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教育知识实在化看教育知识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知识实在化是指教育知识向教育实在化的过程。教育知识实在化要求教育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如内容上客观真实,范围上要求有时间跨度,表述上要清晰、严谨和明确,生产态度上要认真严肃。并且教育知识实在化要求建立一定的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2.
教育知识实在化环境因素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知识实在化的环境是指对教育知识实在化变异起作用的周围事物,用系统和环境的关系理论考察教育知识实在化的环境,由近及远分别为:①学校环境;②学校之外与实在化联系紧密的发展环境;③教育系统环境;④国家教育政策、民族文化氛围、国际教育环境;⑤社会大系统环境。影响教育知识实在化的内在环境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间的关系、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学校的物质条件、班容量以及与家长的关系等。教育系统环境对教育知识实在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符合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同时有利于实现职前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卓越教师表现出突出的综合素质,其专业成长的个人特征集中表现为形成教学信念、教学兴趣、反思能力、知识管理的能力以及突出的教学能力.要培养出卓越教师,职前教师教育过程必须坚持“理论到实践”与“实践到理论”相结合的路径;在教师职前教育中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改革卓越教师培养机制;增强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王莹 《辽宁教育》2005,(1):21-22
所谓科研型教师就是指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而教育科研素质是教育者进行教育科研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它包括科研的道德、科研的精神、知识、技能、科研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该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这是新世纪中小学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笔者认为,科研型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素质:  相似文献   

5.
现代舞蹈教育已进入了“知识舞蹈”的时代,教师的口传身授固然是艺术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但其知识化,能力化和素质化的教育理念必然使舞蹈教育走进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作为区域教育和学校发展决策和计划的谋划者、构思者、设计者的教育策划人才,是知识创造财富、知识改变命运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智业”工作者和活用知识的“知本家”和“智本家”。其知识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按合理的知识结构储备知识。二是知识的综合化即知识的活用。其能力构成主要包括:创新能力、策划能力、方案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莹 《辽宁教育》2005,(2):21-22
所谓科研型教师就是指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而教育科研素质是教育者进行教育科研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它包括科研的道德、科研的精神、知识、技能、科研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该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这是新世纪中小学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笔者认为,科研型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素质:……  相似文献   

8.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根本保证。幼 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打好这一基础的关键是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的素 质结构,主要分为以学历为代表的知识素质、以教学教研为主要内容的能力素质、以真善美 为标志的人文素质三大部分。我园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立足于“园本培训”,落实于“岗 位成才”,通过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狠抓教师知识素质的提高,强化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 促进教师人文素质的增强,力求不断完善教师的素质结构,努力适应现代化幼儿教育的需要 。  一、抓学历进…  相似文献   

9.
“新学堂”的教师教育不仅要加强技术层面的训练,更要切入生命层面,包括教学内容的生命、教育者的生命、受教育者的生命,正是这三种生命的不断交流、对话与融合,才能在转识成智中发展“新学堂”教师的优质生命.因此,在“新学堂”的师资建设中,我们不仅关注教师的自然存在,更关注教师的“精神存在”;既帮助教师在增长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成长,也引导教师成为“有思想、有方法、有幸福感”的生命力强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持续推进指向胜任力培养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是俄罗斯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秉持“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理念,俄罗斯高师院校积极探索“胜任力导向”的教师培养,构建由一般文化胜任力、一般职业胜任力和专业胜任力组成的教师胜任力模型,以有效解决教师教育中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脱节的现实难题。俄罗斯高师院校课程改革提出“知识”“能力”和“习惯”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模块化课程设置,实现专业性课程与师范性课程的深度融合,以“任务”为纽带组织教学落实行动导向,并以“任务完成度”作为胜任力评价工具,强调体现对话理念的师生双向“反馈”。  相似文献   

11.
陈辉 《师道》2007,(6):37-38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提高综合教育素质和能力,其中,教育诊断和评价能力是教师的重要素质和能力。教育问题的诊治要在师生之间确立“五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对合理构建高职教育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应注意的问题和一般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首次提出高职教育学生能力、素质结构的“山”字模型理论。  相似文献   

13.
“心的教育”包括人的心智的发展与心灵的培植,涵盖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教育。在经历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之后,强调“心的教育”的全面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高等学校教师应该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活化课堂教学,坚持“心的教育”,加强学生的非专业能力、非学术能力的培养,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教育、智力和能力的提高与精神情操的培养全方位地渗透、融合到平凡的课堂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知识的实在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根本价值上讲,知识不是为自身而是为人的实践而存在的。教育知识的实在化,就是把教育知识变为新的教育实践。客观真实性使得教育知识取得了实在化的资格,但要真正地实在化,还需要求助于教育,他们是教育知识实在化的实际承担。教育知识的实在化,在操作意义上,是教育知识从静态走向动态、从思想形态走向行动形态的基本运动。具体表现为:1、教育知识以传播或认识的方式被教育理解、掌握、这是教育知识的类机械运动;2、教育知识在教育的头脑中转化为观念,这是教育知识的心理运动;3、教育把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这是教育知识的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15.
知识的发展与传播是教育的任务。知识的增长、变革与创新也同时制约着教育。没有科学知识的时代,不会有科学教育。简单地将“知识”与“素质”、“能力”对立起来的认识和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的观点,是不懂得知识发展和教育进步本质规律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要靠教育者的教学行为和道德行为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因为教师的理想信念、敬业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文化知识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师表”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包括日常言传身教的一切行为。教师的言行必须高度自律,即使细微之处也应表现出“为人师表”的风范。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师教育的核心话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核心是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根本在于教师独有的实践知识的关注、获得与积累。教师实践知识的获得与积累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实践知识深化与“显性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日常教学实践是教师实践知识获得的基本场域,校本教研、教师反思和进修培训是教师实践知识深化与“显性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教师教育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就,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困境突出体现在,受到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我们对教师教育的立场存在着模糊与误解,执着于技术理性取向的教师教育观,而忽视了教师教育所应具有的“博雅”传统.博雅精神的教师教育更关注作为“人”的教育者,要想成为优秀的教育者,必然置放在“幸福”、“自由”、“德性”这一本质意义来理解儿童,理解教育.因此,任何有助于养成儿童之为完全人格、幸福人生、自主意识、德性伦理等方面的熏陶与涵养的功夫均是教师教育必然要考虑的内容.迈向博雅精神新时代的教师教育主要有三层境界,即意识境界、德性境界和心灵境界.意识境界追寻的是成为教育者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民主教育精神,德性境界寻绎的是教育者的“内心之修养,穷神之知化”的人文伦理精神,心灵境界上达的则是教育者的“大全之所悟,天地之参化”的人生幸福精神.  相似文献   

19.
所谓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紧张情境,系指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所发生的紧张状态。如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争执,为被提问学生“递词”、“喝倒彩”等等.能否妥善地消除这种紧张情境,体现着教育者思想修养、知识水平、业务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教育者对于紧张情境有无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2012,(12):18-21
师德是指教育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认同、职业纪律和职业良心、职业作风等;育德能力则是指教育者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美德、高尚的品质、良好的思想素质去熏陶学生、感染学生,进而达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目的的能力。师德与育德能力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