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肌肉收缩形式人体运动一般可归为两类 :等张运动和等长运动。我们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心率作为运动强度的指标 ,在相同的靶心率和相同的运动时间内 ,比较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脂蛋白及内皮素的影响 ,为高血压患者制定运动康复处方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4 5人 ,经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 (包括尿常规、肾功能、血糖、血浆脂蛋白、血浆内皮素、心电图及眼底等 ) ,患者均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表现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其中男性 2 4人 ,女性 2 1人 ,年龄为 5 0~ 6 9岁 ,体…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运动锻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运动:运动前应做运动测试,医生将根据测试结果,结合病人的其他病情(如是否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等)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②运动疗法只适于轻、中度高血压及临界高血压,重度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没得到有效控制时不宜做运动锻炼,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高血压病已经发生心、脑、肾并发症,如已经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等,且病情未稳定者,暂时不宜运动。③具体运动方式可根据个人条件选择,运动强度、时间和频度也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运动后不感到明显疲劳…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1/3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它可加重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等疾病患者的负担。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其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能产生副作用。大量证据表明,运动干预可改善高血压的疗效。那么运动和药物哪一种干预方法对高血压疗效更好?2019年9月,Huseyin Naci等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刊文,通过网状Meta分析对比运动干预和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该文纳入391个随机对照试验,包含39742名受试者。结果显示:①所有类型的运动干预(如耐力训练、动态抗阻训练、等长肌力训练)和所有类型的降压药物都可有效降低受试者的收缩压;②对于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的高血压人群,不同种类的运动干预和药物治疗具有同等的降压效果;③对于收缩压≥130 mmHg、≥140 mmHg、≥135 mmHg的高血压人群,运动干预可分别降低6.84 mmHg、8.7 mmHg、10.74 mmHg的收缩压。该文提示,运动干预可作为高血压人群药物治疗的补充方式。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法,探讨高血压患者运动后的疗效。结果发现,实施定量的自行车运动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运动能力得到改善;该运动疗法对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2015年后符合随机对照实验要求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社区运动干预的效果和技术应用的文献进行分析,为我国体医融合的慢性病社区运动干预实施提供借鉴。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文献检索、筛选、质量评估方法,最终纳入分析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运动干预文献33篇,糖尿病患者社区运动干预文献28篇,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运动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下降(P<0.001),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FBG)显著下降(P<0.001);(2)运动干预的组织方面,表现为采用个性化运动处方的比例较低,多以步行等患者习惯的运动方式自主实施;(3)运动干预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且干预效果明显,抗阻运动仅在高血压患者SBP下降的过程中作用明显,而联合运动较少采用,且未见明显效果;(4)运动干预主要以小强度为主,但中高强度的运动干预效果明显;(5)常采用30~60 min,每周3次及以上的运动干预,且干预效果较好,糖尿病患者每天保持60 min以上的运动有更好的效果。结论:(1)社区运动干预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的有效手段,运动干预策略遵循运动处方与健身指导的一般理论;(2)社区运动干预实施中组织发动慢性病患者参与运动至关重要,干预策略应着眼于患者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夏晓璇 《精武》2014,(36):13-14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运动疗法降低高血压的机制、运动处方的制定及运动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高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50名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专家设计的太极拳运动处方进行近1个月的晨练,通过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观察分析,机能测定,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太极拳系统练习后的生理机能指标、身心状态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分析研究。实验表明:太极拳运动降压具有可行性。太极拳运动处方,简单易行,动作柔和,强度适中,适合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它能调节情操,修心养性,达到降压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大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及血浆CRAMP的影响规律。方法26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适应性训练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中等强度的持续有氧练习(CE组)和较大强度的间歇有氧练习(IE组)16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进行生存质量的评价和外周血CRAMP的测定。结果运动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中,躯体疼痛和社会功能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总体健康状况、活力、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6项指标与运动干预前比较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其4项指标:总体健康状况、活力、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IE组均高于CE组(P<0.05);IE组CRAMP在运动后出现了明显下降(P<0.05),但CE组CRAMP在运动后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高强度间歇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均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但间歇运动的效果更好,且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外周血衰老信号分子CRAMP水平;间歇运动是高血压患者运动干预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梅素琴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6):91-91,94
轻体育,是高血压患者进行运动疗法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轻体育的内涵与作用、高血压患者健身锻炼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中老年高血压相关疾病的不断攀升,迫使体育工作者也不得不探索对其控制预防。根据太极拳的特点,设计制定了适宜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的运动处方,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以达到降压血压、减少降压药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抗病能力,延缓衰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之目的。本文以50名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己设计太极拳运动处方进行为时2个月的晨炼。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太极拳系统练习后的生理机能指标,身心状态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高血压病症的病理特点,制定出适合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12.
