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深入,日本动漫在中国已占有一定的市场,蕴含在日本动漫中的思想与商业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中日两国共同的东方文化背景、再加上动漫发行者成熟的商业运作,使日本动漫以特有的意识形态与娱乐形式对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行动方式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青少年们对于动漫的热情也促使他们更加渴望了解日本文化,并带动了日语语言学习的热潮。  相似文献   

2.
动漫游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存在,更是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亚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对青少年的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动漫游戏由于过分强调娱乐性而忽视了教育性,由此造成动漫游戏教育性的缺失。本文通过分析动漫游戏的内涵与特征,指出了现实动漫游戏教育性的缺失,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开展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文学名著赏析是其中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文学名著赏析在增强青少年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心理意识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文学名著赏析活动对素质教育水平具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的欣赏,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主体对客观的审美对象的感知体验。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欣赏主体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心理因素的积极活动、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从初始的准备阶段,展开的高潮阶段到最后的效果延续阶段的完整审美过程。这一动态的过程构成了美的欣赏的结构模式。 一、美的欣赏的准备阶段:审美注意与审美期待 美的欣赏的准备阶段,也称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审美注意与审美期待两种心理活动,它们构成审美的定向系统,调节主体采取一种特别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无论是给中学生“带来最大审美愉悦”的书,还是中学生最欣赏的作家,都是高度多样与多元的;对于作家作品,中学生们的“最欣赏”远多于“最反感”;虽然学生的文学审美趣味随年级的提升而有所提高,但其提高的程度远不够理想。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变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文学审美趣味培育的非理想状况。  相似文献   

6.
朱光潜的悲剧欣赏观强调欣赏者的主动参与,是对悲剧欣赏者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的一种心理反应的探讨。这一理论别出心裁,站在独特的视角对悲剧欣赏者的心理反应做了一番探讨,这无疑为当时中国的悲剧理论亮起了一盏明灯。但他是在审美经验里探讨审美体验,因而其较现实有着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7.
论审美注意     
审美注意是主体将心理集中指向审美对象;它是一种日常意识的中断;审美注意的情感性特征是审美期待,从而由此形成了特定的审美心理定势,即审美态度。客体具备美的特质和主体具有敏税的审美注意力是审美注意发生的必需条件。  相似文献   

8.
"虚静"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理论范畴,最早是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虚静是认识主体以其独有的心理体验方式,对其自身精神内涵进行深度的挖掘,达到一种理想的审美人生状态,从而实现对世界的认识.这为探讨和指导文学创作和欣赏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聆听中感悟——论音乐欣赏的几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音乐欣赏的作用与效应——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音乐欣赏的几种方式:纯音乐式与综合体验式、侧重作品式与侧重表演式、刺激式与背景式,并通过例证阐述了各种欣赏方式的特点,最后本文从艺术与审美的角度剖析了各种欣赏方式的相互关系,并从中择选出四种具有艺术性与审美性的音乐欣赏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青少年体育锻炼、快乐型和实现型动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体育锻炼等级、快乐型和实现型动机、心理幸福感3个量表对45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体育锻炼等级可正向预测青少年心理幸福感,锻炼量越大,青少年的心理幸福感水平越高;2)快乐型动机和实现型动机可正向预测青少年心理幸福感,且比体育锻炼量更具有预测力;3)实现型动机在体育锻炼与青少年心理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而快乐型动机不起调节作用.结论:在提升心理幸福感路径中,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追求快乐型和实现型动机比提高锻炼量更加重要;当实现型动机处在较高水平,体育锻炼量才可更好地正向预测青少年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杭州社区国标舞人群参与动机和社会态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标舞是一门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很高的审美和健身娱乐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国标舞逐渐成为人们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通过对杭州社区国标舞人群参与动机和社会性态度因素关系的研究,得出人们国标舞参与动机对社会和谐态度、社会情绪态度、社会规范态度之间都存在着显著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期,而青少年期是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情绪和行为等问题的高发阶段,暴力行为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主要是从当地一所中学中根据教师对某些学生的一般情况描述,从中选取3名被试,并用深度访谈法对3名中学生进行访谈,探求他们所认为的影响暴力行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把人们对外界万物的态度分为三种:实用的,科学的和审美的.第一种态度满足于狭隘的物质需要,第二种态度满足于客观的抽象,第三种态度满足于美感的愉悦.如果这叫做“三界”的话,我以为任何人是跳不出去的.采取第一或第二种态度的人,不希望自己在认识中出现错觉.然而,在审美过程中,产生某种错觉不完全是坏事.恰恰相反,错觉,往往与艺术感觉(这里主要指诗文方面的,以下皆同)相交融,从而形成美的意境,使欣赏者乐而忘忧.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教学尤其是古典诗歌教学中,应用文学文本层次理论来欣赏、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路,通过对文学作品各层次的审美内涵和意味的欣赏、领悟和把握,可以获得对作品的整体理解,获得欣赏和把握艺术作品的享受.用文学文本层次理论对杜甫诗歌文本进行解读,对于解读其他文学作品具有举一反三的意义.文学文本的多层面分析、领会和把握,有助于中学生艺术地把握文艺作品,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足球竞赛的欣赏心理特征和心理功能,是中国“足球现象”中许多问题提出和发生的深层原因。足球竞赛的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其认知结构是由欣赏主体的欲望、知觉和满足三要素的有机组合;欣赏的心理特征主要是“求奇”、“求新”、“求异”、“求佳”和“求胜”;欣赏的心理功能是传递足球竞赛所体现的体育美的信息,欣赏主体的知觉完整性,恒定性和贯通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六盘水市部分中学生的自残自虐行为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中学生自残自虐行为多种多样。造成的原因有:童年的创伤、现实的压抑、关注的需要、人格因素、生理因素和青春期的特殊心理。可采用正确归因、学校疏导、家庭配合和社会关注的干预措施来帮助青少年。  相似文献   

17.
浅析动漫流行对青少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主要通过对动漫在青少年中流行这一现象的分析,结合青少年的年龄和性格特征总结出动漫流行的原因,探讨动漫流行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并试图建立合理发挥正面影响抑制不良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旅游与休闲娱乐形式,华宁象鼻温泉具有休闲消费文化的特征,又带有浓郁的玉溪本土特色。其自在体验,让休闲走向审美,人们从世俗的功利性事务中摆脱出来,将身心置于一种自由的体验状态,进入一种人性的达观境界,从而生发出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放下烦忧之意念以及审美境界的休闲情趣,这既是提高生命质量的需要,也是一种自我超越,对于树立生态休闲方式,构建和谐人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象鼻温泉景区环境保护却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动漫艺术是高职院校开展审美教育的较好戢体。文章探讨以动漫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大学生的审美教育的途径和策略,并提出要发掘动漫作品的艺术启蒙功能,培养学生对动漫艺术的审美鉴别能力,利用动漫艺术多元化的美学特征,引导学生探索其他艺术领域。  相似文献   

20.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美育的性质与特点21世纪的今天,美育教育已经深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在体育教学中,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的鉴赏、欣赏和创造的能力,从而陶冶其思想情操,提高生活趣味,使学生在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是寓教育于体育娱乐之中。它不是单靠理论的讲解,还要靠人体的形象、音乐的旋律、动作的节奏来影响、感染学生,使他们乐于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塑造美的心灵。2 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