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及逻辑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湘西苗族"赶秋节"的文化内涵、体育价值及其节日对当地乡土体育文化的建设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组织开展苗族赶秋节活动,从最初的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庆祝丰收年景不断向娱乐休闲的社会功能转型,赶秋节本身的体育价值逐渐呈现。苗族赶秋节是苗族人民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和弘扬的纽带,是增强民族团结,增进友谊及加深感情的象征和尚武精神的集中体现,也为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安全阀作用,也对民族地区的乡土体育文化建设和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赶秋节”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体育价值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E1文化资源,从场地设施、价值观念、组织与管理、内容与手段、各条件保障与成果评价着手,构建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全民健身体系。  相似文献   

3.
韩灿 《新体育》2022,(2):86-89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的方法旨在探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苗鼓”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湘西地区的人们对苗族鼓舞的了解不够深入,多数苗族中年和青少年对“湘西苗鼓”以及该项目文化的认知度极低,不利于“湘西苗鼓”的传承和发展。由于鼓文化发展单一的形式,而苗鼓作为湘西地区苗家文化的特色,开创苗鼓新时代鼓文化应推动苗族鼓舞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喜好相结合;开闯符合新时代的苗鼓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来苗寨游客的参与度;加大宣传力度和发展青年传承人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武术的继承与发展进行探讨,为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确保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借用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与开发策略并从中得到启迪:湘西苗族武术,作为一种少数民族传统武术,通过将它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和开发,挖掘苗族武术的历史名迹,提升文化品位,走旅游开发的“双赢”道路;联袂当地教育机构,纳入学校教育内容,以竞技表演形式展现湘西苗族武术的生存价值和社会功能,为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湘西苗族武术提供舞台。  相似文献   

5.
上刀“山”     
人们常用刀山火海来比喻艰险和困难的地方,可怕程度自不可言。可有人就敢上刀“山”,把脚一步一步踩在锋利的刀刃上。你看,这是湖南苗族青年在赶秋节上表演上刀“山”。  相似文献   

6.
通过从湘西苗族武术的主要活动形式与特征、湘西苗族武术文化保护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承影响因素,探寻其在“互联网+”环境下融入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可行性,探索构建以“互联网+”平台为主体媒介的传承人体系和苗族武术跨产业融合策略,为湘西苗族武术文化的传播提速、扩容,扩展保护与发展的渠道,是现代信息社会下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有效出路与举措。  相似文献   

7.
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启示——以湘西矮寨镇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英 《湖北体育科技》2014,(12):1035-1037
以湘西苗族地区矮寨镇为典型个案,阐述该镇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传统体育内容、代表性文化和传承方式,提出推动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现实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8.
为苗族节庆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提供参考,以赶秋体育文化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苗族赶秋体育文化的现代流变进行了分析。结论:苗族节庆体育文化的流变,国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因素在一个文化体中碰撞、吸收、共同形塑的文化样式。建议:作为民族文化强大推力的国家力量,顺应民意,正确引导;处理好与民族社会的关系,适时进退;加强民族节庆体育文化教育,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精神;向外推介民族节庆体育文化产品,使国家的现代化目标能引领民族社会的发展,并使民族文化在其过程中得到保护、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湘西苗族玩年抢狮的社会功能及健身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湘西苗族玩年抢狮是世界罕见的文化体育活动。苗、汉族狮子的形态与意识的差异,反映了湘西苗族和汉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生活习俗的差异。湘西苗族玩年抢狮不仅具有其特定的社会功能,而且在健身、健心方面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这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以及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博弈理论来指导文化遗产主管部门把重点放在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中,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担当起超过经济目标范围的社会义务和责任。研究结果认为:目前湘西苗族武术的利益结构和利益构成出现了调整与重组,利益相关者之间逐渐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络式横向利益格局。文章重点研究湘西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行为,并对各利益相关主体利益构成、实现途径及其利益协调机制探讨,以期促进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浅谈"时机"与"时机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良好的时机和时机感是比赛获胜的保证,阐述了什么是时机与时机感以及时机和时机感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超量恢复理论是指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恢复到负荷前水平的过程中,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爆胎”训练理论描述负荷刺激超过运动员机体极限承受能力时机体能力突然为零的现象.把爆胎训练理论与超量恢复理论进行组合,必将弥补超量恢复理论的不足,并且填补了训练学一理论空缺,使机体机能能力的动态发展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对应,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吴荣清 《收藏》2013,(3):132-137
中国的石佛造像,早年流失海外者甚多,内中不乏精品,有些代表性的作品,在王昶《金石萃编》、罗振玉《海外贞珉录》、阮元《山左金石志》、端方《陶斋藏石记》等亦有著录。流落到日本的佛像,在大村西崖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和松原三郎著《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水野清一著《中国的佛教美术》等书中亦多有图版揭载。虽然国内石佛像遗存尚多,但这些流失海外的石像有些颇具学术价值,今择其重要的数尊介绍如下。较早期的石佛像有北魏太安元年(455年)张永造石佛坐像,现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此像为砂岩质,  相似文献   

15.
"撑船"     
一、游戏目的 1.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自尊、自信能力. 2.锻炼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 3.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力量.  相似文献   

16.
"传电"     
一、游戏目的 1.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机智和灵敏素质.  相似文献   

17.
从狩猎之射到文化之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射礼的文化分析,考察了中国人对狩猎之射的文化.一方面,透视了西周将"射"转化为"国家大事"--成为天子、诸侯及贵族的政治生活,融入社会秩序的再生产的政治化过程;另一方面,分析了射之新技术、新项目、新的文化意向的种种生产以及射之活动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9.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出版发行。在该书中作者阐明,社会分工既能导致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也是职业形成的缘由。"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  相似文献   

20.
"增强体质"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差异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体质和健康的内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对“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形成背景、包含范畴、实现途径等的深入认识,指出“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应在“健康第一”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增强体质”指导思想的内涵,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