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玮 《教书育人》2009,(11):62-62
人们总喜欢用“酸、甜、苦、辣、咸”这五味来比喻复杂的内心活动,在这里我也就用这五味来简单地分析,我的学生们在心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食,我所爱     
味觉形成人类有5种基本味觉:酸、甜、咸、苦、鲜(也有说分为:酸、甜、苦、辣、咸五味)。上学时,老师会告诉学生,在我们的舌头表面,密集着许多小的突起像花蕾一样的东西,这就是俗称的味  相似文献   

3.
五味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另一说是酸、甘、菁、辛、咸五种味道。其实甜就是甘,辣就是辛。《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味:醯、酒、饴蜜、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一些店铺贴的对联,引人注目,一副好的对联,又是一则广告,用得精巧典雅,不仅能美化门面,且能招徕顾客。如颤料店的对联:“青黄赤黑白,紫绿朱蓝镫。”澡堂的对联:“金鸡未唱汤先热,旭日东升客满池。”乐器店的对联:“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馄饨店的对联:“宇内江山,如是包括;人间骨肉,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一碗让人品尝不尽的多味汤。 生活是有各种滋味的,文中说它有时是“一碗红色的酸汤”,有时“是一碗盛满甜蜜五彩缤纷的鲜汤”,有时“是一碗带着苦味的黑汤”,有时“是一碗咸汤”。在作者看来,生活的滋味总体并不好,除了甜,更多的是酸、苦、咸的滋味。  相似文献   

6.
六年级的生活就像品尝一颗怪味豆,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其中,“苦”的滋味都快把我憋出病来了。  相似文献   

7.
一次备课组活动的时候,大家的话题集中到一副对联上。这副对联就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一位老师说,这副对联上下联对仗不工整,上联运用了顶针,下联没有用。另一位老师说,改一下就行了,下联改成“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马上又有老师说,还是不行,这样改过上下联虽然顶针相对,但上联的“大肚”是偏正结构,下联的“开口”是动宾结构,又不相对了。  相似文献   

8.
江西九江有一处名胜古迹,名为自居易祠。自居易祠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联是“半入江风半入云”(板书对联)。这副对联的含义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唐代大诗人自居易写的一首诗《琵琶行》(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五味的名称,上古是“甘、苦、辛、成、酸”,后来变成了“甜、苦、辣、成、酸”。除了“咸”古今义没有变化,没有引申义外,其他4个词的引申义古今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数字对联     
古时曾有人在家门口贴了一副与众不同的对联: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下联:六六七七八八九横批是:二四七三这是一副特殊的对联,它是由数字组成的,而且是一副隐字联,上联缺“一”、下联少“十”,利用数字谐音连起来是“缺衣少食”,而横批则是:“儿(2)死(4)妻(7)散(3)”.原来这户人家在利用数字对联向人们诉说社会的黑暗呢?数字对联@苏新民  相似文献   

11.
和谐的真意     
李景体  李悦 《宁夏教育》2013,(11):I0001-I0001
“和谐”一词无疑成了当今社会最流行的词汇。但现实中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谐的真意。 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中国古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比如烹调,必须使酸、甜、苦、辣、咸调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味俱全、味在成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肴;  相似文献   

12.
一副妙联     
子孟 《初中生》2006,(9):34-34
请看下面这副对联: 猫伏墙头风吹毛。毛动猫不动; 鹰立树梢月照影,影移鹰不移。 这是一副“同音联”。上句的“猫”与“毛”及下旬的“鹰”与“影”有着同音或谐音之趣。而且,这副对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何其严谨工整,堪称妙绝。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今儿个众妈咪聚在一起话题围绕生孩子、坐月子真可谓“侃到家”啦!苦、辣、酸、甜、咸五味俱全六妙皆备,无论如何谁也剥夺不了这做女人的“专利”啊,作为生命长河中的一份“厚礼”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4.
人们每天的饮食总离不开一个“味”字.而味又归结为:酸甜苦辣咸五种。人们大多喜欢甜的,喜欢咸的,喜欢酸的,喜欢辣的,却很少有人喜欢苦的。  相似文献   

15.
趣谈谜语     
相传清朝才子纪晓岚曾给乾隆皇命出了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狗猫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却是妙。”这既是一副对联,又是一别字谜,上联谜底为“猜”字,下联谜底为“谜”字。这副对联巧妙地道出了谜语的特点,那就是“虽为短品,却是妙”。确实,制谜凭借自己深厚的化底蕴和渊博的知识,制作出大量形式多样、词采华赡的谜语。这些谜语大多内容博深,格调清新高雄,很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一下。  相似文献   

16.
<正>一盘好菜,绝不能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酸要酸得动人,甜要甜得清冽,苦要苦得劲道,辣要辣得深入,咸要咸得有味。同样的道理,一篇好的作文,绝不能缺少打动人的地方。上一篇中我谈了"酸"与"甜",这篇就谈谈"苦""辣""咸"。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沿海的一座小岛上,有一副很有特色的对联。请大家想一想:这副对联应该怎样断句?八个“朝”字、“长”字应该怎样读音?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答案下期发表)同字异读的对联~~  相似文献   

18.
在《祝福》这篇小说中,有个谜一般的奥妙处,这就是鲁四老爷书房里那副对联;“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这副对联出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中《论语·季氏》篇的注解。“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是这副对联的下联,上联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这是理学的信徒们所崇奉的修养标准。  相似文献   

19.
每次看电视,看到蒙牛的那则广告,我总想和她们一起唱:“……我喜欢酸的甜,这就是真的我,每一天对于我都非常新鲜……”因为这是每个雨季少女的心情,酸中有甜,甜中带酸。也许,这就是青春的滋味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一副妙联: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这副对联有用人名对人名之妙,柳三变即柳永,是宋代名词人,张九成字子韶,宋高宗时人;还有在人名中以数字对数字之妙,以“三”对“九”;除此以外,这一副对联上联中的“露花倒影”是柳永的词句,而下联中的“桂子飘香”是张九成的句;再,“成”和“变”也可对,两皆为我国古代乐理名词,可知此联对仗是十分工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