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例1,例2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108页~10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形变换的意义和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正确将图形平移、旋转、放大和缩小,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成为轴对称图形。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应用,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体验温故知新的成功,享受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8页"整理与反思"以及第108~109"练习与实践"第1~5题。【教学目标】1.复习平面图形的变换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形变换的意义和方法。2.会用平移、旋转的方法改变图形的位置,能按比例放大、缩小图形,会画轴对称图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把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感受数学定义的准确性.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相似文献   

5.
【片段一】出示例2: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放大后的图形长、宽各是几格?缩小后的图形呢?学生画图。师:把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生1:放大后图形的长是原来长的3倍,宽也是原来的3倍。生2:放大后图形的长、宽与原来图形长、宽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讲述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P38~39的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课例。意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援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把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援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感受数学定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孙庆亮 《考试周刊》2013,(34):73-73
<正>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六年级数学下册38~39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二、教材分析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比的实际应用。教材首先呈现了生活中图片的放大与缩小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然后通过例1进一步研究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点,再结合例2让学生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具体画法。三、教学目标1.认识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和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体验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8页例6及随后的"练一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了解了比例的意义。请问:如果要画教室地面的平面图,它应该是什么形状?预设:长方形。师:测量过教室的长、宽分别为8米和6米。请在纸上画出教室地面的平面图。【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画教室地面的平面图,看似信手拈来,实质是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将图形的放大、缩小与认识比例、比例尺结合  相似文献   

10.
【设计思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8 ̄39页的内容。其教学重点是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并能按指定的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6页~18页。【教学目标】1.经历摸一摸、描一描等学习过程,体验"面"与"体"的关系,初步发展空间观念。2.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及圆的特征,并通过围一围、画一画等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教材简析】"认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了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6~27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建立边的概念,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通过对图形的分、搭、折、剪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审题的能力,培养交往、合作的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2.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感受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探索中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14.
1引言"相似变换"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第2章第5节的内容.其主要讲两方面的内容:相似变换的概念和相似变换的性质.其数学本质是:研究变换前后两个图形的不变关系及研究不变关系的方法和观念.其中的核心是:相似变换的思想和方法.它是在小学初步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薛克松 《海南教育》2014,(10):50-5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第一课时内容,教材第39-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动手操作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三册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数边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三册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数边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7~98页"整理与反思"的后半部分,第98~99页"练习与实践"第7~10题。【教学目标】1.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完善认知结构。2.学会用网络图、集合圈等形式正确表示已经学过的平面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54-156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并且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21~22页例2、例3及"练一练",练习六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