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程霄玉 《体育科研》2012,33(2):89-90
1围绕“双核”目标,引领体教结合 推进体教结合,关键是体教两家思想要统一、目标要双赢。上海市黄浦区体教结合工作紧紧围绕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这两个核心目标,从制度设计层面就’着力推动文化教育、学校体育和业余训练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实践既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又能更好地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共赢机制。  相似文献   

2.
“体教结合”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体教结合”是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下的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缺失而出现的,它符合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但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先体后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体教分离或者结合不畅;竞技体育体制下的后备人才培养受到严重挑战,运动员的退出机制没有有效建立起来;教育系统下的教练员队伍建设遭遇种种束缚,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教练员队伍无法有效对接.为加强“体教结合”,实现“体教融合”,一方面要强化政策导向,建立完备的竞技体育人才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更要重塑竞技体育的价值追求,实现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尽快建立和规范中小学的培养基地、建立相应的竞赛体系、加强与各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是当前完善CUBA"学校化"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问题;运动队招生、联赛竞赛与管理水平、队员的学业与训练、后勤保障等因素是制约CUBA联赛水平提高的主要矛盾。从"举国体制"和"专业化"体制成因及弊端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必要性,认为"体教结合"是竞技体育对教育本源的回归,发展趋势是学校体育。CUBA的"体教结合"模式是体育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和教企合作较成功的典型代表,相关部门应以CUBA联赛为突破口,打造成我国一流的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实践和完善"体教结合"模式。但是,必须明确"体教结合"不是简单地把运动队放入学校,不是专业运动队的重复。  相似文献   

4.
"体教结合"作为一种全新的培养理念和体制已经在上海各级中小学逐步实施起来.占上海市中小学生总数1/3的农民工子女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潜在的资源库.通过对上海市民工子女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现状的调查,包括农民工子女参加训练的意向、家庭的经济情况、学校的师资和训练条件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查,为鼓励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参加竞技体育业余训练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5.
1999年,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开展体教结合工作的"排头兵"。12年过去了,上海体教结合工作整体水平处在全国前列,"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的工作理念得到普遍认同。上海体教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果,收获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所以,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如何将"体教结合"变成"体教融合"是决定体教结合工作成败的关键。2012年2月13日,上海市体教结合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市人大副主任钟燕群,副市长沈晓明、赵雯,市政协副主席钱景林等出席会议。会议对今后上海体教结合工作作了部署,并提出了新时期体教结合发展目标:学生健康体质水平稳步提升,青少年体育阵地不断拓展,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日趋活跃,体育师资素质明显提高,学校课余训练网络基本形成,学生运动员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脱颖而出。会上,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强调,要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上海市体教结合工作的意见》,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推进体教结合工作。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也指出,体教结合实行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教育部门要利用各项体育资源,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体育部门要借助教育的力量,进一步适应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需要,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推进优秀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进校园工程,逐步把运动队办在学校,让优秀运动员甚至世界冠军从校园里走出来。本期"上海市体教结合"栏目摘选了部分参会代表的发展思路和经验交流,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1999年,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开展体教结合工作的"排头兵"。12年过去了,上海体教结合工作整体水平处在全国前列,"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的工作理念得到普遍认同。上海体教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果,收获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所以,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如何将"体教结合"变成"体教融合"是决定体教结合工作成败的关键。2012年2月13日,上海市体教结合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市人大副主任钟燕群,副市长沈晓明、赵雯,市政协副主席钱景林等出席会议。会议对今后上海体教结合工作作了部署,并提出了新时期体教结合发展目标:学生健康体质水平稳步提升,青少年体育阵地不断拓展,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日趋活跃,体育师资素质明显提高,学校课余训练网络基本形成,学生运动员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脱颖而出。会上,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强调,要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上海市体教结合工作的意见》,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推进体教结合工作。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也指出,体教结合实行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教育部门要利用各项体育资源,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体育部门要借助教育的力量,进一步适应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需要,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推进优秀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进校园工程,逐步把运动队办在学校,让优秀运动员甚至世界冠军从校园里走出来。本期"上海市体教结合"栏目摘选了部分参会代表的发展思路和经验交流,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3月18日)一2013年主要工作2013年的青少年体育工作,贯彻以法规制度建设为核心,以构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和改革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的思路,在加强部门协同、深化体教结合,强化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督导落实运动员文化教育相关政策,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广泛开展青少年体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我国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女足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女足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模式框架。提出:应坚持并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建立并完善两种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完善体教结合的法规、政策等,把握体教结合进程。  相似文献   

