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31):159-160
基础力学是工科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基础力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在深入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及对力学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基础力学课程重新设计,包括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过程的设计、考核方式的研究,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传统教学中,外语人才的培养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实现"外语+"型人才培养,即"语言素质+文化修养+职业能力"。《阿拉伯语现场翻译实训》是应用阿拉伯语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实现学生语言能力+职业技能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推行该课程的改革,探索语言类实训如何更好地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中实训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价,对接义乌小商品市场对市场采购翻译人才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感悟VB程序设计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B程序设计是许多专业的必修课,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项目,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过程设计对如何教好该课程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工作要求,职业院校"1+X"证书培养制度应运而生,数控实训课程作为数控技术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核心实践课程,本文的重点是基于"1+X"证书制度对数控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对数控实训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提出构建实训课程评价体系的设想,实现教学评价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践能力是师范生必备的专业素质和核心能力。长期以来,英语师范专业课程实践性不足、实践教学形式化明显、实践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实践教学管评不严等,导致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普遍不强。该文基于“互联网+全程导师制+UGSIO”,提出了英语师范专业技能类、体验类和探究类实践课程新模块,构建出包括英语教学练习、见习、实习和研习在内的立体化、全程化、协同化实践教学新模式。经过实践探索,该模式对于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媒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分层思想和系统论观点,借助"知识的两个维度",以"电视摄像"课程为例,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考核和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探索构建基于"分层设计+模块培养"的传媒类专业课程改革范式。范式实施后,利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提高,综合业务能力也得到提升,形成了"专业学习—专业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思维是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出发,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将思维训练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挖掘大学生的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8.
"英语+专业"模块课程的提出,对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促使作用,从而促使英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多专业英语的融合开展,形成模块课程,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对"英语+专业"模块课程教学分析,对不同专业的英语教学开展模块教学,从而利用模块课程开设英语课堂,并研究模块课程教学带来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鱼类遗传育种学》传统教学模式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缺失等问题,从2013年起,我们在该课程改革中开展了实践案例教学法和"课程+基地+企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结果表明,通过改革提高了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强化了学生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等生产应用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收到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在专业教学中采用"案例式课内教学+学科类课外竞赛"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即在课内采用"案例式教学"新模式,在课外带领和辅导学生参与各级"学科类竞赛项目"。"课内"模式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掌控学习进程;"课外"模式中学生通过学科竞赛展现自我,是全方位能力的提升过程。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促使学生学习的目标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得到提高,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质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5+3"一体化综合医学人才培养是我国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一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现行"5+3"培养模式下,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训练时间大大缩短。加强专业硕士的科研能力,成为培养当前形势下合格临床医生尤其需要考虑的。本教研组为口腔病理学课程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创建了新的培养模式、培养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帮助大学生有效地实现在专业领域创新创业的最佳途径.以"现代生物技术前沿与创新创业"课程为例,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的构建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融合课程的特色.该融合课程以"现代生物技术前沿"专业课程为依托,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专题讲授+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创新创业策划+创新课题+创客空间"的教学方法,使该专业课程教学与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指导、创业指导、就业指导有机衔接,突出学生基于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潜能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在自身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的训练,"题目引导式"教学方法将"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题目与课程知识点关联起来,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工程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和整体素质提升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尽快帮助中职转岗教师掌握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笔者研究采用"集中+返岗+集中"的培训方式,设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理论及专业实践技能、理实一体教学、课程建设及课程开发、课程信息化教学、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导等模块,对中职转岗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进行多维度培训,全面提升受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使受训教师更快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为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是吕梁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夯实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社会开拓更广的发展空间而专门设置的素质拓展课程。该课程运用年级化项目板块、课程化考核体系、团队化协作模式,让学生通过体验式的学习,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四大板块之间的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层层递进,确保了各板块知识结构、实践环节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健全心智,从而达到培养富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行课内创新训练和疑难问题讨论以及"五个一"课外创新训练,并结合实施综合评价。通过这些教学创新与创新训练,使古典力学焕发生机与活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基本功扎实、有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实践类课程教学是培养学员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以实践类课程为基础,构建了基于思维训练的能力生成新模式,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宏思维"及工程技术思维的训练,从创新思维培养训练到创新能力的生成实现,符合人才培养客观规律,对学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力学类课程是所有机械、建筑等工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后续课程的影响很大。为了达到强化工科学生力学理论基础,培养现代工程意识的教学目的,需要从现代工程技术课程的设置,提供学生参与研究项目与课题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等方面来开展研究型教学。  相似文献   

19.
以"提高学生工程素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服务学生就业市场"作为《建筑结构电算》课程建设的着眼点,选用专业设计软件——PKPM建筑结构设计和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为平台进行课程教学,将整个课程划分为"基础性验证"、"设计性综合"、"分析与创新"三个能力训练模块,实现了从课内学习向课外工程实践的延伸,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缩短了专业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距离,培养了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研究型教学理念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将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提出了"研究型教学+创新性计划"教学模式,构建了专题研讨"结构概念设计与创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大纲,介绍了课程的构思与设计、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等。教学实践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专题研讨课程有机结合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工科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