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行为获取文章中的内容信息和言语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言语表达的智慧.因此,阅读教学设计要以透彻解读文本为前提.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过度关注文本的内容信息,忽视文本的言语特点,造成了阅读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体裁,让学生感知文本结构,启发学生提炼言语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语用视角去确定教学内容,注重文本的语体色彩,有效地将语用知识嵌入其中,体会文本的言语智慧,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从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体表达三个角度讨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重构,以期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交流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阅读教学要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因此,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教育世界中,对于语文究竟该"教什么"和"怎么教",我们有这样的思考。我们认为,阅读教学应更坚定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言语为主要任务,聚焦学生、聚焦语用,引领学生在获得文本所传播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提升阅读能力,熏陶情感,学习方法,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的最终价值指向应该是表达。阅读教学应该定位"语用"。教学前,教师应依托文本寻求有价值的语用资源;教学时,教师应通过多种策略的言语实践,让学生吸纳文本的言语智慧,并能在一定的情境中倾吐外显;后续的教学,教师应创设一定的言语情境,唤醒学生的语用储存,让学生通过吸纳、倾吐的更替,获得言语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必须将文本的言语形式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读写结合中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有效提升。在教学中,教师要在解读文本中遴选文本形式的典型价值,引导学生在解构中掌握文本的表达形式,让学生在感知言语中推进言语训练,在读写交融中发挥文本形式的范例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教育即生长"。语文教学的价值涵盖了语言能力、人文精神和学习习惯等全方位的协调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紧扣发展的台阶,将促进学生的生长作为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揣摩感知、联想感知、转换视角、链接实际,让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理解文章表达的密码,从而促进学生言语能力、言语情感、言语智慧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言语发现——表现"式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言语发现和言语表现能力为目标。诵读、比较等策略可帮助学生发现言语秘妙,想象补白、文本变形等策略能引领学生展现言语智慧。遵循文体特征、紧扣文本个性、服务学情需求、评估迁移价值,是"言语发现——表现"式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言语发现与言语表现关系微妙:言语发现并不一定指向言语表现,言语表现并不一定紧跟言语发现,言语表现可以有效助推言语发现。  相似文献   

9.
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学生言语生命的重要范畴,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标尺。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强化学生的语文语用能力,实现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增值。提出关注言语形式,在仿写中提升语用能力;汲取言语材料,在置换中提升语用能力;依托文本信息,在创作中提高语用能力;感知写作方法,在迁移中提升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辉  王鸿 《生活教育》2015,(5):85-86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彰显叙事性文本价值取向的"语用"训练点稍作驻足,以言语形式为关注点,潜心涵泳,反复玩味,领悟语言特点,掌握言语规则;并引导迁移运用,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的功能在于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语言习得,是语文教学的本义所在,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文本语言文字的表达入手,紧紧抓住语言,强化学生对文本言语智慧及其思想内容表现力的认识,最终习得言语的智性表达。  相似文献   

12.
张峥青 《语文天地》2014,(33):13-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语言文字的运用”。第一学段是阅读教学的起步,教师要挖掘文本中的语用训练点,依托真实、鲜活的生活情境,有效提升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一、扎根文本,有源可循阅读教学中的言语运用,要紧扣文本的关键字、词、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扎根于文本,潜心会文,独具慧眼,挖掘适合一、二年级孩子言词运用的实践点,引导学生在言语运用中完成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应该充分运用求异比较的思维,让蕴藏在文本深处的语言智慧浮出水面。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模仿、回首、内联、外引等展开对比,去探寻言语表达的内在智慧,为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奠基。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亟待跳出内容繁琐分析的泥沼,将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以文本语言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挖掘、补白、置换、仿照等,通过对教材这一例子各种形式的言语调整,真正提升学生言语表达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应该立足教材文本,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核感受语言表现魅力,才能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因此本文提出要在主题关照下感知文本内容,体悟文本情感;在探寻辨析中聚焦表达方式,开掘言语魅力;在品析推荐中关注素材积累,拓展阅读视域,从而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文本对话中培育言语智慧是以言语作品为教学凭借,在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开展多维言语活动,学习语言运用,培养对语言的敏锐感,提升人的言语生命智慧.落向言语智慧的文本教学的结课范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回读文本,积淀言语智慧;二是再构文本,发育言语智慧;三是互涉文本,生长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是以关注语言、促进学生语言发展为己任。因此,搭建语言实践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以引领学生历练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要紧扣言语形式,创生文本活动;要借助诵读品析,解构言语要义;要置换文本样式,重新整合语言;要依托对比品析,提升感知效益。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开展言语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言而喻,阅读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包括学生与文本之间、教师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文本则是一切对话之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阅读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凭着对文本独到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去唤醒、点化学生的言语悟性和灵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要让作为言语主体的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言语实践能力,提升言语智慧与言语品质,这也是语文课程的独担之任与核心任务,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引领阅读教学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要让作为言语主体的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言语实践能力,提升言语智慧与言语品质,这也是语文课程的独担之任与核心任务,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引领阅读教学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