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递增负荷运动中普通中学男生的心功能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心动图法研究普通中学男生在安静状态下和连续运动过程中的心功能变化情况。研究对象为普通中学男生 2 7名 ,平均年龄 13 7岁 ,平均身高 1 5 9± 0 0 7m ,平均体重 4 5 2± 5 9kg ,平均体表面积 1 4 0± 0 16m2 。应用国产CTS - 16型超声诊断仪测定被试者在连续运动过程中的M型超声心动图。应用ECM -Ⅲ型踏式心功量计加运动负荷。受试者平卧位 ,运动时间约 9min。第一个 2min功率为 12 0 0kg·m/min ;第二个 2min功率为 4 0 0kg·m/min ;第三个 2kg·m/min功率为 90 0kg·m/min ;第四个 2min功率为 12 0 0kg·m/min ,速度均为 6 0转 /min ;最后 1min以功率为 12 0 0kg·m/min做最大速度蹬车运动至力竭。运动过程中 ,探头固定于Ⅱb区同一点 ,连续探查 ,间隔约半分钟做一次记录。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中 ,被试者安静状态下和运动过程中的心功能均低于成年人 ,但高于同龄女生。在运动过程中 ,采用左室舒末内径 (Dd) ,左室缩末内径 (Ds) ,左室舒末容积 (EDV) ,左室缩末容积 (ESV) ,心搏量 (SV) ,心输出量 (CO) ,射血分数 (EF) ,短轴缩短率 (FS)等指标评价被试者的心功能。除CO外 ,在心率 (HR)超过180次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19名非训练男性受试者比较运动中血乳酸增加的4项指标与有氧能力和12分耐力跑成绩的关系。四项指标如下: 1.乳酸通气阈(LT):即在递增负荷试验中血乳酸开始增加高于安静水平时的摄氧量。 2.乳酸通气阈1(LT 1):血乳酸超过安静水平1mM/L时的摄氧量。 3.乳酸勇气阈2(LT 2):血乳酸(?)M/L时的摄氧量。 4.乳酸积累时象(OBLA):血乳酸达4mM/L时的摄氧量。以上四项参数和最大摄氧量(VO_(2max))分别是14.5±3.7,22.5±4.3,22.2±4.5,30.2±5.2,36.0±5.1毫升·公斤~(-1)·分~(-1)。12分跑平均距离为2356±160米。试验结果是: 1) 各乳酸参数(LT、LT 1、LT 2、OBLA)彼此高度相关。 2) 所有的乳酸参数与VO_(2max)及耐力跑成绩高度相关。 4 项参数中,LT与VO_(2max)相关程度最高,结论是:LT是表示机体有氧能力和耐力水平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3.
12名受过较好训练的少年短跑道速滑运动员竭尽全力地进行如下四项测验:1500米短跑道速滑、滑跳、屈膝走、滑板(2米长)。后三种方法在无冰期被广泛采用做为速滑陆地专项训练方法。实验测得这三项运动后2'的血乳酸值分别为:滑跳6.28±1.61mM;屈膝走4.63±1.21mM;2米长滑板5.69±1.l0mM。它们都与1500米短跑道速滑后2'测得的血乳酸值12.23±2.10mM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相似文献   

4.
