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过度训练对大鼠垂体—性腺轴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过度训练对机体垂体—性腺轴的影响,通过SD大鼠进行力竭力性游泳训练建立过度训练模型,并测定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和皮质醇(C)的含量。结果表明:过度训练可抑制的诊断和预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过度训练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1 过度训练与神经内分泌 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兴奋和抑制之间的不平衡是造成过度训练的主要机制。当运动应激超过机体的耐受能力时,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及调节障碍,机体产生一系列功能性甚至病理性改变。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这些功能改变涉及下丘脑垂体系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度训练后中枢神经系统海马CA1区及下丘脑促垂体区中的NOS表达变化。研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过度训练大鼠的海马CA1区、腹内侧核的组织切片,比较实验组、对照组大鼠这些核团的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并在显微镜下每张切片随机取3个视野,统计并比较实验组、对照组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1)过度训练的雄性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比无训练的雄性大鼠的多(P<0.05);(2)过度训练雄性大鼠海马CA1区NOS的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多(P<0.01),并且发现过度训练大鼠此区的神经元胞体体积明显增大,过度训练大鼠海马CA1区NOS活性比无训练的明显增大(P<0.01)。结论NOS的增多可能是过度训练后神经中枢疲劳的特征之一,NOS可能从下丘脑促垂体区参与过度训练疲劳综合征的形成,可能参与和引起下丘脑功能紊乱和神经元肿胀。  相似文献   

4.
王启荣 《游泳》2004,(3):26-27
许多研究证明,长时间高负荷的运动训练可导致机体产生多种病理或生理学变化,其中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常常表现为运动性低血睾酮,是机体运动能力下降和疲劳消除延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迅速恢复体能和防治运动性低血睾酮的发生,越来越受到运动医学界的重视。对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和过度训练时引起的血睾酮下降的机制学者们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他们认为训练引起运动性低血睾酮的主要原因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多个环节被抑制。由于下丘脑—垂体对睾丸分泌睾酮的调节变化,最终是要通过睾丸组织内睾酮生化合成时反应底物的转运以及酶促反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了解国内外有关运动训练对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的研究成果,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动态。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活动,运动训练也导致诸多肽类物质参与女性激素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发挥最高水平,取得最佳成绩,与赛前的训练安排是否得当关系密切。赛前训练是指运动员如参加比赛,经过系统的大运动量训练阶段后到进入比赛之间所安排的一个过度训练阶段,其目的是通过调节训练结构和负荷量,使运动员机体能量物质获得全面的恢复和以最佳技  相似文献   

7.
过度训练对大鼠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有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在SD大鼠游泳过度训练模型上,对心肌局部与循环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肌酸激酶 MB同功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过度训练可导致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含量(Ang Ⅱ)、CK-MB 及 AST活性显著性降低,循环系统上述指标显著性升高,且与一般训练组具有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循环 Ang Ⅱ、CK-MB 及 AST指标对检测过度训练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SD大鼠过度训练型上,采用RM—62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HITACHI H—600透射电镜、EDAX—9100型能谱分析仪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大鼠左室压力瞬时最大加速度(d~2p/dt~2max)、心肌SOD活性以及心肌组织结构变化,心肌细胞线粒体和肌浆网钙元素浓度变化进行了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过度训练可造成心肌结构变化异常,心肌细胞线粒体钙超载,细胞膜系统受捐,心肌收缩性能下降,心脏发生病理性肥大。  相似文献   

9.
在短跑运动员的训练中,以下几点需要引起高度的注意:1.多年训练阶段;2.运动员的身体类型;3.运动能力及发展的特点;4.爆发力的因素和适合运动能力的强度;5.根据年龄和训练水平而订的训练计划的结构。多年训练阶段训练短跑运动员的过程是从开始进行田径训练直到退出参加比赛为止,包括方法学和理论上的系统学习。这一过程被称为“多年训练阶段”。一般情况下,一个运动员开始发展成为一个短跑运动员是在10岁或11岁。经过11—14年的系统训练后,22—23岁的女性和22—24岁的男性可望达到运动成绩的颠峰状态。假如我们有意要到30岁左右再退出比赛,那么运动员将进行18—19年的系统训练。短跑运动员多年训练阶段的划分,要符  相似文献   

