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走近金陵水     
记得朱自清曾经说过:“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确实是这样,鸡鸣寺的古幽,聚宝山的巍峨,太虚境的玄妙,总统府的宏博,雨花台的荒寂……都能给人极深的印象.行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最迷恋的还是金陵的水. 走近玄武湖,是十二月的清晨.玄武湖边的树特别好看,树枝旁逸斜出,树叶红橙黄绿.桂花刚谢,空气中仍残留浓郁的香味.朗朗的阳光,从叶丛间泻下斑驳的碎影.  相似文献   

2.
徐徐的微风飘荡在大自然,天地间的诉说洋溢在海角天涯……粼粼的阳光穿过片片的云层洒在大地,那是大地倾听着蓝天的诉说。丝丝的细雨透过缕缕的青烟散在田间,那是泥土倾听着蓝天的诉说。深树而鸣的黄鹂在枝头轻快的跳跃,那是林子倾听着鸟儿的诉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那是无际的苍穹倾听着振翅的勇者的歌声;那是湍急的流水倾听着逆流而上的心的搏动……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东大的校园是美丽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苍松翠柏间的水榭楼台,天高云淡下的白鸽飞舞,美得大气,令人心醉;有人说,东大的历史是悠久的,新开河边的朗朗书声,四川三台的竹屋草堂,南湖河畔的重塑辉煌……步步都有故事,处处留有追忆;有人说,东大的人才是一流的,老人们嘴里的张少帅,历史课本中的苗可秀,钢铁界的权威靳树梁……历史长空,繁星璀璨;东大的美丽,东大的悠久,东大的一流,都源于东大的光荣传统和东大精神。"爱国爱校"的立校之魂,"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无一不是对东大精神最好的诠释,无一不是留给每一位东大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昔日风貌 光荣的革命传统,丰厚的文化底蕴 西北政法大学有着70年的建校历史,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中共中央在革命圣地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陕北公学作为我党创办的第一所干部高等学校,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抗战干部和知识青年.  相似文献   

5.
偶像     
爷爷的偶像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英雄,在最艰难的时候他给了爷爷坚持的力量;爸爸的偶像是商场上运筹帷幄的企业家,在迷茫困惑的时候他给了爸爸继续前行的动力;我的偶像是舞台上闪亮的明星,我快乐着他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拉摩的侄儿>从道德、历史、历史与道德的相互关系三个层面表现了历史与道德的二律背反.通过这种二律背反,小说深刻地表现了恩格斯所赞赏的意识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了它们的产生与消失,前进的与后退的变化.<拉摩的侄儿>之所以被誉为"辩证法的杰作",主要就在于它表现了道德与历史的这种深刻、复杂、相互作用的二律背反现象.  相似文献   

7.
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的赏析历来都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并由此阐述对与此相关的心理问题的疏导和调节.  相似文献   

8.
慢练是慢速练习,即以低于作品要求的速度进行练习,它是解决快速的、节奏复杂的或复调类钢琴作品技术难点的首选有效方法,是最基本的科学练习法之一。慢练最大的优点是使人的运动神经有充足的时间,根据视觉、听觉反馈来的信息,调整和改正演奏上的缺点和不足,使之更符合预定的设想要求和最终演奏目标,从而建立起运动神经的正确习惯反应和条件反射。那么,如何进行钢琴的慢速练习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9.
论王尔德童话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尔德打破传统童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正反人物性格鲜明的、扬善惩恶为主题的创作模式,他多以善无善报的悲剧结局为主题,折射人世间的冷酷和丑恶.人物多重性和可变性性格的塑造;花和心等传统意象的反义运用,童话篇名的反义设置;非童话生僻词、复杂句式和刻意修辞的使用,都是王尔德童话的特点.他以童话为"面具",对现实社会的冷酷与丑恶进行揭露和抨击是其童话的主要特点,也是其童话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体的儒家伦理,已经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德"或"母德",这是在长达2000多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经过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儒家思想;董仲舒提出"抑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家在中国社会的统治地位;经过以后历代的兼收并蓄和对立融合,发展成为儒、道、佛融合一体的宋明理学;近代中国社会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发展,促使我们对儒家伦理思想进行时代的反思.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为东西方道德观的比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其主题思想主要宣扬了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塑造了一个即使失败依然保持优雅风度的"硬汉子"形象.海明威的小说在语言上具有简洁的风格,<老人与海>发展了其简洁的"冰山"理论创作说.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有着海德格尔死亡哲学的内涵,但海明威的死亡更侧重于死亡带给人的恐惧,人与死亡的较量以及对死亡的思索。他书中的死亡更多的是人为所造成的死亡,也是海明威对战争的控诉。死亡到最后似乎就是一场虚空,无论表现的多么崇高,换回的只不过只是一具死尸,别无他物。  相似文献   

