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英国新工党执政以后对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教育政策是新工党政治理念的最佳诠释。文章试图从新工党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及其面对的困境着手,介绍及评述新工党关于高等教育和社会公平之间的理念,并且从政府角度看待学生收费和大学经费的问题,对英国的高等教育财政存在的资金不足、资金使用不当、对收取学生学费、师资缺乏以及教育质量下降等扩招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评价新工党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利弊与得失。  相似文献   

2.
1945年英国大选是20世纪英国历史上的重要界标。时值政治巅峰的丘吉尔在大选中被选民抛弃,工党出人意料地执政。这次大选的政治意义在于奠定了战后保守党和工党争雄政坛的格局。工党执政期间极力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工党下台后留下的遗产———“福利国家”政策,被历届政府所承继  相似文献   

3.
英国工党诞生后镜意向政坛进军,取代自由党进入英国两党制轨道。二战后工党上台执政推行国有化和福利政策,取得很大成就,迫使保守党向工党政策趋同。70年代末,英国爆发经济危机,保守党经先改革,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激活了经济。为摆脱18年在野的困境,工党进行政策革新,从而赢得1997年大选的胜利,重新上台执政,现在是工党向保守党政策趋同。  相似文献   

4.
从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看工党职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工党脱胎于英国工会,是欧洲的主要左翼政治力量,“民主社会主义”是其主要的政治纲领。二战后,工党政府率先开始构筑英国式“福利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国有化”计划。但是,从60年代末开始,英国工党却面临着主要阶级支柱工会的冷遇以及政治仕途上的失意,其主要根源是英国工党经过战后50年的发展,社会职能和阶级基础发生了变化。对一个谋救求执政的政党来说,牢固的社会支持和卓有成效的政绩是执政的基础,而工党党章中被视为“图腾”的“公有制条款”,却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社会中间阶层选民的要求,也妨碍了工党在经济政策上的灵活性。工党与工会关系的转变正反映了工党开始根据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对于战后初期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的教育政策,学术界有关论著不是轻描淡写,就是非议颇多。教育作为工党政府“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不是一无是处。工党在执政期间,努力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科技教育,为20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英国在保守党政府执政时期,出现了公立学校私有化的迹象,1997年新工党上台之后私有化成为其重要的执政议题,政府通过各种政策为企业和商业部门进入公立学校提供便利.从保守党到新工党执政,公立学校的私有化政策从起源经历了不断的演进,通过各种方式对公立学校进行变革,尤其是学院(Academies)将私人资本引入公共教育,新工党政府的历史与传统价值观念对其私有化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保守党和工党两届政府的发展,私人资本迅速在公立学校内扩大影响和势力.  相似文献   

7.
威尔逊政府时期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发生了从“合作”到“分裂”的重要变化。英国经济部门中传统行业的淘汰和萎缩,高等教育和消费主义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国工人阶级文化。面对英国经济相对衰退的困局,威尔逊政府将改善劳资关系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限制收入政策和《代替冲突》的相继失败,是工党与工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威尔逊工党经济革命的滞后性,工党与工会利益目标的碰撞,工会自身分散化的特性,造成了工党与工会之间渐行渐远,最终工党不得不展开与工会关系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英国"新工党"学前教育政策及其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英国"新工党"取得大选胜利以来,在"第三条道路"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对学前教育进行改革. "新工党"政府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充分印证了政策在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英国学前教育政策在其自身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推进学前教育的政府角色转换、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坚持终身教育理念、促进保育和教育的融合和追求卓越的教师教育等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政党发展史上,工党是一个在20世纪初才诞生的后起之秀,它凭借着工会的支持,打着“劳工主义”的旗号,以工人阶级的代言人的身份走进了英国政治舞台;在站稳了脚跟之后,工党就将“社会主义”作为它与其他政党区别的标志,很快取代自由党成为英国两大政党之一;工党现在又凭借“第三条道路”理论优势,两次击败保守党,雄踞英国政治权利的中心。本试图从工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变化的新角度,考察和分析工党的演变及其原因,得出任何政党必须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指导思想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0.
英国政府已计划组建一所大型国际电子大学,参与该计划的人士说,待电子大学建成后,英国将具有“与美国正在组建的大型虚拟大学在全球展开竞争的能力”。制定组建电子大学计划是创办新式“在线大学”的关键一步;工党官员希望该计划有助于兑现布莱尔首相的诺言:当现在的年轻人满30岁时,英国至少有一半的青年能接受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1.
基础学位是2000年英国政府正式公布的新的高等教育资格认证方式,目前已经在英国全面展开。基础学位的推行是为了适应英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是英国大学新时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倡导“第三条道路”的英国工孝政府的政治选择,体现了高等教育与企业合作理念的发展,反映了当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流思想,对我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45年至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在大选胜利的鼓舞下,大力推行其"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在建设福利国家的同时,工党政府对煤炭、运输、电力、钢铁等部门实行了国有化.具体分析这一时期国有化的成因、特点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战后英国工党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R.H.托尼是英国工党史上一位颇为重要的人物,他对20世纪的英国工党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通过起草《人人接受中等教育》、《工党与国家》和《为了社会主义与和平》等重要政策,托尼对20世纪英国工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无论是对工党左派还是右派,无论是对老工党还是新工党,托尼的思想都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成为其政策制定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英国高校改革:学生资助与教育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工党上台后,奉行第三条道路的政治纲领.在高等教育领域,政府一方面延续了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化政策,对大学生资助方式进行改革,进一步革除福利社会的弊端;另一方面又通过政府的管制,化解市场化造成的不良后果,扩大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参与.本文从学生资助方式的改革和高等教育参与面的扩大两个方面介绍了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与高职教育紧密相连。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既是高职院校响应党中央对劳动教育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途径。作为“双高”校建设院校之一,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尝试践行劳动教育的有效道路。抓顶层设计,成立教研团队;抓制度优化,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相关制度之中;抓课程建设,构建劳动教育必修课,“劳动+N”课程及“劳动+N”活动的三位一体的劳动课程模式;抓保障完备,动员多方力量,给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艾德礼政府时期工党与工会总体保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工会支持工党的内外政策,在工资等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克制;工党的政策则带有鲜明的工会考虑,重视维护和提高工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工党和工会30年代以来在劳工运动中密切合作、相互确立适宜的政策与态度和英国选民结构的特点。工党与工会之间的这种密切合作关系对工党具有明显的两重效应。它既帮助工党取得巨大的执政绩效,也是工党争取连续执政和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以布莱尔为首的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布莱尔政府对英国公民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革,《科瑞克报告》是布莱尔政府改革公民教育的重要蓝本。《科瑞克报告》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对改革英国公民教育提出了13条建议,第三部分说明了初等、中等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框架。《科瑞克报告》在英国公民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报告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校工会是党联系广大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教育立法的不断完善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工会工作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此,高校工会必须加强四种能力建设:即提高讲政治的能力;提高建设民主政治的能力;提高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提高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9.
艾德礼是现代英国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在英国中下层民众当中拥有相当威望的工党领袖。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对战后英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任英国首相布莱尔曾经说过,艾德礼的社会主义基本上就是他所追求的社会主义。这说明在基本价值观方面,新工党并没有完全割断同旧工党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