36):100-102
本文对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成就目标的研究现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指出相关研究的未来展望。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目标不仅架起了现在与未来的桥梁,也影响个体的认知与行为,并且不同目标还具有不同的动力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目标设置理论中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研究方法体系会越来越科学、研究内容会越来越深刻,这将对管理心理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连大学学报》2020,(2):106-110
为探索新冠病毒疫情下大学生信息焦虑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以及负性信息注意偏向的调节作用和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对53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信息焦虑对手机成瘾有直接预测作用,负性信息注意偏向起到调节作用,反刍思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8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突显行为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心境改变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孤独水平与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及手机成瘾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是必备的品质之一,也是其快速成长的工具。在成长过程中,大学生需要通过自我控制,不断修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差距,从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本文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对未来时间洞察力、自我控制概念进行解析,明确论文的研究方向。其次,分析了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自我控制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时间洞察力分析存在局限性,自我控制环境缺失,目标计划设定可细化操作特征不显著,自我认知存在偏差;最后,结合实践研究制定推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自我控制协调发展的对策,如选择正确指标分析发展现状,积极营造自我控制实践环境,进一步细分目标计划,增强自我认知的能力和水平,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发展进行有益的尝试及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歧视知觉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以及专业认同和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歧视知觉量表、专业认同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对1514名中职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歧视知觉与学习倦怠呈显著正相关;(2)歧视知觉、学习倦怠均与专业认同、心理资本呈显著负相关;(3)专业认同和心理资本分别在歧视知觉与学习倦怠间起中介作用,且二者在中职生歧视知觉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中具有链式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山显光  魏淑华 《科教导刊》2023,(20):139-141
文章采用问卷法对605名大学生的手机成瘾、无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水平进行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发生率为38.5%;(2)女大学生和来自城镇大学生的手机成瘾水平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3)无聊程度和自我概念清晰度可显著预测大学生的手机成瘾水平。文章提出需要关注重点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教育,并通过引导大学生降低无聊感、提升自我概念清晰性来降低大学生的手机成瘾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大学生社交网络中上行社会比较、自尊、社交网络倦怠和焦虑之间的关系,以368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上行社会比较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版、社交网络倦怠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社交网络中上行社会比较、自尊、社交网络倦怠和焦虑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社交网络中的上行社会比较可以通过自尊和社交网络倦怠的序列中介效应影响焦虑;社交网络中的上行社会比较可以通过自尊或社交网络倦怠的单独中介效应影响焦虑。研究认为自尊和社交网络倦怠在预测社交网络上行社会比较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中起着序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画圆测验、句子完成测验、时间洞察力体验量表及同一性地位测定量表,对湖南、甘肃两省400名高中生的时间洞察力及自我同一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在时间主宰指标上以未来时间主宰为主,在时间发展指标上未来时间发展相对较多,在时间关联性指标上以时间独离为主;高中生的自我同一性地位普遍处于消极状态,主要以自我扩散地位为主;高中生的现在时间洞察力对其学业成绩有直接的影响,并通过自我同一性对学业成绩产生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20.
学习压力和学习倦怠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压力不但可以直接影响学习倦怠,还可以通过中介变量来影响学习倦怠。研究将来自三所不同层次的师范大学共计276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压力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压力和倦怠情况不容乐观,但来自外部的社会支持水平较好。在部分学习压力维度对部分学习倦怠维度的影响过程中,社会支持发挥了一定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