0前言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或动物会血压的逐步升高其血管的顺应性和舒张能力也会随之下降,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高血压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较大的损伤,促进血管紧张素和内皮素等血管收缩因子的分泌,降低一氧化氮、前列腺素等血管舒张因子的分泌而造成的。而通过运动干预不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或动物的血压,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改善血管的舒张能力提高血管的顺应性。而最近有研究发现,间歇运动在降低血压的效率方面要优于传统的有氧运动,但间歇运动是否在增强高血压患者或动物的舒张能力方面也优于有氧运动呢?至今,还未见文献报道。本实验将通过对SHR进行8周的有氧运动和间歇运动干预,然后对比两种运动方式对其血压和血管舒张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脑、肾、血管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防治疾病的非药物、无创伤性自主疗法已日益受到关注,并且其降压效果已经得到广泛的肯定。目前高血压治疗的新方向是改善血管、心脏以及肾脏等靶器官的重塑,运动疗法能否对高血压靶器官损伤有干预作用,甚至对其重塑有逆转作用,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远期预后,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运动对顽固性高血压降压的效果,分析比较不同运动处方对顽固性高血压(RH)的更优降压效果。方法:在PubMed、知网等数据库中收集与运动对RH患者血压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导入endnote对文献进行筛查,采用Review manager5.4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亚组分析和潜在发表偏倚分析等。结果:共选取11篇文献共计12项研究592名患者纳入分析。Meta分析显示:运动可降低RH患者的收缩压(WMD(95%CI)=-10.27(-13.42~-7.12)P=0.00001)和舒张压(WMD(95%CI)=-5.53(-8.41~-2.65)P <0.0001)。结论:运动能降低RH患者的血压,Hex可能优于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单次)干预时间60分钟对RH患者产生一定的降压效果更优;干预频率每周三次、干预周期12周可能对RH患者的降压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步频控制的12周步行锻炼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感健康状态的影响,为推广高血压人群运动处方提供客观支持。方法:将符合招募要求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测试安静血压、体脂率及躯体健康[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和心理健康[活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运动干预后,运动干预组的体脂率和收缩压显著下降(P<0.05),每日步行总量显著性提高(P<0.05);运动干预组的PF、RP、BP、GH及躯体健康总测量(PCS)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干预组的VT、SF、MH、RE及心理健康总测量(MCS)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2周基于步频控制的步行锻炼,有效降低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脂率和收缩压,进而降低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提高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多个维度的自感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太极拳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00名中老年临界性高血压、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为对象,设计太极拳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拟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经太极拳系统练习后的生理机能、身心状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20周练习后,太极拳运动实验组感觉轻松自如、精力充沛、自觉症状改善,血压呈下降和稳定状态;Ⅰ、Ⅱ期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用量减少或停止(偶尔用),表明太极拳运动具有效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功能性抗交感活性的影响。方法 15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以及15名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正常血压者(正常血压组)自愿参加试验,2组均进行强度为50~70%VOmax、共12周的有氧运动干预。分别与运动前后股动脉酪胺灌注、单腿伸膝实验以及股动脉灌注酪胺+单腿伸膝实验时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以及下肢血液动力学参数,后者主要包括股动脉血流量(FABF)和股动脉血管电导(FAVC)。结果运动前:灌注酪胺时,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FABF、FAVC显著性下降(P<0.05),血浆NA显著性升高(P<0.05);单腿伸膝实验时,高血压组FABF和FAVC低于正常血压组(P<0.05),血浆NA无显著性变化(P>0.05);酪胺灌注+单腿伸膝运动实验时,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灌注酪胺时的FABF、FAVC均低于未灌注时(P<0.05),血浆NA则高于未灌注时。运动后:酪胺灌注时,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FABF和FAVC下降幅度均较运动前显著性降低(P<0.05);单腿伸膝运动实验中,高血压组FABF和FAVC与正常血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酪胺灌注+单腿伸膝运动实验中,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灌注酪胺时的FABF和FAVC与未灌注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酪胺灌注时的FABF和FAVC高于运动前(P<0.05);血浆NA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长期运动训练可降低中年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安静时的α-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反应性,并改善肌肉收缩时的功能性抗交感活性。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运动配合银杏口服液对血压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主要研究银杏口服液配合太极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脂的影响的效果。将5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引用银杏口服液配合太极拳运动,对照组服用西药。记录其治疗前后血压和血脂。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口服液配合太极拳能够有效的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能够改善其血脂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规则有氧运动对中老年轻度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内皮素-1(ET一1)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以探讨运动降压的机制.方法:12名中老年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10周规则的快走加高血压体操运动,分别于运动前后测试受试者循环内皮细胞数量、血浆ET-1和血清NO的含量.结果:运动后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减少(P<0.05);血浆ET-1含量降低(P<0.01):血清NO含量升高(P<0.05);ET-1和NO的比值(ET-1/NO)降低(P<0.05).结论:提示中等强度的规则有氧运动锻炼对高血压患者损伤的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总结归纳近年来运动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目的是使高血压患者尽量避免药物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以科学的运动疗法医治高血压,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减轻庞大的医药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