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板块式教学和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不同,它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的相关内容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以板块状的模式进行设置,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板块式教学和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不同,它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的相关内容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以板块状的模式进行设置,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与《道德与法治》相互呼应,被安排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课时内,由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负责教学。在有限的课时内将《读本》和《道德与法治》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主题互融,或合并或重组,开展有机建构;在教学方法上要保持课内外相融,明理悟情激趣,开展问题探究;在教学评价上要量质相融,确保评价的全程化和多元化,促进儿童持续个性发展,全面深度发展。多维融合,有效运用,推动育人效果增值,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头脑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4.
一、备课 (一)理解教材 教师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理解《颐和园》的教学目标找出教学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5.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应该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教师应进行创新教学:教学观念上的创新;教材处理上的创新;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何世新 《广东教育》2003,(11):22-23
我以前做过多年的中学教师,后来做了学校的校长,我一直保持听课的习惯。听的课多了,对什么是一堂好课也有了一些想法。对于什么是一堂好课,可以有很多说法。就我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观察来看,我认为一堂好课至少意味着处理好课堂意外事件。教师的备课尤其是公开课的备课总是尽可能系统而完整地估计教学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教学事件,有时教师甚至会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教学事件准备好相应的应对策略。但无论教师的备课准备得怎样周全,真实的课堂教学总免不了会发生大量的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偶发事件。在不少教师看来,成功的公开课意味着顺利地、平平…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上,不少教师喜欢针对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进行一番并列式的分解与重构,以期获得教学上的便利.这种教学处理,笔者暂且称其为块状教学.说到块状教学,很多教师会想起余映潮老师的板块教学.余老师的板块教学指的是一节课或者一篇文章的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又彼此之间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  相似文献   

8.
对大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进行文学教育时,需要充分培养其思维,通过提前准备、课上引导、讨论发言、学生总结加教师总结实现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充分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及团队讨论的精神。在普遍学习中寻求个性的发展,实现教学成果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1 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2 培养分析资料的能力 ,调查了解研究性学习能力 ,走访交际能力等。3 从分析实际问题入手 ,创设情景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唤起自我保健意识。二、教学重点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三、教学难点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其成因的调查、访问。四、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 :相关的课程参考资料 ;供学生讨论的问题。2 学生准备 :调查的相关资料 ;调查报告。五、课时分配2课时。六、教学过程师 :上周日和本周一 ,我们每个人都记忆犹新 ,谁知道那两天天气怎么了 ?…  相似文献   

10.
对朗读教学许多教师一向感到比较头疼 ,觉得办法不多 ,教学效果不明显。本期我们有意识地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中 ,组织了 4篇有关指导学生朗读的文章。它们分别从古诗和现代诗的朗读教学方面 ,谈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都来自这几位教师的亲身实践 ,并且事实证明是有效的 ,相信大家读后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盖爽 《文教资料》2010,(13):59-60
文章作者对一位年轻教师讲解的世界名著——莫泊桑的《项链》进行了实录,认真分析了其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和开放性的思路引导.并指出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细节性问题.最后点评,认为课堂教学总体上比较成功,反映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文学底蕴.值得同仁好好学习。  相似文献   

12.
1实验过程1.1《黄河》一课的实验过程课前,教师制作相应的课件。课件包括: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和流经省区的中国行政区图;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地形图;黄河上的水利设施及各段和沿岸大城市的一些自然景观图,其它有关黄河的一些文字、录像资料。并根据教学目标,对我国行政区图、地形图的有关信息作了增减,删去了一些与本课无关的信息,突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地形图增加了红色的提示内容,增加了河口、孟津两地名,连接了黄河沿岸的自然景观图。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大江大河?我…  相似文献   

13.
《塞翁失马》文中的“其父”一词,老教材的《教学参考书》及新编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都译为“他父亲”。经反复推敲课文,笔者对此解释存有疑问: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与以往熟悉的学科课程有比较大的差异,在课程实施方面具有特殊要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努力。处于课改大潮中的教师面对新课程,不能用老观点、老方法来进行教学工作,而应该在“新”字上作文章。  相似文献   

15.
刘霞  李晓伟 《文教资料》2010,(3):199-20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日益广泛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上的教学信息量和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升等积极作用.从而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同时这种教学手段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容易弱化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手段不能很好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弊端。因此,只有强化优势,扬长避短,方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学记》和《雄辩术原理》都是世界上极有影响的教育论著。两部论著系统地论述了教学关系、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问题 ,并且揭示了许多教学规律 ,在教学观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与共识 ,两者颇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17.
《陋室铭》《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文言文教学内容。对这两篇文章的教学,通常都侧重于理解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与《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读是一致的。这两篇短文思想内容上的相同之处,都是在宣扬君子文化,这恰恰是中国经典文学的魅力。如果仅仅从写作手法角度去解读经典,无疑失去了对经典深度思考的机会,也失去了一次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了解中国人的生存哲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所谓“磨课”,即年级备课组确定课题,探究课案,或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教学实践.或由不同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各进行一次教学实践。每当执教教师上完一节课,听课教师就及时就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师素养、整体效果”五方面展开热烈讨论,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最佳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然后再由同一教师或另一教师进行第二次课堂尝试。如此“教学→探究→再教学→再探究”循环往复,层层递进,再三磨合的过程就是磨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次教学视导,我到一所乡直中心小学,看了一节一年级数学活动课。他们使用的是人教版与新大纲配套的教材。教材上安排的内容是《小小商店》,老师把它延伸为《儿童小超市》。以下是教学过程简介:案例 (教师把全班学生带到学校实验室。实验台上没有摆放任何实验仪器,但有教师在课前准备的用纸箱制成的3组售货架,货架上还摆放着20多种商品,如钢笔、圆珠笔、练习本、小刀、小皮球、饼干、方便面、汽水、健力宝等,每件商品上还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正是由于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超时代性导致鲁迅的文章难懂、难教,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的懵懵懂懂,语文教师自身的一知半解,远不足以讲好鲁迅的文章,也无法挖掘鲁迅文章的深刻内涵。作为语文教师研究文本是重要教学能力,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现以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鲁迅的小说《故乡》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度文本分析,针对《故乡》教学中常出现的教学问题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