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勇 《武魂》2013,(9):4-4
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由原国家体委编制的一套简化式太极拳套路,是《全民健身计划*推广的项目之一。若从力学角度对其技术动作进行通俗易懂的分析,则更能显示其科学合理性,同时能促进人们的科学锻炼。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运动节奏与音乐节奏进行了分析,对太极拳运动特点、太极拳教学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而使音乐内涵融合于太极拳中,以提高竞技太极拳运动的观赏价值。1前言太极拳既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选取二十四式编成的。学习简化太极拳不仅是对中华。  相似文献   

3.
仰东 《中华武术》2000,(9):33-33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体育的瑰宝,作为强身、防病和治病的方法在民间广泛流传,形成了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五大流派。44年前,为了更好地在人民群众中普及太极拳,有关专家创编了二十四式太极拳,以后又相继创编了四十八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它们都属于太极拳简化套路的范畴。如何正确认识传统套路与简化套路的关系,对我们研究发展太极拳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汪新华 《中华武术》2001,(12):28-28
原国家体委运动司集多位太极拳专家之力于1956年创编了普及型太极拳,即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45年来这个套路为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发展、为全民健身立下了汗马功劳,真不愧为“经典套路”。我们安徽祁门县太极拳协会十年来致力于太极拳的推广,均从简化太极拳教起,此套成了每个热爱太极拳者应知应会的基础拳。  相似文献   

5.
周英南 《武当》2006,(6):11-12
简化太极拳(24式)和88式太极拳是原国家体委运动司分别于1950 年代中期和后期,根据杨式太极拳(杨澄甫大架)组织编写的。这两套拳编写修改后即向全国普及推广。自此,太极拳运动开展日益广泛,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体育活动。1993 年5月,中国武术研究院和中国武术协会在各派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 42式太极拳,并作为国家规范化竞赛套路推广普及。上述套路,通常称为“国家套路”或“表演、竞赛套路”,以区别于传统套路。  相似文献   

6.
汪新华 《中华武术》2006,(11):29-29
杨式太极拳云手在杨式十六式、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及杨式传统八十五式等套路中均是一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式子,它充分体现了杨式太极拳舒展大方、中正圆满、动作和顺、轻灵沉着,以及练习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上海复兴高级中学高三两个武术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这两个组用一般教学法和攻防含义教学法进行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进行兴趣意向、动作掌握程度、考核成绩的对比,结果发现用攻防含义教学法教学的实验组的教学效果要比用一般教学法的对照组更好,更适合于现在的太极拳教学,使学生看到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全貌,继续改进攻防含义教学法,使之更加成熟完善,以进一步提高太极拳套路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韦公远 《武当》2012,(8):13
笔者居所楼前有一块练功场地,每天清晨有几十名练拳者在一名老者的带领下习拳练剑。他们从二十四式太极拳开始练起,继而练四十二式太极拳……一个早晨下来至少能练习五六种套路(拳、剑),练完后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见他们会演练如此多的套路,笔者虽习拳十几年也自叹弗如。一日,笔者与其中一位习拳者闲聊,问:"太极拳  相似文献   

9.
申云 《武当》2003,(2):17-17
本文就24式、42式、48式、88式等太极拳套路的音乐磁带(口令带)中的起势和收势口令发表看法。其音乐磁带是指“中国太极拳·剑音乐(口令带)”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1998年以后出的修改版,李伟才、朱富华、奚耿虎、陈汇康作曲;刘德萱口令。并参照《太极拳运动》(修订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司编,1997年1月印刷.和《42式太极拳·剑.附竞赛规则》(1993年版)等书上的动作,以及李德印、李春莲编著的《二十四式太极拳教与学》音乐曲谱(李伟才作曲)。  相似文献   

10.
叶守克  张磊 《精武》2004,(9):31-31
我从1987年开始学练太极拳,当时尚不满20岁,学的是四十八式太极拳入门套路。十多年来,我并不是每天必练,而是断断续续地练,常常中断。有时甚至三四年都没练,快忘光了。后来,我考虑到太极拳是自己辛苦学来的,不忍心彻底放弃,不得不又重新学了一遍。幸好我有一本四十八式太极拳的教材,这样即使忘记部分招式,也能方便地重新学会。就这样,在17年中,我反复将  相似文献   