此次研究是在乳酸阈和血乳酸浓度定值为2.0,2.5和4.0mM时,训练状态对主观感觉疲劳程度的影响。试验对象为有训练者(N=20),无训练者(N=29),均采用逐级负荷的跑台试验鉴别乳酸阈值和血乳酸浓度定值和跑速的关系。除了血乳酸浓度在4.0mM时的心率和乳酸阈时的吸氧当量(E/O_2)外,有训练者在每级练习强度上有较高的踏跑速度,较大的吸氧量(O_2),较大的通气量(VE)和较高的心率。与无训练者比较,有训练者在乳酸阈值和血乳酸浓度定值2.0,2.5和4mM时,VO_2、VE和心率定值均高于无训练者。尽管两组在生理指标上完全不同,但在局部、中枢、整体主观感觉疲劳程度(RPE)上是相同的。整体RPE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在乳酸阈时是11.0±2.0刻度:在2.0mM时是13.7±2.1刻度;在2.5mM时是14.5±1.8刻度;在细M时是16.5±2.3刻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力竭运动后恢复期不同时相心肌细胞自由基损伤和钙超载程度的变化 ,为运动导致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作初步的探讨。方法 :成年SD大鼠 2 4只适应性喂养 1周后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各 6只 :空白对照组 (A组 )、力竭即刻组 (A1组 )、力竭后 6小时组 (A2 组 )、力竭后 2 4小时组 (A3 组 )。A1组、A2 组、A3 组负自身体重的 5 %负荷游泳至力竭后 ,分别在即刻、6小时和 2 4小时取材。取一侧颈动静脉混合血 5ml,离心 (30 0 0rpm ,10min) ,分离血清 ,待测其SOD、GSH Px、MDA、Ca2 + 、CK和GOT。取血后 ,立即取左室前壁心肌组织约 0 5 g ,冰水浴中匀浆 10min ,制成 10 %的组织匀浆液 ,将匀浆液以 4 0 0 0rpm ,离心 2 0min ,取上清液 ,测定心肌组织SOD、GSH Px、MDA和Ca2 + 。血清及心肌组织SOD采用比色法 ;血清及心肌组织Ca2 + 采用钙偶氮胂Ⅲ法 ;血清及心肌组织GSH Px采用比色法 ;血清及心肌组织MDA采用TBA法 ;血清GOT采用连续监测法 ;血清CK采用比色法。所有数据均经SPSS10 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各游泳组心肌丙二醛 (MDA) (即刻组 :5 18± 0 5 5nmol/ml;6小时组 :6 0 8± 0 36nmol/ml;2 4小时组 :5 0 5± 0 38nmol/ml)非常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2 93± 0 18nmol/ml) ,以 6小时  相似文献   

6.
周新华 《体育学刊》2001,8(4):62-63
通过16名400~800m跑项目运动员在程控跑台上完成400m跑极量负荷使运动员机体内堆积大量的乳酸,然后分别测定各种不同强度的恢复性运动对血乳酸(HLa)清除速率的影响,观察了血乳酸清除速率与恢复性运动强度的关系,从中寻找快速清除血乳酸消除疲劳的最佳强度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清除血乳酸最快的强度为400m最大强度的50%~65%之间,心率在145~165次/min之间.研究表明,最佳恢复性运动强度是400m最大强度的60%,心率为150~160次/min,此时16名运动员的跑速为(4.21±0.67)m/s,与受试者的跑速无氧阈值(4.35±0.88)m/s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金Yun 《体育科研》2003,24(1):68-68
研究背景 :以往的研究表明 ,在长时间运动训练 (超过 2小时 )的前、后都应该补充碳水化合物 ,而有许多研究发现 ,运动前 1小时补糖是无效的。因为研究的样本量小引起了相争的结果 ,所以要下结论是困难的。从运动前补糖的研究项目来看 ,关于自行车和跑步的研究较多。研究目标 :了解运动前葡萄糖的不同时间摄入对提高运动员长距离游泳的成绩的影响。研究设计 :实验室研究研究方法 :十名加拿大男性铁人三项运动员 (年龄 :2 9.5± 5.0岁 ;最大吸氧量 :4 8.8± 3 .2ml/kg/min)分别在运动前 5分钟、运动前 3 5分钟或不摄入 10 %的葡萄糖溶…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研究是不同的运动方式对摄氧量(Vo_2)、心率、血乳酸和丙酮酸的影响。因此,我们用踏车(TR),功率自行车(up),仰卧式腿测功计(SU)三种运动方式对没有训练过的男性受试者进行了测试。用 TR 测量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数(%V-o_2 max)和 Vo_2/体重比用 up 或 SU 测乳酸水平在2,3和4mmol/1方面有较高的意义。用 TR 测心率比用 SU 测乳酸在2,3和4mmol/1水平同样有较高的意义。血乳酸与%  相似文献   

9.
运动时乳酸代谢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运动时血乳酸浓度变化的模式人安静时,血及肌肉内含有少量的乳酸,大约为1 mmol/L(或kg湿重肌肉)。因为红细胞、视网膜、皮肤、肾髓质等随时都产生一定数量乳酸。人在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开始5—10分钟时(50—85%(?)O_2max),动脉血乳酸浓度慢慢增加,然后变得平坦或恢复到安静时水平;剧烈运动时(>90%(?)O_2max),血乳酸浓度持续升高直至受试者力竭。血乳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 高脂血症患者为实验对象,通过观察三个月太极拳锻炼前后高脂血症患者一氧化氮(NO)水平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探讨太极拳运动对高脂血症患者机体免疫机能的改善作用,并为应用运动手段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制定高脂血症患者的运动处方提供实验与理论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取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35例,未进行过任何有规律的锻炼,(男16例,女19例) ,随机分为锻炼组(E组)和对照组(C组) ,E组平均年龄6 5 34±7 2 6岁,体重指数(BMI) 2 5 0 1±4 2 1,C组平均年龄6 5 6 4±6 2 6岁,体重指数(BMI) 2 5 2 1±4 2 3。锻炼组进行为期12周…  相似文献   

11.
