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疫苗     
1常见的疫苗种类 1.1人工主动免疫制剂主要涉及以下几类: 1.1.1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好的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次体等,经人工培养,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灭制成。此种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死疫苗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对机体刺激时间短,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复接种。如甲肝灭活疫苗,就是死疫苗。  相似文献   

2.
疫苗针剂,该打不该打?它是预防针还是致病针?打预防针就只是两三秒的事情?今天,我们和专家一起探讨:打针那事儿!由于婴幼儿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抗原(所有疫苗都是抗原)刺激的反应性不同,因此,孩子进行各种疫苗预防接种的开始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3.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患者不仅有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同时有次级淋巴器官的萎缩、出血及坏死等病理损害,但目前尚无证据证明SARS冠状病毒是通过损害机体免疫功能而致病。SARS患者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功能,这些免疫应答对清除体内SARS-CoV具有决定性作用。 SARS的发病是由SARS-COV直接损害肺以及人体对病毒的免疫病理应答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免疫算法是基于人工免疫的基本理论发展而来,它是对人工免疫理论研究和应用的扩充与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提取疫苗和注射疫苗的免疫算法,给出了该算法疫苗的形成方式,并将该算法应用在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TSP的求解中。通过50个城市TSP问题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较原算法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是一种较理想的解决TSP问题的智能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5.
全球每年死于疟疾的人高达100万之多,但疟疾疫苗的研究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日前,随着一种新型疫苗的问世,人们又重新燃起了阻止这种恶疾肆虐的希望。疟疾是一种由疟蚊传播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肝细胞和红血球中,以血红蛋白为营养,蚊子叮咬疟疾患者血液后,会把疟原虫带入其他人体血液中,引起疟疾流行。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抗疟原虫疫苗的研制,但收效不大。因此,美国杜兰大学的传染病研究专家约翰·贝伊尔等人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思路。他们设想能研制出一种人体疫苗,人体注射这种疫苗后…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PHA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与出血病毒、荧光假单胞菌、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鱼害粘球菌四种纯抗原以最佳方式配合制成多联佐剂疫苗,并同时对多联佐剂疫苗的免疫原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多联佐剂疫苗的免疫原性极强,防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PHA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与出血病毒、荧光假单胞菌、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鱼害粘球菌四种纯抗原以最佳方式配合制成多联佐剂疫苗,并同时对多联佐剂疫苗的免疫原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多联佐剂疫苗的免疫原性极强,防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脊髓灰质炎精丸是一种口服疫苗,疫苗中的抗原并没有波吸收进入血液或组织中,是如何被人体淋巴细胞识别后产生抗体的?许多学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我结合教学实践并查阅相关资料,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PHA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与出血病毒、荧光假单胞菌、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鱼害粘球菌四种纯抗原以最佳方式配合制成多联佐剂疫苗,并同时对多联佐剂疫苗的免疫原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多联佐联疫苗的免疫原性极强,防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疫苗简介     
1疫苗概念 利用疫苗对人体进行主动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在接受疫苗者体内建立起对入侵物质感染的免疫抗性,从而免受相应病原生物的侵染。过去曾把病毒或立克次氏体制成的免疫制剂称为疫苗,将用细菌菌体制成的制剂称菌苗,把细菌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制成的制剂称类毒素。近年来随着制造方法的改进,把预防接种用的自动免疫制剂统称为疫苗。  相似文献   

11.
钩虫病是人体肠道寄生虫病,目前仍是危害公共卫生的传染病之一。本文从其感染途径、致病作用、影响感染因素和防治等方面做了简介,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嗨——认识一下,你们是什么疫苗?有危害吗?哈哈,我们是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我们是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病原体制成的。我知道,病原体就是能引起疾病的细菌、霉菌、病毒等的统称。记住了疫苗特征,即使多年以后,我们还会对入侵之敌做出免疫反应!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将植入的疫苗特征记  相似文献   

13.
人体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病毒细菌,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目前出现了多种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共存的局面。疫苗接种仍是当前预防禽流感的重要手段。单一亚型的HA、NA抗原甚至不能对相同亚型的毒株产生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因此,研究和开发广谱、高效、毒力低的多价疫苗(Polyvalent Vac-cine)是禽流感疫苗发展的方向。然而随着病毒的毒力逐年增强及抗原的频繁变异,在疫苗株的选育上显得愈加艰难;又由于多价疫苗的相互干扰作用,会造成免疫原性降低或毒力增强等。因此,研制广谱、高效、低毒的疫苗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其中,DNA疫苗被认为是防制禽流感最具潜力的基因工程疫苗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奖励》2006,(6):78-79
俄罗斯人用禽流感疫苗临床试验自2006年6月1日起在圣彼得堡展开,首批19名志愿者是海军学院的学员,先住院观察三天.然后每周检查一攻.6月28日复种,临床试验将持续5周。据介绍.临床试验的目的是确定疫苗对人体免疫的最佳剂量.初步结果大约在两周后获得。整个临床试验拟于8月中甸结束.共有240名志愿者参加.其中120名来自圣彼得堡.主要是家禽饲养业的工作人员等禽流感的易发人群。他们无须住院.注射疫苗后继续保持以前的生活方式.只需定期测量体温并填写表格。临床试验期间。俄罗斯医学科学院流感研究所和疫苗及血清研究所的专家将密切跟踪志愿者免疫系统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说到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了。当然,疫苗是有针对性的,也就是说,打一种疫苗只能防一种病。疫苗接种其实就是让孩子少量接触病毒,使身体不致病,又能产生抗体。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教学》2014,(9):79-79
据光明网2014年4月14日援引报道,脑膜炎奈瑟氏球菌可引起婴幼儿的流行性脑膜炎,导致脑部受损甚至死亡,且病死率较高。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的耐药性严重加强,治疗成本大幅提高。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脑膜炎奈瑟氏球菌的感染,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但传统的结合方法存在着副反应严重、产率低、免疫原性差和免疫持效性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犬复孔绦虫病是由犬复孔绦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是犬、猫常见的寄生虫,偶可感染人体。但由于儿童喜欢抚玩犬猫,因此有更多机会感染本病。文章对犬复孔绦虫的病原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对抗寄生虫的疫苗利什曼病是中东、南欧、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地的常见疾病,是由利什曼寄生虫侵入人体引起的,症状为皮肤溃烂,严重者会破坏皮肤组织,引起致命的黑热病。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发现,改变利什曼寄生虫的基因有助于对付该种疾病。利什曼通过白蛉叮咬传播,当利什...  相似文献   

20.
快速有效:禽流感人体疫苗数月内有望到位。动物试验正在进行中,人体临床试验方案正在形成,药厂正时刻待命。全球医疗卫生界目前迫切需要的是能够有效抵御肆虐于多个亚洲国家的禽流感病毒的人体疫苗。早在1997年香港出现首例人体感染禽流感病例以后,疫苗的研制工作便开始了与病毒的赛跑。截至2月12日,今年H5N1型禽流感病毒变种已经夺去了19条生命。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支持下,美国和英国的三个研究小组已经开始为研制新的疫苗制造所需的病毒种株。他们的任务是艰巨的,但研究人员仍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困难的确存在,但是大多数困难已经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