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学论的发展过程就是逐步科学化的过程。教学论科学化的过程经历了经验教学论、科学教学论、现代教学论、马克思主义教学论、理论教学论和实践教学论等阶段。教学论科学化的特点是教学论由最初简单朴素的命题,后来逐步有了理论的论证,并且逐渐贴切、多方面和不断深化。教学论科学化的过程没有终点,教学论工作者必须为教学论的科学化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高原 《中学教育》2014,(1):66-71
科学化是近现代理性启蒙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教学论发展的必然过程和重要特点。中国教学论的科学化是从清末到五四运动前后这段时间里完成的,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论研究本身等方面。同时,经由人文主义影响下的反思性批判,使得我国教学论的科学化进程更为理性,也更为切合实际。可以说,五四时期是我国教学论科学化发展的理性启蒙阶段。  相似文献   

3.
"教学论科学化"是当代中国教学论研究的难点和重点。自从人们有意或无意借用西方标准探讨中国教学论学科发展以来,存在着传统教学思想科学化和教学论研究范式科学化两种认识。从"接着讲"和"讲自己"的意义上分析,中国教学论科学化意味着将中国传统教学思想与当代教学问题、西方教学理论相联结,使传统教学思想在面对当代教学问题的挑战与回应中创造性地演变、丰富和发展。为此,教学论研究者必须坚定本我立场,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世界,展现其历史脉络,以彰显中国教学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论的科学化是近现代以来教学理论发展最主要的诉求之一,也是我国教学论研究者一直努力的目标。通过对“科学”的厘定,把教学论科学化的内涵理解为教学论内容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教学研究方法(论)的规范性与针对性和教学问题的现实性与真实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教学论科学化的可能途径,即通过研究方法(论)把理论与问题有机地统整起来。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理论是教学论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是组织教学活动的理论和依据.建国后,我国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单一模仿时期、全面引进时期、自主创新时期三个阶段,研究的范畴不断扩大,研究内容系统化,研究方法科学化,但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仍存在许多急待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元教学论研究的背景教学论一经产生,反思就相伴而行。以前的反思主要集中于教学论的具体内容,如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随着教学论的发展,教学论研究者认识到教学论的进一步科学化、本土化、现代化离不开对教学论自身的研究,如何认识教学论、如何研究教学论等问题需要教学论研究者从教学论本体进行研究,反思教学论发展过程中的自身问题。同时,元理论研究、元教育学研究方兴未艾,给教学论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范式。在这种背景下,元教学论研究逐渐兴起和发展。二、元教学论研究的兴起与…  相似文献   

7.
生活世界视野下的教学论研究范式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从统合到隔离、再到结合是教学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论的产生及其科学化历程就是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逐步隔离的过程,理论教学论的出现和存在,导致了教学世界里生活化的缺损和人性的遗失,加速了教学世界远离生活世界。教学论研究范式的变革,即文本式向田野式的转换,促使理论教学论向实践教学论转向,进而重新焕发教学论指导教学世界的生命力,是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高度结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生活世界视野下的教学论研究范式的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从统合到隔离、再到结合是教学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论的产生及其科学化历程,是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逐步隔离的过程。理论教学论的出现和存在,导致教学世界里生活化的缺损和人性的遗失,加速了教学世界远离生活世界。教学论研究范式的变革,即文本式向田野式的转换,促使理论教学论向实践教学论转向,进而重新焕发教学论指导教学世界的生命力,是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高度结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视教学为一种艺术的观念由来已久,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我国春秋时代孔子的“因材施教”可谓开教学艺术实践探索的先河.其后的古代教育家大都从艺术角度论述教学问题.直到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才首次使用“教学艺术”这一概念.他在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一书中开宗明义地申述,大教学论“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将教学的艺术研究推到自觉的历史高度.但是,近代以来由于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提出,历经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乌申斯基等数代教育家的努力,教学研究日益被纳入科学的轨道,科学的理念、法则成为教学研究恪守的基本信条,教学科学化一直是教学论孜孜以求的目标.伴随着对教学的科学探究的深人,尤其是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教学科学化过程暴露出不少弊端,如对人的复杂性、价值追求以及教育创造性的严重忽略.一些有识人士  相似文献   

10.
教学文摘     
五、九十年代国内教学论研究的主要趋向 九十年代我国教学论研究发展方向: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成为教学论研究的主题。科学精神表现为追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把教学论作为一门科学去研究,把教学实践作为一种有规律可循的科学活动去进行。以理性、客观性、精确性和预测性为特征。人文精神表现  相似文献   

11.
科学教育的实施使中国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现代教育使语文教育也追求科学化。正因如此,使其偏离了语文教育规律,把语文教育引向:教材编写、阅读教学、考核评价追求科学化、标准化等误区。面对语文教育的迷失,反思走过的一百余年的现代语文教育历程,中国语文教育传统的做法也许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乐理是音乐学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从事音乐工作的必备知识,特别是师范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更为重要,他直接影响到自己和下一代人的音乐学习和音乐理论的准确传递。就乐理教学的知识范围,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概念的准确性,教学的科学性,教育的职业化、民族化等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党性教育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高职院校在推进党性教育科学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要提高高职院校在党建中党性教育科学化的水平,就要在其科学化的路径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建设,并且要大力推进创新性的教育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唯科学主义和西方教育学的交织影响以及要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需要,形成了教育学科学化思潮。在教育学科学化问题上,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学者形成了三种认识:教育学就是一门科学;教育事实是教育学的唯一研究对象;科学方法是教育学的唯一研究方法。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者的教育学科学化追求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追求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鹤琴教学法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教学法理论与操作体系,具有本土化、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的特色,不但在当时产生了极大影响,对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延伸,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但收效却不尽人意。当前地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误区、任课教师数量不足、办学经费短缺、缺乏监督考评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可通过建立领导协调机构、合理利用与有效开发实践教学资源、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不断引进和培养思政课教师以及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综合考核评价制度等措施来提高地方师范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从1978年到1998年是对外汉语课程学科的确立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政策作出了很大的调整,使得对外汉语教学走上了光明坦途。学科体系逐渐建立,课程设置也逐步走向合理和完善,开始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