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生态式教育”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霞 《早期教育》2002,(17):10-12
“生态”一词最初见于生态学,是指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生存的所有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功能上的统一,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和动态平衡之意。生态式教育由滕守尧先生首先提出,它借用生态学术语,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观照、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2.
<正>“生态”最初见于生态学,是指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生存的所有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功能上的统一,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和动态平衡之意。与自然、空间和人际建构良好的生态关系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幼儿园生态课程的建构和实施亦应聚焦于幼儿与自然、空间、人际三者“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试论“生态式教育“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霞 《早期教育》2002,(9):10-12
"生态"一词最初见于生态学,是指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生存的所有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功能上的统一,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和动态平衡之意.生态式教育由滕守尧先生首先提出,它借用生态学术语,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观照、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育,是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刘贵富在《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4期上指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最广泛的领域阐述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重点在于探讨人类社会的经济行为与其所引起的资源和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是一门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生态经济学的研究鼓励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倡导从新的视点分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倡导从新的视点分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最早出现在动植物领域,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多年来,生态学概念被广泛用于各种领域,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纷纷出现,并渐渐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将生态学引入教育领域却是一件新鲜事.  相似文献   

6.
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是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生存的所有动植物间及其与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生态学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领域的渗透,  相似文献   

7.
生态课堂就是运用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来研究课堂教学现象。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课堂其实也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多元互动的关系。生  相似文献   

8.
教育生态学理论主要研究周围生态环境与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规律,以生态学和教育学理论为出发点,将生态规律和教育特色融合在一起。微观上,高校英语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手段等多种因素组合而的生态教育环境。笔者将在本文中详细论述基于教育生态学构建高校英语教师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9.
生态学理论对教育系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生态学和教育学的相互渗透.产生了教育生态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生态学习观概述 生态学习观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而生态学又是基于生物学发展而来的,生态学认为,在大自然中,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相互依存而统一的整体,这种动态平衡的系统就是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课堂”是指从生态学的角度,应用生态学原理,倡导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知识和生活之间进行动态和谐学习的教学模式,它是新课程理念实施的沃土。在“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的传授者,而是扮演着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学生在这个学习生态系统中,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良好互动氛围。这样的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真正享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公共教育》一书中,劳伦斯·克雷明首次提出教育生态学理论,教育生态学理论主要是研究周围生态环境与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规律,以生态学和教育学理论为出发点,将生态规律和教育特色融合在一起。从微观层次上看,高校英语教学可以看成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手段等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生态教育环境。接下来,将详细论述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贾琳  李红光 《教书育人》2013,(27):82-83
一教育生态学概述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融合的产物。教育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及方法,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与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研究构成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主体、教育活动、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分子生态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态学是应用分子生物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机理及分子机制的科学,它是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本文对了分子生态学的各种定义进行归纳,并对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态问题的严重危害,促使人们生态意识和观念的自觉与加强,使这一时期的生态学知识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人们就环境对动植物生长与发展的影响及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观察、研究和利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教育生态学理念,探索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建立基于课程资源与教学过程的生态链,构建学生学习生态和教师教学生态,进而形成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生态共同体。该生态共同体的构建促进了教师与学生、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教育生态学关系的形成,显著提高了学生成绩,提升了学生深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学生生活经验圈的逐步扩大,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将引领学生由学校生活经验圈步人家乡与祖国生活经验圈。《走进树林》单元是在四年级校园生态认识的基础上,把探究的范围扩大到校园外森林群落的认识,以林中树木、菌类、鸟类等为观察对象,引领学生进一步感知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无穷奥秘。探究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通过探究,意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树立生态和谐意识。  相似文献   

18.
生态哲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的原始含义指的是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互交融的背景下,生态学迅速走出自然科学的范畴,成为观照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用生态世界观观照道德教育有其客观前提、理论前提、历史前提和现实前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教育生态观具有整体和谐观、动态平衡观、可待续发展观等具体规定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是一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过程,而从生态学角度看,该课程是一个由高校教师、大学生和教学生态环境等生态因子之间相互调适而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初心"的完整生态空间系统.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系统的中心,"以大学生为中心"是该教学生态空间系统建构的需要,也涉及培育大学生成为生态发展主体目标任务的实现.对此,该课程的教学应建构"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态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持续纠正其生态失衡问题,同时优化其生态空间环境,以提高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马维平 《教学与管理》2009,(11):111-112
“生态”一词最初见于生态学,是指一定区域(空间)内所有的生物之间、生物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动态平衡之意。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生态学开始对人文社会各学科的渗透,生态学也从以往纯粹的生物学研究转向与人文学科融合之路。随着生态觉悟的深入以及生态学研究方法的成长,文化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人口生态学、生态人类学、生态美学等相继出现,使整个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生态化发展趋势,也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北京的“绿色奥运”给学校体育的生态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用生态学观点分析研究学校体育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