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诗仙”李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描述了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景象。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这首诗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五册收录了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此诗不长,解读却也不易,关键是“思君不见”一句中“君”作何理解。此虽一字之微,却关涉对诗歌的创作意图和抒情主旨的把握。目前对《峨眉山月歌》的解读,比较通行的意见认为它是一首思念友人之作。沈祖棻著《唐人七绝诗浅释》中认为是“怀念住在附近的一位友人”,《唐诗鉴赏辞典》则比较宽泛地说是“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人教社配编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基本采用了沈祖棻的观点,认为“君”是诗人思念的…  相似文献   

3.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离开故乡的当年在渝州(今重庆市)所写的一首思乡诗,对于该诗的主题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包括写作年份、写作地以及是怀人还是思乡,“思君不见”的“君”究竟何指,诗中的“三峡”究竟是大三峡还是小三峡等等,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写作地的确认,是理解全诗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关键。作者思念故乡,寄情于峨眉山月,不是说我思山月,而是说山月思我,特地来到渝州是望。  相似文献   

4.
魏清 《阅读与鉴赏》2007,(3):70-71,60
高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五册收录了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诗为绝句,凡二十八言:“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此诗不长,解读却也不易,关键是“思君不见”一句中“君”作何理解。此虽一字之微,却关涉对诗歌的创作意图和抒情主旨的把握,不可小觑,故于备课中反复斟酌,略有心得,在此不揣冒昧,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5.
李白是我国唐代一位炳耀千秋的伟大诗人,他不仅写诗才思敏捷,倚马千言,饮酒也痛快淋漓,一饮千盅。因而他赢得了“诗仙”和“酒仙”的美称。杜甫评价他的诗和酒是:“李白一斗诗百篇”(《饮中八仙歌》),“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李白爱饮酒,又爱在酒后作诗。他的相当数量的饮酒诗就是这样产生的。李白的饮酒诗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是很复杂的。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种思想:(1)追求精神和个  相似文献   

6.
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其中“峨嵋”指什么地方?各种脚诗注本都认为“峨嵋”是四川峨嵋县西南峨嵋山(下称“南峨嵋”)。今年第二期《河南师大学报》载孙顺霖的文章,对“峨嵋”一词进行了较详细的辨释。孙文首先对“南峨嵋”一说提出质疑。其一,认为把“峨嵋”注为“南峨嵋”,似有悖于诗人的写作对象。根据各家的分析,李白的《蜀道难》是写“由秦  相似文献   

7.
试论李白《古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风》五十九首是李白的代表作,后人研究李白,很少不提到《古风》的.历代学者一致指出它是对阮籍《咏怀》和陈子昂《感遇》的继承,但对《古风》的评价却不尽相同.一些学者对《古风》备极推崇,如刘克庄说:“太白《古风》与陈子昂《感遇》之作笔力相上下,唐之诗人皆在下风”(王琦《李太白全集》引).《唐宋诗醇》说:“白古风凡五十九首……其间指事深切,言情笃挚,缠绵往复,每多言外之旨……岂非风雅之嗣音、诗人之冠冕乎?”陈廷焯说:“李白一生大本领全在《古风》五十九首”(《白雨斋词话》).这些评论不仅明确指出《古风》是李白诗歌中的上品,而且强调了它在诗歌史上不同凡响的地位.而另一些学者对《古风》却不无褒贬,如胡应麟说:“备诸体于建安者,陈王也;集大成于开元者,工部也.青莲才之逸,并驾陈王;气之雄,齐驱工部,可谓撮胜二家.第古风  相似文献   

8.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中,有两样东西是经常出现的,一是酒,一是月。先说酒。这一点大家都熟悉,过去酒店里都挂着“太白遗风”的匿额。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就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真够潇洒的了。确实,李白高兴时离不开酒。在山东听说皇上要招他入京了,立马得意起来——高歌取醉欲自慰,超舞落日争光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相似文献   

9.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这首七绝,明快疏朗,音节浏亮,易于上口,少儿喜诵。不过,它写的是什么?那“君”指谁?却有不同说法。比如,有人认为这是李白早年“离蜀地”所写,因此,诗中的“君”是留在蜀地的朋友(见《唐诗鉴赏辞典》周啸天  相似文献   

10.
无奈的高峰     
作为诗人的李白,被给予了太多的评价——杜甫说:“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赵翼说:“不属于雕章琢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有天马行空,无羁绊之势。”余光中说:“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事实上,李白确是一位天才的诗人,是中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浪漫主义的最高峰,后人评价他是“百代词工之祖”。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然而细品李白的诗,总会在洒脱的身后,牵扯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别有然而对于李白,他是要兼济天下的,他以为自己可以做宰相。他无奈,他悲哀。在长安遇到贺知章,贺知章问他:“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相似文献   