11.
戴兴海 《武当》2012,(4):25-26
武当顾式太极拳由明末清初顾殿一道长传至河北邯郸,至今已流传了三百多年。期间,该拳未作一丝一毫的改动和删减,完全保留了其初创时的风貌。如能揭示出该拳初创时在套路编排、拳式命名、动作招式等方面所遵循的规律,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顾式太极拳,也就能更好的继承和传播顾式太极拳。笔者师从顾式太极拳第九代掌门人刘登信先生习练顾式太极拳多年,在师傅指导下,试着对顾式太极拳的拳式名称、拳式动作及拳式衔接、套路编排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现总结如下,以期对广大顾式太极拳习练者有些许的启迪和帮助,更好地促进顾式太极拳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24式“简化太极拳”是最简单的太极拳套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文章通过对24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改革,总结出除常规的讲解、示范外,结合太极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民族音乐等进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的更快,掌握的更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赵幼斌 《武当》2007,(5):4-5
自1956年简化太极拳(又称24式太极拳)出现以来,如何看待当代人对传统太极拳套路的简化和创编,就成为太极拳界议论较多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于流传最广的简化24式太极拳,更是毁誉参半,甚至出现了两个极端:有的人  相似文献   

14.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体育文化遗产之一,二十四式太极拳作为传统太极拳的演化与简化,成为教学、健身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初学者,以具体的实例对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讲解、示范、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遴选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初学者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使其进一步领悟太极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喻承镛 《武当》2006,(8):6-9
前言杨班侯大功架简化太极拳是在杨班侯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而成五十四式的一套易学、易练,便于推广的套路。该套路保持了杨班侯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极拳的风格,舒展大方,简洁明快。注重实用,以技击为主,且更具健身效果。由于历史原因,杨班侯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极拳传  相似文献   

16.
刘朝猛  蔡东 《精武》2012,(7):42-43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体育文化遗产之一,作为传统太极拳的演化与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成为学校教学、健身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初学者,本文以具体的实例对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进行研究,遴选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旨在增强初学者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领悟太极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基本内容的运动形式,攻防技击性是其基本属性,有着极其丰富的技法。二十四式太极拳虽为简化太极拳,习练时,仍应表现出中国武术的技击技法和招术。太极拳的修炼一般要经过基本功、套路、拆拳、单操、推手、散手等若干阶段。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学会套路后应当进入拆解阶段的学习,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材已有十几个版本,也列入高校教材中,由于其中几乎没有攻防含义的拆解内容,所以影响到习练者水平的提高。因此,将攻防含义解说出来,进而使习练者了解全貌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二十四式太极拳每式不一定只有一种攻防含义,限于篇幅,本拆解主要介绍拳式动作的一种攻防含义,谨供习练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太极拳起式是引导太极拳练习进入意境和状态、由无极生太极的过程,对于统领太极拳整套套路、保证太极拳质量至关重要。起式动作不准确,套路练习的标准就会降低,质量就会下降,意念的走向和动作的规范性等就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9.
1.要先练好一种流派的太极拳,再练其他。有公园的太极拳辅导站里,众多太极拳爱好者跟着辅导员听着音乐打太极拳,而且是一个套路接着一个套路地练,简化24式太极拳、48式太极拳、杨式竞赛套路、吴式竞赛套路、陈式竞赛套路、孙式竞赛套路、32式太极剑等等,整个练完也差不多一小时了,满头大汗。我个人认为这只仅仅达到了锻炼身体的要求,而要想练好太极拳是绝对不能这样的。虽然各种流派太极拳的拳理相通,但每个流派太极拳的特点不同,练习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果在没有系统地掌握好一种流派的太极拳之前,每天每个流派的太极拳不断重复地打下来,一定会打成四不像的。  相似文献   

20.
赵玲  林林 《武当》2005,(8):17-18
为进一步全面提高太极拳运动技术水平,方便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全面了解和学习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五大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和演练风格,我们创编了这套二十四式综合太极拳。二十四式综合太极拳严格遵循古谱,精选五大太极拳中最具该拳法特点之组合动作,力戒繁琐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