在调研 41名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和营养等状况的基础上 ,对其中 18名自愿参加走步锻炼者 ,进行了走步活动对血糖等指数控制作用的初步研究。结果 :糖尿病人肥胖发生率较高 ,达 5 0 % (男 )和 5 3% (女 )。糖尿病人的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为 46 .2 % ,高甘油三酯血症者 84.6 %。糖尿病人膳食平均热能的日摄入量为 1985± 5 91Kcal(男 )和 1771± 432 Kcal(女 )。脂肪平均摄入量偏高 ,占总热量的 30~ 36 % ,纤维素的摄入量过低 ,男、女分别为 11±7g和 12± 6 g,膳食还存在维生素 A、B1、B2、钙和锌不足 ,女患者的铁、铜和硒不足等问题。 18名自愿参加走步活动的糖尿病患者 ,经过 6周锻炼、每天走步步数 >10 ,0 0 0步 ,一日运动的能量消耗量达到 30 0 Kcal(70岁以上者达到2 40 Kcal) ,其中 12人有效 ,锻炼期间 ,病情稳定、血糖水平平稳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由锻炼前的 5 .6 2±2 .89%降至 3.6 0± 0 .97% ,P<0 .0 5 ;6名病情较重的糖尿病患者运动走步锻炼未见效果 ,血糖水平不稳定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走步锻炼、每天 10 ,0 0 0步 ,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和有效防治糖尿病的辅助疗法 ,本研究结果提示应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补充不同剂量的谷氨酰胺对运动员机体各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浆谷氨酰胺水平的影响。方法 :12名运动员随机分成 4组 ,进行 2周大强度训练 ,训练期间分别补充不同剂量的谷氨酰胺 (0 .1g/kgbodywt/day ,0 .2 g/kgbodywt/day ,0 .3g/kgbodywt/day)和安慰剂。采集运动员训练周期开始前第 1天及最后 1天训练前后的血液 ,分别测定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血尿素氮 (BUN)、血氨 (Ammonia)及血浆谷氨酰胺(Gln)的值。结果 :大强度训练会引起血液生化指标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血氨的显著上升 (P <0 .0 5 ) ,补充谷氨酰胺并不改善上述指标的变化。大强度训练会导致血浆谷氨酰胺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5 ) ,补充中剂量 (0 .2 g/kgBW /day)谷氨酰胺能显著提高运动后血浆谷氨酰胺水平 (P <0 .0 5 )。  相似文献   

13.
常温环境递增负荷运动中人体核心体温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宏莉  陈涛  韩延柏  任雪  程杨 《体育科研》2015,(1):34-36-48
目的:探讨常温环境人体运动中核心体温的预测方法,为预防运动型热损伤提供依据。方法:9名男性耐力性运动员在23℃、40%相对湿度的环境中进行递增负荷力竭自行车运动,起始负荷为100 W,增加20 W/10 min,维持60 转/分;连续监控核心体温、心率、血乳酸。结果:核心体温升高值与心率(r=0.906)、血乳酸(r=0.835)正相关(均P<0.001)。核心体温升高值的预测模型:线性方程为:核心体温升高值=0.008×心率+0.00035×心率×血乳酸-0.670(R2=0.842,P<0.001);二次曲线方程为:核心体温升高值=0.221-0.007×心率+6.899×10-5×心率2(R2=0.827,P<0.001)。结论:常温环境运动中人体的核心体温可应用心率和血乳酸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受试者是17名男子中长跑和29名马拉松运动员。用“两点测试法”在实验室电动跑道和运动场上确定了他们的乳酸阈(LAT,4mmol/L)。在实验室,5名优秀中跑和7名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LAT分别为4.74±0.24米/秒和4.13±0.11米/秒(p<0.01)。在运动场,5名1~2级中长跑和7名2级、11名1级以及11名健将级马拉松运动员LAT分别为4.66±0.50米/秒、4.77±0.14米/秒、4.84±0.13米/秒和4.93±0.09米/秒。除中长跑与2级马拉松组、2级与1级马拉松组外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对“两点测试法”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并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5.
