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科心育能力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能力,教师具备了较强的学科心育能力才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育因素,全面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科心育能力由学科心育设计能力、学科心育课堂教学能力和学科心育评价能力等构成,只有经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养训练,学科心育能力才能发展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教育者的素质是教育知识实在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者在实在化过程中应具备“心”与“力”两方面的素质.“心”的素质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信念和信心.“力”的素质包括学习能力、处理和转化教育知识的能力、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及一些特殊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组织学生阅读教育名著和参与教学实践等活动以培养师范生的情感交往能力与技巧,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让他们学会从平淡、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无限乐趣,既能享受职业活动的结果,更会享受活动的过程,最终成为一位幸福的教师。  相似文献   

4.
EPD教育以培养具有主体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相应能力的公民为目的的教育,成为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一大亮点。甘肃成县街小学在EPD教育项目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开设以EPD教育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校本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EPD教育内容,在“主体探究”性教学模式中获取EPD知识和能力,在“合作体验”型教育活动模式中体现EPD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思考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深化中的重要话题,也是真正落实语文创新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化学教学大纲》中已明确提出 :“在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时 ,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即在进行知识传递和学科能力培养的同时 ,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潜能 ,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因此 ,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 ,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渗透创造教育思想 ,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能力培养已成为现代化学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本文是作者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创造教育的一些尝试和体会。利用化学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渗…  相似文献   

7.
一、探索“三新”,构建课堂教学的创新体系我们认为 :要创新课堂教学 ,就必须站在“用未来社会之需求 ,办好今日之教育”的高度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 ,我们永济市实验小学立足课堂 ,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三新”,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创新。1.确立“新理念”。课堂教学要创新 ,更新理念是关键。为此 ,我们狠抓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 ,在课堂教学上 ,努力做到 :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放“权”求“活”,改“牵”为“导”;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智能”的关系 ,求“巧”务“实”,拓“宽”促“新”;调整好教师的角色转换 ,变“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大学物理教学如何突破单纯“知识教育”的模式切入,就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若干个环节作了探讨。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内容的“新鲜度”“广泛度”“灵活度”和“精炼度”,在课外则应采取讨论、小论文写作与竞赛等有效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市心理健康教育一贯坚持“立人、立德、立心”的原则,以预防和发展教育为主导思想,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已初步形成了我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教学——科研”系统, “学校——家庭——社会”系统,“活动——咨询——辅导”系统。  相似文献   

10.
张迪 《教学与管理》2023,(33):11-14
智慧教育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可穿戴技术等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持续赋能教学变革,课堂教学要素关系及功能彰显“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流程由“5+4”进阶为“1+2+12”。随着课堂教学要素关系与教学流程的根本性变革,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发生重要转变,探索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构成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诉求。智慧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要素关系与课堂教学流程的变革促使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发展了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教育观念,学习环境创设能力,学习者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技术与媒体应用能力,资源应用、设计与开发能力,课堂调控能力,多元评价能力和个性化教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自从语文新课改以来,创新成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第一话题,培养新世纪人才需要语文创新教育,改革传统语文教育更需要创新教育;中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教法。本文从笔者一次听课过程中体会到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导入”过程的点滴认识谈起,浅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偶得。  相似文献   

12.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是关乎民族兴衰、国家强盛发展的大课题。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重大课题。课堂教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但是创新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陈鹏霄 《成才之路》2011,(22):88-88
“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指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是师生平等交流、学生自主发现的创新课堂。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加呼唤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找准关键、突出重点。本文探讨在大数据与智能时代如何引导学生构建数据科学思维体系,以重塑数据科学思维体系的“心”“脑”“体”为着力点,实现专业课教学向理想信念教育、学术能力培养、社会责任培育等多向度的延伸。  相似文献   

15.
田晓荣  马忠梅  秦坛山 《教师》2013,(4):109-109
要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好育心教育的思想,就要突出一个“全”字,立足一个“动”字,抓住一个“趣”字,讲解一个“情”字。一、育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育心教育活动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把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行为与习惯作为教学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人体育教学之中。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考试项目和标准的制定上,必须顾及全体学生健康心理的育人标准。教师要充分地尊重、信任学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全面发展自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发现者、倾听者和参与者,要善于发现、珍惜学生的创造冲动,倾听、理解、尊重学生的内心表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教育者要让“无痕教育”根植于心田,善于运用“无痕教育”搭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时时、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好自身的形象,“身教胜于言教”.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只有让问题付之于情、施之于感,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其效果才能达成.  相似文献   

17.
从生物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对学生的课堂参与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改善和提高生物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的“激发参与兴趣,培养参与意识”、“创设参与氛围,提高参与质量”、“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参与能力”等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于迎娣 《江苏教育》2014,(11):65-65
在当下学校里,我们经常听到正义凛然的大道理,见到拼搏奋斗、成功励志的大场面,比如一些学校的“国旗下讲话”,大考前的“誓师大会”等,鲜能听到淡定、平静的演讲。然而,我们教育人是否懂得用心去修炼自己“教平凡”的能力?“修身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是我们骨子里的一种价值追求,可是追求成功、教授成功的方法却又常常落脚在“治国平天下”、“立功立言”上。而“修身”、“立德”因为关涉的是个人修养和品性,往往不被纳入教育的范畴,也缺乏系统的教育方法。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就面临着这样的窘境和尴尬。冷静反思,这或许和我们学校一味注重“成功教育”、忽视“平凡教育”有关,和我们老师具备超强的“教成功”的能力、却又严重缺乏“教平凡”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行路径与方法的背景下,研究中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的是回应现阶段我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的,探索形成适合于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框架逻辑与可行路径。结合中职教育在层次和类型上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理包括四个维度:课程建设实现结构性融合、课堂教学实现过程性融合、实践平台实现功能性融合、机制建设实现长效性融合。针对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存在的“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项目难找”“创业难成”现实困境,中职学校应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升级师资队伍、打造实践基地、完善支持机制的实践路径,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0.
刘军超 《陕西教育》2011,(12):70-70
由“臆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在体育数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课堂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体育教师柞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