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们都知道“脚手架”起的是“支撑”的作用,是建筑学名词,借用在教育教学中主要是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的内容通过自主探究能够解决,这就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有的内容则需要外力帮助才能解决,这就是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在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则称为“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教师是最具实力的外力,因为教师不但能够准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还能够制订出相应的方针计划,帮助学生度过这个“最近发展区”.教师在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的时候,所起的作用就是“脚手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案例一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直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掌握认识的思维过程 ,即掌握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 ,使学生能从思想方法的高度去理解数学知识 .“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数学教学提供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得以培养和发展的空间 .而对这个空间的开发要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创新设计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就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 ,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和桥梁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 ,其实质就是要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的…  相似文献   

3.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习与初中英语教学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教师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将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重要思想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下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最近发展区”的基本理论是: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已达到的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水平。学生借助教师帮助所达到的水平和学生独立活动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运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组织层次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突破“最近发展区”,能够很快掌握重点、解决难点,克服厌学情绪,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获得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就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 ,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和桥梁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 ,其实质就是要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的过程 .首先要确定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 ,即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的思维实现从现有发展水平到潜在发展水平的过渡 .这里 ,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绝不仅仅是对知识难点的点拨 ,而在于怎样理解材料 ,怎样解决问题 ,即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观念的渗透 .“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数学教学提供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数学思维方面…  相似文献   

6.
支架理论的基础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目前已达到的水平,一种是潜在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中,教师要介入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找到最适宜的介入点,最近发展区为教师的介入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最受教育界重视的是他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或“可能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凭自己的实力所能达到的学业、认知等方面的水平与经过别人的帮助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这段水平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对儿童给予的帮助称之为鹰架作用(scaffolding)。此理论强调了外力(教师)的帮助对儿童(学生)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它对当前职业院校提高教师效能(teacher effectiveness)和学生效能(student effectiveness)也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新裕 《广西教育》2009,(32):13-13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他认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两个水平:第一个水平是“实际发展水平”,第二个水平是“潜在发展水平”。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这个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研究,以达到把握“教学最佳期”和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途径进行有效指导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早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并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创造性地阐述了教育、学习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有两种水平。一种水平是学生的现有水平,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存在的发展水平,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教学而获得。因此,我们可以将"最近发展区"理论理解为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进行学习之间存在的水平差距。高中语文阅读的发展水平是符合"最近发展区"理  相似文献   

10.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至少可以确定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现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以及介于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幅度“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也是教学最佳期,是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桥梁。数学教学活动应立足于不断地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的发展水平,从而使数学教学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学习者独立问题解决的实际能力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伙伴合作下所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用这个概念来描述学习,特别强调教师的支持和同学的交流在引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形成,最终实现潜在的发展水平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创新设计,教师控制超过学生能力的任务成份,使学生能集中精力于他们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成份,这样学生可能实现在现有能力下对高认知水平任务的难度跨越,完成原先完成不了的任务.我们为此进行了大量实践,下面是一道课本习题的课堂教学设计实…  相似文献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对学习、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给予了阐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与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除受学生现有水平的制约外,还会受到其他客观条件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最近发展区”思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学生可能到达的认知水平与现有水平的差距,而“最近发展区”理论则鼓励教师通过教学,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引导帮助学生高效地进入下一发展阶段。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洲 《地理教育》2015,(Z2):117-118
一、支架式教学概述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支架”原意为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目前已达到的水平,一种是潜在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中,教师要介入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找到最适宜的介入点,最近发展区为教师的介入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空间(如图1)。  相似文献   

15.
支架理论的基础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目前已达到的水平,一种是潜在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中,教师要介入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找到最适宜的介入点,  相似文献   

16.
再探学习支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支架是教师现代教学技能最充分、最集中的体现,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学习支架与学习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学习支架的作用,详细论述了学习支架的形式并针对每种形式举出可供教师实施的例子,最后探讨了搭建学习支架的原则,强调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搭建学习支架.  相似文献   

17.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生有两级发展水平 ,第一级是“现有发展水平” ,即学生现有的学习特点和已达到的发展速度 ,是教学的出发点 ;第二级是“潜在发展水平” ,即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经努力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 ,也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最早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 ,他认为 :教学就是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的过程。数学教学中的例题是为具体而实际地阐明算理与算法 ,并为学生的认知提供可类比的结构原型 ,学生理解与掌握例题 ,正是发展达到相应水平的一种标志。下面 ,就如何运用“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18.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关于学生有两级发展水平的设想:第一级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现在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水平;第二级是“最近发展水平”,即在教师或问题的启发下完成学习任务的水平。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根据这一理论。教师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现  相似文献   

19.
一、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差异,尊重客观实际,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增强其内驱力,使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活动都能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以求赢得学生的全面配合。2.发展性原则学生的发展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已发展到了自己“最近发展区”的最高点时,则能提升到更高层的“最近发展区”去发展。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竞争的激励作用,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在竞争中不…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创始人维果茨基在研究“教育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时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关系的新思想—-“最近发展区(proximalzone)”,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创造‘最近发展区”,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才可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恰当地使用它,有助于进入学生“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1 满足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求知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有成人帮助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