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末毁学风潮与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受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初,科举制度的停废使现代教育制度在乡村获得很大发展,同时也导致乡村教育矛盾的不断激化,教育冲突日益激烈。毁学是一种群体性破坏新式教育的暴力行为。清末十年间,毁学事件在各地乡村屡屡发生,几有遍及全国之势,对刚刚起步的乡村教育现代化产生很大影响。几十年中,新、旧教育的冲突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直困扰着中国乡村教育,是导致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步履蹒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教育的发展变革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在承袭了清末的外求型发展模式的同时,也受到传统社会和固有观念的影响,对西方经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本土化适应性改造。在实现外部改造和调适内部冲突的过程中,乡村教育的发展演进十分典型,既要上承中国传统乡村教化体系,对外又要学习西方的教育模式,尝试将古今中外教育精华与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适应性因素相结合,是一个以教育为切入点促进农村人口的现代化、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以及国家整体的现代化的过程。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即空间特征——乡村场域,主体特征——知识精英以及目的特征——着眼社会。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奠定了20世纪中期以后乡村教育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志前 《成人教育》2011,31(2):11-12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农村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乡村社会出现文化荒漠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国民政府为加强对乡村的控制,巩固其统治基础,颁行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来发展乡村教育,为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留下了许多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乡村教育的希望是超越城市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多有抬头,不少人对中国的乡村教育态度消极,认为它在城乡二元结构严重的今天,已经无力振作了。这和长期以来农村教育被定位为城市教育的延伸,并没有立足乡村生活与乡村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关。除了为升学做准备,农村教育并没有更多地承担乡村生活的适应与改造,以及乡村社会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视角来看,民国乡村教育面临近代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多重观念与文化的冲突,具体包括中西文化之间、国家意志与草根社会的教育目标之间、城市文化与乡土社会之间、近代文化与农民观念之间的冲突。文化冲突是制约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主张建设活的乡村教育,其基本思想启示是:我们要有奉献乡村社会、改造乡村社会的精神,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农民;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对于建设新中国、新农村的意义;需要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体系;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和活的方法,以培养活的国民为目标;乡村学校的课程要切合乡村的生活;乡村教育要与乡村各种力量相联合。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新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乡村教育振兴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意蕴体现为:其根本在于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基础在于协调乡村两个文明建设,动力在于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互促共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困境表现为:乡村教育发展现实样态难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学校日渐萎缩难以支撑乡村教育现代化,乡土文化日渐式微难以协调乡村两个文明建设,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尚未形成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面对乡村教育振兴的多重现实困境,应从提升乡村教育服务能力、建设乡村新优质学校、重塑乡村教育文化自信和赋新生态教育价值入手,全面振兴乡村教育,从而以乡村教育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支撑乡村教育现代化,推动乡村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互促共进。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大陆教育史学界,以田正平教授为首的浙江大学教育史研究团队,是以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研究而著称的.<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以清末民初乡村教育冲突考察为中心>,作为该团队持续不断之学术努力新成果,在视野下移中拓展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的研究领域,以"乡村教育冲突"为核心透视了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深层历史问题,修复了从清末兴学到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研究的缺损环节,是一部"费了功夫"也"费了脑筋"的学术力作.若能走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视野重叠,在全球化视野中界定中国问题,在多层次不同教育主体的博弈中审视国家的现代化规划,或将开创出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研究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新教育”不是中国社会土生土长的教育,而是外国引进的。因此,从引进之时就存在中国化问题。随着新教育的发展,它和中国社会的脱节问题愈加突出,更多的教育家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投入到中国化教育改革中,20世纪20~30年代形成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教育家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教育家们强调中国教育改革要立足中国国情,吸取中外教育经验。在实践中他们都对国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给予了较多关注。而今,国际交流愈加频繁,中国化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当时关注的国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目前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所以,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对当今教育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陶行知先生关于建设活的乡村教育的基本思想及其启示;我们要有奉献社会、改造社会的精神;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农民;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对于建设新中国、新农村的意义;需要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体系;要有“活的乡村教师”;以培养活的国民为目标;乡村学校的课程要切合乡村的生活;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乡村教育要与乡村各种力量相联合。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探索,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既是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也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难点。受社会发展的市场化导向和工具理性追求等外部因素以及乡村社会相对滞后的生活图式等内部因素交互叠加影响,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具有独特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人口逻辑、文化逻辑和生态逻辑,应紧扣“中国特点”“乡村特色”“现代水平”等发展指标,以政策驱动、经济支持、人才引领、文化自信和绿色赋能为抓手,推动中国从乡村教育大国向乡村教育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与职业》2007,(34):108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这么多年之后,民间社会早已积累了足够多的财富,商人们的热心促生了遍地开花的希望小学,早巳极大地改变了乡村基础教育的硬件设施,但是,乡村教育仍显贫瘠。在一些乡镇,教师的平均年龄接近50岁,新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人愿意跑到山里去教书,都到了县城的重点中学,一边是老化严重,一边是严重超编。正如陶行知在《中国教育改造》中说: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人作为人类认识、把握世界的两大思想维度,缺一不可。从近代开始,科学与人之间发生了严重冲突,新世纪展现出两种化交融的前景。从社会历史背景、科学自身发展、新知识经济的知识观几个方面,都显示出科学与人从冲突走向交融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将促使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育是国家治理理念与目标的重要传导途径,发展农村教育是实施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面向乡村“善治”目标,新时代农村教育发展应面向乡村社会致力于优化人心、生产秩序和生成能力。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悬浮”状态,如机构上移、“农教互离”以及教师角色变化,严重限制了其乡村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因此,农村教育应选择“教治”融合、“校地”融合、“教产”融合与“四教”融合的路径,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改善乡村社会治理生态,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田正平、陈胜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教育冲突是清末乡村教育领域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学界一般认为,教育经费增收造成的经济负担加重是乡村教育冲突产生的最重要原因。然而,从清末乡村教育负担的实际情况来看,新式教育给乡村社会造成的经济压力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8.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命题,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由追求义务教育的普及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实现了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新飞跃。乡村教育不仅是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还是夯实乡村人才资本的重要利器,能够为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但是,乡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离农”与“为农”的价值选择困境,面临着城乡地区教育质量差距大、师资、生源力量薄弱等挑战,乡土文化历经价值涤荡,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以教育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因此,新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实现乡村教育创新发展;补足乡村教育短板,厚植乡村文化振兴基础;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石;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教育,明确乡村教育目标指向,进而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为推进乡村现代化开辟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在明确当代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时、空、向度之后,接下来的问题便是确定具体的乡村教育发展目的与内容、形式与结构、过程与方法。从文化场、系统论、自组织的视角出发,当下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应在目的与内容上秉承全纳性、在组织形式与结构的构建上把握互构性、在过程与方法上坚守全程性。唯有如此,当前中国乡村家庭教养、学校教学、社会教化才能同质同构、协调发展,才能将乡村社会建设成一个富而有教、智而好德、乐而思进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杜尚荣  李森 《教育导刊》2011,(10):22-24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能否搞好乡村教育直接关乎中国教育事业未来能否走向健康。目前,中国乡村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普九”留下的“后遗症”,课程资源缺乏适应性,乡村本土精神和文化的严重缺失等,这些问题严重影v向着乡+t4~-g的正常化发展,必须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