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图学》是工科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高职教育尤为重要,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角度分析,如何学好《工程图学》课程。  相似文献   

2.
《概率统计》课程是工科院校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是工科学生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基础。本文分别从如何处理教学内容和课时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与时俱进和考核应用两手抓四个方面介绍了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3.
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教材建设要满足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文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出发,结合工程图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的成果与经验,介绍了通识教育理念在《工程制图》教材建设中的体现,提出了教材建设的5个方面,借此期望对《工程制图》教材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支撑。该研究更新现有工程图学教学方法及手段,面向机械类型专业学生及社会大众,围绕新工科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等内容开展研究和实践。发挥面授课程、在线课程及翻转课堂及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优势,实现课程内容丰富化、授课形式多样化、实践环节多元化,评价体系常态化。推进信息技术与工程图学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工程图学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通识教育是连接传统通识教育与工科专业教育的桥梁,应以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结果导向理念、证据导向理念为核心。作为通识教育中"科技文明"板块的通识课程"名师研讨课",旨在通过邀请高水平的名师嘉宾,探索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名师指导、师生研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领略名师教学风采和人格魅力的同时,提升学习、分析、表达、合作等综合素质能力,激发探索兴趣,挖掘研究潜能。文章对"名师研讨课"的课程定位、教学主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结合新工科的建设要求,文章立足培育学生工程制图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将项目式教学融入“工程图学”课程建设中,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基于项目教学的工程图学教学改革新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又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程特点、教学内容、项目实施、改革意义等方面加以分析,并以工程图学项目式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若干案例,论述了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图学项目式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程)是指根据通识教育目的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专门设计的课业及其进程的总称,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工科院校非理工专业的学生基础、兴趣以及理工类通识课的跨越式目的要求,通过"生活中的材料科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课程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方式、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跨学科类通识课的教学质量,切实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工程图学课与思维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科学生高素质的重要表现是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无论哪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必须突出本门课程在思维训练中的作用,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一、工程图学课的特征 1.以图示图解工程问题为教学出发点。工程图学来源于工程实际,又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工程图学将复杂的工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图学作为工科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信息化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结合工程图学课程的特点与信息化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工程图学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科学合理发展工程图学信息化教学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三个基础课教研室(工程图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研室、机械原理教研室和机械设计教研室)每年承担着全校17个系138个班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近几年,学校加强了教学的四个基本建设,即: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和学风建设。我系工程图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三门课程通过建设和改革先后都达到一类课的标准。除这三门课外,我系还开出适应不同系和专业的机械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工业  相似文献   

11.
工程图学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从工程图学课程体系入手,分成模块进行改革探索,将专业装备的零部件及中等难度的装配件插进相应的知识体系,夯实基础,以满足过控专业(以建材装备方向为例)的专业需求,相信定会取得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工程图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科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制图基本知识,了解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规范与工程伦理。育人目标应从知识传授、问题探究、能力培养逐步提升到素质养成、价值引领的高度。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蕴含在工程图学中的思政元素,应用先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明确学习目标,强化职业素养,培养大国工匠精神。文章探索工程图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方式和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开展融入课程思政的工程图学混合式教学,将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教学、实验与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论述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阐述了通识教育课—专业大类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并应用于制定新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有机结合、相互包含的关系。以"汽车英语"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渗透通识教育理念,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15.
工程图学是高等工科院校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直接影响着后继课程直至毕业设计的教学,对培养毕业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工程图学的教学体系50年代承自于前苏联,几十年来变化不大。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绘图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不适应21世纪的要求。目前全国工科高等院校都对工程图学的教学进行积极的改革,本文对工程图学的教学改革谈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工科基础力学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新形势下教学过程中矛盾的多样性及对立统一关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融合,促使教育宗旨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17.
工程图学是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要达到“思政”与“课程”相契合的目标,使两者之间的融合不突兀、不生硬,且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就需要对工程图学的课程思政融入内容和融入途径进行研究。将哲学思想、核心价值观与时代精神、美学融入课程教学活动,采用多种融入途径实现课程思政与工程图学的有机融合,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高校实践教学学时严重不足,高校工科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薄弱,非工科学生工程意识欠缺,创新意识普遍缺少实践支撑这些已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及工科人才按理科人才模式培养这一长期困惑工程教育的现象,通过创新思想,多渠道汇集实践资源,创建了富有我国高校特色的通识类实践与创新课程教学新体系;打造出一批能贯通理论、实践、创新界面的近实践类课程;构建了一支理论、实验、实践和谐发展、知识结构互补的教师队伍。成果通过与国际工程教育对接,并结合山东大学新一轮培养计划调整和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加以实践,有效地改变了长期困惑工程教育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9.
汪勇  张力 《考试周刊》2014,(84):169-170
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专业一门知识点多、难点多、作业量大的必修技术基础课。针对工程图学课程教与学的特点,本文将Autodesk Design Review软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引入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工程图学是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构形设计能力和计算机设计绘图能力,长期以来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科学的结合与渗透,对工程图学课程内容和体系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课程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从教学思路、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在改革过程中进行了教学现代化资源建设。通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实践表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