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中教研员的角色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梅 《当代教育科学》2004,(21):53-54,57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实施,课程改革已日渐深入到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推动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引领教师自主化、专业化发展,初步建立校本教研机制,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一系列问题向教研员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教研员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机遇。教研员应如何主动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角色定位,发挥服务、研究和指导的作用,这是每个教研员应该认真加以思考的。  相似文献   

2.
游利瑛 《新教师》2020,(2):8-8,21
自教育部实施"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以来,内地多批优秀教师及教研员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指定的学校参与香港教育及课程的改革,与香港教师进行交流、研究及协作教学,举办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编订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册,促进教学资源分享。  相似文献   

3.
教研员是专业的课程指导者,是引领学科教学发展方向的带路人,是教师的老师。一个区域的教师教育、教育科研、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工作与教研员密不可分。教研员要紧跟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提升引领能力,成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次覆盖面最广、推进速度最快、力度最大的课程改革。作为教研员,要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创新教研工作的理念与方式,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师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就需明确教研员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5.
蔺平  陈勇 《教育革新》2007,(3):F0002-F0002
兼职教研员作为中小学一线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不仅是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教师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实践者、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而且是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者。教研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直接关系到中英基础教育项目二期教学支持系统建设和课程改革事业的成败。随着项目工作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时也由于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逐步提高和兼职教研员队伍的新老更替,提高兼职教研员自身素质的要求渐趋迫切,实施兼职教研员培训的重要性、紧迫性越来越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刘红丽 《学周刊C版》2014,(1):138-138
正我是一名从事小学品德与生活及社会学科教研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整整23年教学生涯中,我有10年工作在教学一线,13年负责引领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让我深深地懂得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研员是何等重要。俗话说:"课程改革成在教师,败在领导,关键在教研员。"教研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关键性毋庸置疑。做好领导  相似文献   

7.
教研员是专业的课程领导者.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带路人,是教师的亲密伙伴和战友.是教师的老师。一个区域的教师教育、教育科研、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等工作的优劣与教研员密不可分。教研员要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领头羊,必须得下功夫提升五项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生华 《甘肃教育》2012,(11):42-4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成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学校课程的规划者、广大基层教师的指导者和服务者、学生学业水平的监督者,同时还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促进者。教研员正成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并在新课程实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新课程改革已进入了深化与发展阶段,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思想的变革,还包括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实事求是地讲,教研员在课程改革、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程中的引领与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师之师”的特殊群体,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吉林省龙井市教师进修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为抓手.以课程改革和校本研修为切入点.以提高教研员教学指导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为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服务优良的教师队伍,为全市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  相似文献   

10.
一、一线教师的引航员 在课改中,教研员是教师参与课改过程的首席教师,对于国家省市各级教育部门的课程改革文件、教育方针、《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科学技术等等,要先于教师掌握领悟,努力做到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他是事实上的学科带头人,教研员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所在区域的教育教学方向。试想,如果一位教研员用自己老旧的教育理念去引领教师工作,即使有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出现,也会被扼杀掉。因此,教研员必须把握好方向,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正确的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成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学校课程的规划者、广大基层教师的指导者和服务者、学生学业水平的监督者,同时还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促进者。可见,教研员正成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并在新课程实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事实上,作为教育工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教研员同样需要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真正地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这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和教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区教育教学领域中,教研员是落实课改、指导中小学教师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的骨干力量,同样也是引领基层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改进上课的领头羊。造就一支业务精湛、能胜任新时期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教研员队伍,无疑是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王晶,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化学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首届市级化学学科带头人。曾荣获黑龙江省优秀教研员,哈尔滨市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和师德先进工作者以及香坊区首届名教研员等称号。有人说教研员是教师的教师;有人说教研员是距离一线教师最近的学科教学专家;有人说教研员是精通教学、教研、培训和管理的全能杂家。这些称谓都蕴含了人们对教研员的热切期望,承载着教研员对区域教育教学和学科教师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责任。1996年的秋天,已经在教学第一线整整拼搏了15年的王晶老师,带着丰厚的"嫁妆"———多年积累悟得的丰富教学经验和对化学教研工作的挚爱,"嫁"给了哈尔滨市动力区教师进修学  相似文献   