11.
<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是我国唐代杰出的诗人。是继初唐陈子昂之后,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的旗帜,自觉地进行探索,开一代诗风的伟大诗人。他一生写的诗很多,但因生逢动乱,“十丧其九”。清人王琦辑注的《李太白全集》仍存九百多首。关于这样一位诗仙,历来不少诗人、论家对其有过论述,然而就其大量以咏月为中心的诗歌作专门论述,却不甚寥寥。我认为,正确了解李白的咏月诗,对于全面了解李白的思想及其创作必定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二十五岁出川途中写下的《峨眉山月歌》,短短二十八字,巧妙地用了五个地名。其中“平羌江”、“清溪”、“三峡”历来都无定诠,这给文学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美国汉学家华生(Burton Watson)在《中国抒情诗歌》中承认,这首名诗有其特殊的艺术效果,但“外国读者无法正确估计地名会引起中国人的何种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幅员广大、地域辽阔,地名如天上的繁星之多,给诗人们以地名入诗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不少诗人匠心独运地将地名熔铸入诗,使众多诗歌在表情达意上异彩纷呈,脍炙人口。古诗中用地名之多,之巧妙者,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历来倍受推  相似文献   

14.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受到限制。前人在评论此诗时说“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你是否同意此说,试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5.
历来的研究者都公认七古和七绝最能代表李白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北宋苏轼早就指出李白诗“飘逸绝尘”(《书学太白诗》)的特点。南宋严羽在以他与杜甫诗歌作比较时,又强调了“飘逸”的特点,并举他的歌行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远别离》等作代表。明初高(木秉)重申严羽之说,再次突出了“李翰林之飘逸”是“盛唐之盛”的观点。 李白七言古诗一开始就走着歌行诗的路子。它的直接渊源虽是汉魏六朝乐府诗,却也受了初唐诗人的影响。但李白“瓢逸”诗风的形成,却有更早、更重要的渊源。 一般研究李白的学者,比较注意他尊重《诗经》传统,反对雕饰造作,指出李白诗反映了唐代前期进步诗人对六朝“绮丽”余波泛滥初唐诗坛之不满和对开创盛唐崭新诗风的要  相似文献   

16.
最能体现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是他的诗中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而丰富的想象,更多出于诗人的个性和爱好,正如诗人写月,在诗人的上千首诗中,吟咏明月的就多达三百多首,因为诗人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他对白色的透明体,有一种本能的喜欢,于是月就成了诗人最亲密的朋友。而其诗中的月,各具情态,令人遐想不已。下面就粗略选些咏月诗句,看看诗人是怎样情系明月的。诗人就要离开巴蜀远游了,难免产生对故乡的恋恋不舍之情,最后当然是摄下了此时此刻之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中的这两句诗把秋月写活了:皎洁…  相似文献   

17.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乐府古诗《蜀道难》,是我国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长期被称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殷璠《河岳英灵集》)的千古绝唱。其中“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句的“峨嵋”,到底指什么地方?对这一句应怎样理解?现在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唐诗文版本,凡注李白《蜀道难》中“峨嵋”者都谓“四川峨嵋县西南峨嵋山”(本文为后面叙述方便,暂称之为“南峨嵋”)。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李白写的是由秦入蜀的道路之艰难,所写的奇山险景都应在蜀(成都市)以  相似文献   

18.
李白诗中有两个所在地不同的夜郎:一个是《流夜郎赠辛判官》和《南流夜郎寄内》中的“夜郎”,亦即唐肃宗流放李白的地方;一个是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随风直到夜郎西”一诗中的夜郎。对于这两个夜郎,过去的一些注本,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而且说指汉代的夜郎国所在地,或说在现在的贵州、云南、四川地区,或说在今贵州省遵义或桐梓地区。《汉语大词典》上就是这样注的“:夜郎,汉时我国西南地区古国名。在今贵州省西北部及云南、四川二省部分地区。”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的“夜郎”,多说是在今贵州遵义或桐…  相似文献   

19.
李白和杜甫     
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唐代两位最伟大的诗人 ,他们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全盛到逐步衰退的时期。坎坷的生涯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们有了共同语言 ,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天宝三载 (公元 774年 )杜甫在洛阳。那年三月李白从朝廷放归 ,四月途径洛阳 ,两位诗人相见。然后同赴开封商丘游历 ,次年又同游山东 ,他们俩赋诗作歌情同手足。李白 ,杜甫互写寄赠诗充满了真诚的情谊。杜甫在《与李十二白同寻十隐后》中说 :“余亦东蒙客 ,怜君如弟兄。醉眠夜共被 ,携手日同行。”他还写下了《赠李白》《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未怀李白》《梦李白》等诗 ,…  相似文献   

20.
“五花马”是“马”吗?江苏丹徒云秋,汉华由江苏、广东两家广播电视大学主编的“广播电视中专教材”《语文》(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课本下册,选有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诗未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课本对其中“五花马”的注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