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阶段特征】 政治: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北约和华约建立.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入侵”与“反入侵”方立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正朝多极化方向加速发展,国际交流中随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现象,是在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中展现出了错综复杂的文化“入侵”与“反入侵”。这既有以美国为...  相似文献   

3.
一冷战是二战后近半个世纪世界格局的基本态势,它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冷战的结束,我国学术界对冷战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冷战的起源问题是冷战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冷战起源大致形成了以下四种观点:1认为冷战是美国...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 ,美国力图利用世界格局的变动 ,强化其人权外交 ,建立由它主导的单极世界。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人权外交具有侵蚀性、实践性、强制性、多重性、荒谬性等特点。文章还剖析了美国人权外交的霸权主义实质 ,预测了美国人权外交的去向  相似文献   

5.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结束了,但冷战思维仍然存在,我们必须加强对冷战思维的防范及其危害性的认识。 在冷战后的10年中,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并没有放弃冷战思维。所谓“冷战思维”,就是在战后持续40多年的东西方冷战的国际大环境中,美国政界、学界及舆论媒体等分析国际形势、观察国际事务的特有的思维模式或认识框架。冷战思维是美国发动冷战的思想基础并延续于整个冷战时期。 现阶段美国冷战思维的主要特征。以现实主义为冷战思维的哲学基础,认定大国间具…  相似文献   

6.
在90年代初冷战刚刚结束的形势下,西方学术界出现了引起人们关注和争议的“历史终结”理论。如今,90年代即将结束,但是后冷战时期世界历史是否终结的争论并没有结束。因此,本文拟对后冷战时期的世界历史走向谈些新的看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后冷战时期世界的主要矛盾展开讨论,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历史终结”论是由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福山于1989年发表了《历史的终结?》的文章,又于1992年出版《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福山认为,冷战的结束标志人类历史的终结。因为由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将在冷战后…  相似文献   

7.
朱静  刘自尊 《天中学刊》2003,18(6):19-20
冷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解体,美国依仗其超强地位,积极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企图构筑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虽然执政党不断更迭,但美国政府努力实现“单极世界”的目标却是不变的。  相似文献   

8.
雅尔塔格局结束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处于磨合与调整中,但美国出于控制世界、称霸全球的需要,竭力维持单极化力量格局,抱定旧的冷战思维,在国际交往中延续冷战模式,以中国为新的冷战对手,在国内保守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普世主义等思想的推促下,鼓吹“中国威胁论”,并以此为掩护,扩弃美国的政治、经济、安全利益及其文化价值观,服务于其全球霸权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历着“二战”后最为深刻的变化,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呈现出复杂性和多维性,“单极”“两极”“多极”等已难以全面概括或反映当前世界格局的现状,世界格局日益呈现出多维、立体、复合的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如何变化。本文分析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向多极化发展,并提 出我国要积极推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如何变化.本文分析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向多极化发展,并提出我国要积极推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两极格局终结后至今,以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为主体的世界多极格局的框架结构已基本形成;1993年前,各大力量为争取构筑冷战结束后新格局的主导权或主动权,制定和实施了各自不同的战略构想,即美国的“单极世界”战略,欧洲的大“欧洲邦联”与“世界中心”战略,日本的日、美、欧“三极”战略,中国的“多极”战略,俄罗斯(苏联)追随美国以维持其大国地位的战略;1993年后,经过前一时期的较量,美、欧、俄、日相继对各自的战略作了较大调整,唯有中国始终坚持构筑“多极”并为其中“一极”的一贯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结构就是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和其他几个强国之间形成的“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即单极多元的世界格局 ,这一格局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两重性 :一方面当前国际格局具有单极格局的特点 ;另一方面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多极化仍然是一种强大的发展趋势。冷战后世界多极化发展集中表现为争夺世界主导权、敌友界线模糊不清、经济与科技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等基本特点。冷战后大国关系的调整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第一,国际局势可以为中国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成为世界的基本格局。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国。尽管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发展,俄罗斯试图利用军事实力保持其大国地位,欧盟的实力在增长,而且自主意识日益增强,日本也加快了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但在21世纪的头20年时间内,  相似文献   

15.
教学思路"冷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深刻影响着国际关系,甚至有历史学家还将两极格局结束后的时代称为"后冷战时代"。"冷战"教学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其第23个专题"冷战与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规定的内容要求是“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前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和柏林墙的倒塌 ,宣告了 1 945年“雅尔塔会议”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阵营冷战对立政治局面的结束 ,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成为冷战后惟一的超级大国 ,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不甘落后 ,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拓展国际空间 ,积极推动多极化的发展 ,国际政治舞台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要问题 ,对话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同时 ,由于失去了共同的敌人 ,短时没有战争威胁 ,西方阵营内部也在积极进行力量重组 ,出现种种分化。但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 ,虽然冷战结束、西方…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明冲突论”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们寻找的解释后冷战世界的“新理论”。它实质上是美国霸权思想的反映,旨在为实现美国的战略利益提供理论依据。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美国“化霸权”提供了现实基础。美国“化霸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表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抵制“化霸权”,坚持多元化的互补繁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邓兴普 《历史学习》2001,(11):10-11
冷战结束后,美国极力谋求建立美国主宰的单极世界格局,实现独霸世界的目标。东亚是美国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美国认为,冷战时期它在亚洲的军事卷入帮助东亚维护了多年的相对稳定。冷战后,美、苏、中、日四国均势虽因苏联的解体而发生了变化,但美、中、俄、日仍然是东亚中的主要角色,新的形势下他们之间仍然维持一定的均势。  相似文献   

19.
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张昌泰今年1月10日,北约在布鲁塞尔举行了第13次首脑会议,批准了由美国提出的同前华约国家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计划。这是冷战结束后北约“东进”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并将对欧洲未来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两极格局终结后,东西方军...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呈现大和平、小战争交叉并存的局面.从全球范围看,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过渡,全球趋于和平.从地区角度看,由于冷战时期长期被压抑的民族、领士矛盾及宗教纠纷,随着冷战结束而爆发出来,地区战争接连不断,有时十分激烈.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抬头.因此,冷战后维护国家主权仍是国际关系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