14.
鲁家宝 《学子》2014,(6):20-21
正2013年11月9日,浙江省乐清市南华寄宿学校叶加才校长特邀笔者(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罗山县教学研究室数学教研员,先后获得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优秀教研员"、河南省"优秀教师"、首届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奖"、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在学校成功举办了"鲁家宝教学思想交流会"活动,旨在交流两地课程改革经验,共享改革成果,促进两地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白彬华 《中国教师》2009,(15):43-45
2004年,北京市西城区小学1-4年级、初中1年级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改初期,与课标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奇缺,教师在对教材加工处理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也得不到及时的指导。为解决这些问题,西城区着手建设一个区域性的专业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资源支持以及在线研讨的空间,"西城教育研修网"(以下简称研修网)应运而生。研修网以个人工作室和学科协作组两种形式开展教师研修活动。学科协作组组长一般由教研员担任,学科教师通过申请成为协作组成员。研修网经历了从"资源发布站"到"网络互动研修平台"(即资源的提供到活动的引领)两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拥有注册用户16725人,协作组1519个,上传资源164056条,专题讨论2931个,成为教学研究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学术平台。研修网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课程改革,支持校本研修,推进区域教育均衡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期特刊发4篇教研员和教师利用研修网促进教师教学反思的文章,以窥网络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研室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研究组织,在新中国教育教学发展的不同时期曾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历次课程改革中,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都是通过基层教研室和教研员推进到每所学校、每位老师的每一堂课的。由于教研室的教研员是离广大一线教师最近的“专家”和“权威”,所以一线教师对教研室和教研员“情”有独钟,这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教研员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同时从事教师培训和一线教学指导工作,是影响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厘清其角色职能和应具备职业素养,对教研员乃至整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教育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引领示范、协调与沟通"四个角色职能入手,构建了"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主性"四个维度的职业素养,对教研员的专业发展和角色职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教研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肩负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师教学方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任。在新课程实施中该如何发挥教研员的研究、指导、服务功能?如何突显教研员的组织、示范、引领作用?笔者认为教研员“走进课堂上课、走出课堂研讨”则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可在聚焦课堂教学、促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教研员、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思想交流、思维碰撞、心灵沟通。下面就以笔者策划的一次教研活动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与课程     
虽然课程改革已经提了十多年,但是一线教师真正了解"课程"是怎么一回事的,并不是很多。关于"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也仅仅停留在似是而非的口号上。而一个缺乏课程意识的教师,是无法成为合格的教师的。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主要厘清"课程"的概念。对于一个教师而言,首要的不是教学,而是教育,出发点与目的地,都是教育。而课程,是经由教学达到教育的必由之路。它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许静 《中国教师》2009,(15):45-46
2004年,北京市西城区小学1-4年级、初中1年级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改初期,与课标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奇缺,教师在对教材加工处理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也得不到及时的指导。为解决这些问题,西城区着手建设一个区域性的专业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资源支持以及在线研讨的空间,"西城教育研修网"(以下简称研修网)应运而生。研修网以个人工作室和学科协作组两种形式开展教师研修活动。学科协作组组长一般由教研员担任,学科教师通过申请成为协作组成员。研修网经历了从"资源发布站"到"网络互动研修平台"(即资源的提供到活动的引领)两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拥有注册用户16725人,协作组1519个,上传资源164056条,专题讨论2931个,成为教学研究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学术平台。研修网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课程改革,支持校本研修,推进区域教育均衡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期特刊发4篇教研员和教师利用研修网促进教师教学反思的文章,以窥网络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