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实验室是近年来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分析了开放式工程训练的可行性,探讨了开放式工程训练的实施方案流程和具体的实施方法,明确了开放的原则要求,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确定开放内容。在工程训练过程中严格要求,加强对学生实验素质和技能、创造性科学思维和严谨治学态度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开放式工程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另外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创新型项目的开发,进一步培养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综合性、开放式的创新型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实现"工程训练四年不断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工程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分析传统工程训练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角度出发,阐述了项目驱动式训练模式在现代工程训练中应用的必要性,重点就工程项目的设计、项目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实践表明,通过采用项目驱动式训练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推进了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合理选择训练载体提高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训练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工程训练教学中,选择合适作品作为训练载体以满足不同层次工程训练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工程训练作品的作用、作品选择的原则进行了探讨,并以合适的作品为载体进行工程训练教学实践,提高了工程训练水平,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贵阳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分层次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为例,探讨了工程训练在工科本科生四年学习过程中,如何通过实训课程的设置和实训活动开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并逐步形成较为明确的职业取向,并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五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综合创新实践课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综合训练》为例,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项目式实践教学,循序渐进地开展不同层次的项目课题研究,课题来源于企业实践、教师科研和学生科技创新等项目。着力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去研究和解决行业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平台,开发建立实施以"无碳小车"为综合工程训练创新项目载体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锻炼并提高了学生的机械工程设计与制造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和效果,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工程训练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和有效途径。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工程训练拓展项目是深化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以传统车削、铣削和电子电工等工程训练项目为基础,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案例,拓展了工程训练项目内容。通过健身哑铃制作、奖杯制作和工艺手电筒制作等拓展训练项目,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现代加工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工程素质。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工程教育普遍存在的创新实践能力薄弱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德州学院通过企校协同育人,创新211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过程、三层次、六模块”的实践育人教学体系,以能力为主线,理论和实践并重,实施课程体系模块化、师资队伍多元化、项目教学系列化、学习评价多样化、科技活动普及化,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社会责任、专业核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业创新能力及大学生个性培养,有效地提高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提出了"在线教学+项目实训"实验教学模式,阐述了实训项目与基础教学内容的构建和实施过程,分析了在实验教学中融入工程项目训练内容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实践表明,在线教学与项目实训相结合,有利于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具体工程实现融为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