10.
过度训练状态下大鼠心肌细胞病理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过度训练状态下心肌组织损害的变化规律,采用建立一般训练和过度训练大鼠模型,应用形态学手段和分子生化技术,对训练后两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内钙含量、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组织匀浆内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CP)和b葡萄糖醛酸酶(Beta-glucuronidase)做了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第四周末,一般训练组和过度训练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内钙含量、MDA和GSH—px、SOD活性和心肌ACP、b—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未见异常改变(P>0.05)。但是第8周末,过度训练组心肌线粒体内钙和MDA含量明显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降低;第8周末,心肌ACP和b—葡萄糖醛酸酶明显增加。结果提示过度训练后心肌线粒体发生了病理性变化,主要表现为线粒体内钙积聚和自由基损伤。这些变化可能是引起过度训练状态下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健康第一"理念的引领下,体教融合旨在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记录会议发言,对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成果进行了述评。研究认为,体教融合可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协调稳步发展。通过正确认识体教融合的全面性、整体性、协同性、特色性和战略性,可以实现对体教融合理念的深层释析与解读。通过从方法学的层面推动体教融合顶层设计的落地化支持,加快体教融合与健康促进之间的协同进程,保障体教融合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对接条件,提升体教融合与育人效应之间的关联水平,优化体教融合与科学方法之间的支持环境,把握体教融合与政策治理之间的现实机遇,将有助于优化体教融合实践路向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在深度挖掘和精准凝练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思政元素全方位融入课程教学及优化思政教学模式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运用文献资料、辩证分析及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全媒体时代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全媒体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表现出具象流变的育人话语、立体多维的内容传播模式、科技加持的育人方式、多方联动的育人主体等时代特征。针对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造成的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不成熟、育人内容传播碎片化、全媒体支撑要素不健全、体育教师媒介思政素养不足等推行阻碍,从顶层设计、理念更新、资源整合、科技加持、能力提升5个方面勾画全媒体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设计蓝图,完善“全媒体+”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横向互联、纵向贯通的育人内容体系,深化全媒体技术,助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效度,全方位提升体育教师思政媒介素养等创新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3.
赛事愿景是目标和理念的凝练和提升,是主办城市、地区、国家认同的产物,是实物、场景、建筑等有形物与理念、品牌、认同等无形物的统一。借鉴其他国际赛事,杭州亚运会的愿景应在准确把握亚运会的定位基础上,从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与浙江特色、亚洲与世界奥林匹克发展趋势、民意等总结提炼,最终达到动机与目标的对位,遗产与实践的对应,理念与宣传的对接。  相似文献   

14.
研究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征与演变规律,是呈现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历史的需要,是推动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和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发展规模、专业定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教育专业经历了学习与移植、探索与挫折、混乱与恢复、开放与改革、提速与跨越、实践与创新的演变过程。表现出专业规模不断扩大、培养目标由单一向多元发展、课程设置逐渐模块化和弹性化、选修课和实践课学时逐步增加、总学分缓慢降低、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等特征。这些演变是基于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历史缘由。当下,专业认证已全面铺开,坚持"一流专业"建设是培养卓越体育教师的根与本。  相似文献   

15.
民俗体育治理是新时代我国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该文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俗体育治理中的现实问题及治理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当前民俗体育治理存在治理理念偏颇、治理主体失衡、制度规范阻滞、价值共识缺失等问题。通过阐析新时代我国民俗体育治理体系的内涵和结构,指出新时代应构建以党的领导为基础、以德法兼治为引领、以长效治理为目标、以兼容互惠为标尺的"兼容互惠"治理体系。进而,对民俗体育治理体系构建的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机制等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积极倡导兼容互惠治理、利益共享与协调合作同步推进、加强内生秩序建设与现代法治相结合、提升地方政府的责任与担当等地方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育之伦理精神——善的导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伦理学价值分析法,对竞技体育伦理精神进行多视角探寻。竞技体育伦理精神———善,实质表征了竞技体育的道德性和价值性;主体和追求具有多个层次;内涵了理想、目的、规范、主体精神、品质和行为等方面;包含两个维度,即竞赛伦理和社会性伦理。发展竞技体育善应继续宏扬奥林匹克精神,并可引入中国伦理文化的合理成分;竞技体育历史和现阶段发展中,善与真还一定程度地处于分裂状态;发展竞技体育要防止真理与价值、科学与道德的分裂。  相似文献   

17.
传控打法是足球中最常见的技术环节和战术体系,其具有密集性、速度感、复杂性特点,是构成足球赛事的基本动力。现代足球中的传切配合追求的是对空间的分割感以及人与球的流动性存在状态,它再现了群居动物性猎食者的狩猎范式。传控打法追求团队协作的极致形态,既蕴含一种反英雄主义元素,也高度宽容英雄主义式的表演。传控打法的核心是短传渗透,衍生形态是长传疾攻,最高境界是全攻全守,精华在于节奏之变化,因此具备了很强的观赏性,并展示出自然界中所有可移动物体的流动律则。传控打法演示的是人类的史前性生活范式,展示出自然世界自身的和谐性,足球由此而构建出相对独立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特性、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阐述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特征:社会特性,结构特性(包括参与对象、参与目的、竞赛规则、获奖及颁奖办法、工作人员的特殊性)。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结构:国际特奥会机构组成,实施内容(包括融合运动、运动员领袖计划、运动员健康计划、快来参加特奥活动等)组成。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功能:智障人的精神需要,科技进步的展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卢天凤  司虎克  王恩锋 《体育科研》2007,28(4):25-29-3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竞技体育科技服务的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为实现我国的奥运争光计划,实现我国竞技体育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从历史的沿革来看,我国竞技体育科技服务经历了下队形式、课题形式、多学科科技人员组成的科技攻关组、科技教练(科技领队)形式、科训一体化模式、"训科医"一体化等模式。2、竞技体育科教服务影响因素主要由教练员科技意识与水平、经费投入、教练员与科技人员关系、服务人员质量、竞技体育科技服务相关制度体系健全程度5个因子构成。  相似文献   

20.
国民体质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昌盛、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安康。解析了国民体质健康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国民体质健康服务体系的结构,并剖析了国民体质健康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认为国民体质健康服务体系包含宣传、指导、设施、活动、监测、治疗等六大结构部分以及决策、动力、保障、协调等四大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