9.
李小伟 《体育教学》2011,(8):16-19,2
1987年,原国家教委和原国家体委在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这是教体结合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开始,按照两部委的意图,教体结合就是要建立一个除体育系统培养运动员渠道之外,以教育系统为主体,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条龙"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从那之后,高校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和中小学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成了我国竞技体育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体育与教育等领域跨界融合的加深,以三级训练网和体教结合为主的运动员选材和培养模式暴露出了选材范围窄、偏向培养、重体轻育和文凭缩水等问题。相关问题不仅制约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激化了体育与教育系统内外部的矛盾。以深化体教融合为契机,能够以转型为依托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以趋势为引导搭建多元化运动员培养通道,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化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我国运动员选材和培养工作要以深化体教融合为契机,深入推进工作机制融合,巩固体教融合发展基础;强化教育系统主体作用,促进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因地制宜开展先行探索,盘活现有体育后备资源;建立衔接有序竞赛体系,推动人才合理高效流动。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基本情况和培训、兼职等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分布较为科学合理;学校师生比例基本合理,但兼职和聘请的教师占一定的比例,显得教师的人员相对短缺;教师对工作的满意感较低,工作主动性不高,教师业务培训情况不容乐观.通过研究为陕西省体育管理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对策,以加强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杭州大学体育系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其它高师体育院系的改革尝试为比较对象,以德国和日本的体育教育模式为参照标准,通过综合评价和对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继而对我国高师体育院系体育实践教学与训练的改革做了一番理性的思考和探索。本文研究认为:社会上陈旧的观念和落后的体育意识是阻碍体育院系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样。因场地器材的不足,使得体育院系体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大受限制。在这方面学生要求改革的呼声更甚于教师。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开办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开办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具有学科、师资力量等综合优势。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的调查分析,认为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开办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并对构建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师和教学、竞赛等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可以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基础,教育系统逐渐承担起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重任。高校成立高水平运动队,是实现“体教结合”的重要途径。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西部地区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高水平运动队院校设置、项目普及仍然偏低。高水平运动队在招生、选拔、管理、训练、竞赛等方面亦存在很多问题。只有不断调整和完善高校运动队管理机制和参赛制度,变革教育体制和体育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和教育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5.
体育培训工作是伴随着体育教师一生的教学生涯,通过对江苏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培训现状调查发现,接受培训次数上有显著的差异,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培训的效果,不能满足体育教师培训的需求,因此要求有关体育部门采取合理的措施,使更多的体育教师有机会参加体育培训,不断提高培训效果,使培训更好的为体育教学、体育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6.
体育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传承与未来发展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历史时期,分析政治、经济和教育等对体育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随着历史的推进,体育核心价值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现代体育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要以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明确发展方向,把握发展时机。首先,要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发挥体育自然价值,使人的身心得到均衡发展;其次,社会价值是体育发展的理性认识,具有更深刻的内在价值;再次,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基础的培养;最后,尊重传统文化对体育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启示。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元并重的条件下,合理构建体育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体育的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价值转向、现实困境、运行模式和推进策略。研究显示:“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在管理维度由教育部门向体育部门转变、时间维度由学科培训向体育培训转向、空间维度由学科培训场域向体育场馆场域转向、经济维度由教育培训业向体育培训业转向、社会维度由成绩资本向健康资本转向;现实困境表现在行政壁垒阻碍相关政策执行效率、监管主体缺失导致市场监管乏力、标准缺失阻滞体育培训规范化运营、师资薄弱遏制体育培训供给服务质量、坪效不高降低体育培训运营效率五个方面;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创新可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中高考体育培训、体育+学校结合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校内+校外结合的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教育+体育结合的购买第三方服务、体育+社会结合的体育培训公益配送、社区+体育结合的社区公益培训、学校+体校结合的体教融合等多种运行模式;提出了围绕体育场馆为中心开展注册普查、赋权体育单项协会出台评价体系、授权体育部门成立培训市场监管处、建立培训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构建家校社培训共同体、赋能体育培训业数字化转型等六项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运动训练与学校体育教学的异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蓝兰  韦军湘 《体育学刊》2001,8(3):105-106
运动训练与学校体育教学是形式相通、性质相近而目的、任务、进行手段和管理机制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不懈地学习、理解、掌握、借鉴和运用运动训练的方法及手段,为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是每个学校体育工作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范围的开展,在全国大中小学生当中掀起了又一轮的健身浪潮,然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实施、发展及检验。本文从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人文环境角度加以论述,旨在为更好地实施“阳光体育运动”,通过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人文环境,从而使得“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变得水到渠成。通过论证。得到共识:学校应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制度,明确职责,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组织管理环境;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体育教师传授健身、健康知识,灌输和渗透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积极生活方式的意识,利用乐观向上的人格个性,影响着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班主任的工作风格,影响着班风,影响着体育教学环境,影响着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校长牵头,各部门、教师、班主任配合,共同营造有助于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人文环境。家长应明确“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及了解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应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关注学生健康,建立个人终身健康档案,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以大环境带动小环境,小环境带动大环境的联动机制;学校应以校长牵头,将有关部门及各部门相关人员充分调动,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佛山市11所中学的课余训练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佛山市体育教育部门对中学课余训练的发展和培养、输送更多更好体育后备人才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