血乳酸是评定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观察女子赛艇运动员两周冬训前后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来探讨递增负荷运动实验评价有氧耐力和乳酸无氧阈在赛艇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测试对象:辽宁省女子赛艇运动员21名,年龄22.2±2.6岁,身高180.4±2.0cm,体重72.8±3.2kg。结果表明,经过两周的训练,在完成同样负荷运动时,队员的心率明显下降,并具有显著性意义。分析与讨论:女子赛艇运动员训练前安静时血乳酸平均值为2.33±0.88mmol/L,训练两周后为1.66±0.79mmol/L,均明显高于上述正常水平。安静时血乳酸的增高可能与前一日的大强度训练…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旨在观察乳酸阈强度训练提升超重女大学生心肺机能和改善身体成分的效果。方法:通过递增负荷实验测定超重女大学生个体乳酸阈,绘制血乳酸-走跑强度动力曲线,依此确定运动干预强度及设计运动方案;受试者进行12周乳酸阈强度运动训练;测定实验前后身体成分、肺活量、最大摄氧量、超声心动等指标进行与对照组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超重女大学生个体乳酸阈为3.75±0.91mmol/L,乳酸阈强度为6.91±0.88km/h,乳酸阈强度训练靶心率为137±12.2次/min;实验组训练后,体脂%、腹部脂肪含量等非常显著的下降,最大摄氧量、肺活量、每博输出量、射血分数显著性提升;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12周乳酸阈强度运动锻炼可显著改善超重女大学生的心肺机能和身体成分;本研究得出的乳酸阈强度可作为超重女大学生有氧健身的参考强度。  相似文献   

17.
王国祥 《体育学刊》2004,11(1):45-48
采用等速运动方式 ,以表面肌电图和血乳酸为指标 ,在 10 %、3 0 %和 50 %MVC三种负荷条件下 ,对肘关节屈伸运动时的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和前腕骨肌的表面肌电图和血乳酸浓度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1)肘关节屈伸运动时 ,伸展运动的力矩峰值下降幅度大于屈曲运动。 (2 )以 3 0 %和 50 %MVC负荷强度运动时 ,出现了表面肌电图的MF值逐步下降和血乳酸浓度逐渐增加的现象 ;工作肌群MF下降幅度 ,由大到小依次为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 >前腕骨肌。 (3 )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和前腕骨肌的表面肌电图的MF变化与血乳酸浓度变化相互比较 ,10 %、3 0 %和 50 %MVC三种运动形式都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相关性。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sEMG作为特异性良好的非损伤性检测手段 ,不但能够直观地反映肌肉的收缩活动 ,还与肌肉组织代谢变化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25名男子马拉松运动员以接近本人乳酸阈30公里跑前后血尿素氮含量进行了测定。运动前清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次日清晨血尿素氮水平分别为19.7±5.1、25.3±4.9(P<0.05)和20.6±4.3(mg%)。其中有7名运动后血素氮含量不但显著升高,而且恢复缓慢直至运动后第三天清晨仍然偏高,对这种非适应型运动员本文提出必须通过调整性训练才能防止慢性疲劳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 2 0 0 1年全校初一新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性别、体质量、体育成绩的分析 ,科学阐述性别、体质量这2项因素与体育成绩的成因关系。结果表明 :性别、体质量对体育成绩的影响在统计学上具有非常显著和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0 0 1,P =0 0 0 2 4)。女生成绩明显优于男生 (女生 =75 83± 10 71,男生 =67 72± 10 51) ,体质量位于中等和中上者的学生成绩相近 ,2组均优于上等组 (中等组 =74 2 4± 10 58,中上组 =73 87± 12 54,上等组 =68 60± 10 82 )。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把健美操作为改变肥胖体型的主要练习手段的可行性。研究对象是 :4 4名 (39 76± 3 4 9y)超标体重 (6 7 87± 8 5 1kg)的中年女性。研究方法为 :跟踪调查法 :2 0 0 2年 8月对 4 4名 (39 76± 3 4 9y)超标体重 (6 7 87± 8 5 1kg)的中年女性进行每周相同的练习次数而每次不同的练习时间各跟踪训练一个月。体育统计法和对比法 :把每次训练前后体重变化结果用体育统计法进行对比处理。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体育运动生理等方面的书籍。健美操练习套路及练习方法 :采用北京体育大学创编的健美操 (30min)进行训练。结果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