13.
张海宁 《海外英语》2012,(17):227-229
Hemingway’s works have sometimes been read as an essentially negative commentary on a modern world filled with sterility,failure and death.Yet such a nihilistic vision is repeatedly modified by Hemingway’s affirmative asser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living with style and courage.Nihility in Hemingway’s works is primarily expressed in three forms:a) consciousness of death;b) consciousness of pains;c) consciousness of fantasies.It firstly comes from his life experiences,and then it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hi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ages.Nihility makes notable impact on his creation.  相似文献   

14.
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一个主人公,多年来很多文学评论都把他定位为一个硬汉子形象,本文试对圣地亚哥的性格特征进行全面的剖析,来分析圣地亚哥的另一面,即其柔情似水、刚柔相济的铁汉形象特点,探讨海明威在刻画人物性格特征上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的微型小说《白象一样的小山》虽不足与他的长篇抗衡,但却非常完整地体现了海明威式的写作特色。小说满含隐喻的电报式语句及其营造的“迷惘的一代”的气氛,表现出了海明威深刻的思想内涵及其突出的简洁文风。  相似文献   

16.
高璐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6):111-112
美国作家海明威以擅长塑造硬汉形象而著称于评论界,但这并非意味着他忽视了女性的存在。在短篇小说《雨中猫》与《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将他的女性人物置于与其男性伴侣冲突的混乱当中,意在指出女性困惑的根源。海明威批评了那些以自我为中心,将女性看作是纯粹的附属品的男性,以同情的笔调描写着女性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汪琴  刘富丽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5):37-39,59
从海明威长篇小说的语料库检索结果与分析来看,海明威小说偏爱短段落,句子结构简单,较少使用复杂句型;对词汇的使用尽量选择常用动词,较少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喜欢用明喻和象征等手法将自然的东西来表达深层次的意义。从客观角度检验和证实了海明威“寓丰富于简洁”的写作原则。  相似文献   

18.
《老人与海》标志着海明威悲剧艺术的巅峰。小说既融合了悲剧的精神理念,又蕴含了喜剧性的生态智慧,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待自然矛盾复杂的态度。在彰显了人类精神力量之伟大的同时,小说也反映了作者的生态整体意识和对悲剧个人主义的反思。小说反高潮的结局颠覆了西方悲剧思维模式,将征服自然的英雄神话转化为警示现代生态危机的寓言。  相似文献   

19.
郑伟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1):117-120
海明威以单纯、简约的文体著称于世,对现代小说创作具有深远影响.他提出的“冰山理论”独具一格,该理论在其著名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探讨该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海明威运用“冰山理论”创作这部小说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的创作时期与西方女权主义的活跃期(20世纪20至50年代)相交叉。作为男性气质的提倡和表现者,海明威并未对女性地位与思想单纯改变熟视无睹,而是在他的小说中做了相当深入的反映。特别是他对新女性的刻画,凝聚着他对新时代女性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他在笔端表现出来对于新女性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有助于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