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Li-6400光和仪对紫玉兰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淬灭分析、荧光先曲线以及荧光ACI曲线等生理特性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光照时间的加长.紫玉兰的荧光参数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逐渐上升并在30 min左右迭到稳定.最大荧光产量Fm'在叶片转入黑暗后逐渐上升,NPQ则开始下降,两者约在52min趋于稳定.光照下PSⅡ实际的光化学量子效率(PhiPS2)和CO2同化速率相对应的量子产量(PhiCO2)呈线性正相关(p<0.01),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紫玉兰对CO2浓度变化比较敏感,在50-300μmol·mol-1浓度范围内,增加CO2浓度能显著提高紫玉兰的PhiPS2和PhiCO2值.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南黄海定生绿藻为材料,在室内不同温度下进行培养,通过对叶绿素荧光等参数进行测定,研究了温度对其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集定生绿藻形态特征与肠浒苔相似,该绿藻在低温条件下(5℃)藻体最大量子效率(Fv/Fm)、实际量子效率(ΔF/Fm')以及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等参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样品,而20℃下样品的上述叶绿素荧光参数均高于其他处理组.诱导曲线表明,在给定光照条件下,20℃下样品光化学猝灭(qP)最高,而5℃处理组最低,非光化学猝灭(NPQ)结果则相反,5℃处理组样品要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本研究结果说明,温度对定生绿藻的光合生理活性有较大影响,20℃下该绿藻光合生理活性活跃,而低温条件会明显抑制其光能的吸收利用,温度的进一步上升也会降低其光合活性.  相似文献   

3.
用0.3mmol.L-1NO供体硝普钠(Sod ium n itroprusside,SNP)预先处理梨叶片,3d后接种纶纹病菌(Physalospora P iricola Nose),8d后开始测定各种指标.结果表明,浓度为0.3mmo1.L-1的SNP处理,能提高梨病叶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的值.能抑制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的值.可初步确定,较低浓度的SNP可缓解轮纹病菌对梨叶片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及相关课程的重要研究内容,而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是快速、准确探测植物生理状况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文设计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利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不同温度和水分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不同温度和水分胁迫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该实验项目的实施,能够使学生熟悉调制叶绿素荧光仪的工作原理,掌握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科研项目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中乐油2号和蓉油11号油菜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渍害胁迫及恢复进程中油菜幼苗叶片光系统Ⅱ(PSⅡ)光化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渍害胁迫的加剧,两品种油菜叶片初始荧光(F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不断上升,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不断下降,说明随着渍害胁迫的加剧,PSⅡ部分反应中心受到破坏,光合电子传递受阻,光能转换效率下降,发生明显光抑制;从第13d起进行恢复处理,所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有所恢复,但仍未达到对照水平.可见,当渍害胁迫超出了油菜机体自我调节的阈值时,油菜叶片的部分光合机构发生不可逆的破坏,最终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稀疏林地和林缘旷地两种不同光环境下,地果的单叶面积、比叶重(LMA)、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地果形态和光合特征对光照的适应性.结果显示:稀疏林下地果单叶面积显著高于林缘旷地,比叶重显著小于林缘旷地;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林缘旷地;初始荧光值Fo显著高于林缘旷地,最大荧光Fm,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m,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qN均大于林缘旷地,但不显著.说明地果对弱光环境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但稀疏林地的弱光已导致PSII部分失活或破坏,限制了地果对光强更低的生境的适应,可能是地果在郁闭度较高的林地中鲜有分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该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锌对小麦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在处理浓度为2.0 mg/L时比对照组增加了10.17%,荧光动力学参数NPQ的值在处理浓度为5.0 mg/L时比对照组增加了34.31%,ETR的值在处理浓度为3.0 mg/L时比对照组增加了26.18%,qP和φPSⅡ的值在处理浓度为5.0 mg/L时分别降低24.17%和27.47%.但锌处理对小麦幼苗荧光动力学参数中Fv/Fm和Fv’/Fm’的值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移栽的天全岩白菜(Bergenia tianquanensis J.T.Pan)和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 Engl.)为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两种岩白菜属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1)天全岩白菜与岩白菜的PSⅡ潜在活性分别为0.815和0.806,差异极显著(P<0.01),均没有发生光抑制现象;(2)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及PSⅡ的潜在活性大于岩白菜,且差异极显著(P<0.01);而天全岩白菜的光化学淬灭显著小于岩白菜,非光化学淬灭系数也小于岩白菜,且差异显著(P<0.05);(3)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与光存在时PSⅡ实际的光化学量子效率在天全岩白菜和岩白菜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天全岩白菜的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的值均大于岩白菜,而叶绿素b含量显著低于岩白菜(P<0.01).结论:天全岩白菜的捕光能力和在较强光照下的热耗散能力较岩白菜高,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天全岩白菜的光合能力较岩白菜高.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菊花扦插的成活率,本试验通过不同浓度的NAA对菊花嫩枝插穗进行不同时间浸泡处理,最终获得菊花扦插的最佳NAA浓度和浸泡时间。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进行的菊花嫩枝扦插试验中,采取的NAA浓度为750mg/L,浸泡时间为40S时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金叶日本冬青组培增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叶日本冬青(Ilexcrenata)幼嫩茎段获得的无菌苗作外植体,通过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NAA和6-BA、选取茎段不同部位、设置液体培养基琼脂不同加量、不同pH值、不同光照强度等处理,分别对金叶日本冬青离体增殖培养进行研究,从而筛选增殖效果最佳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1.0mg/L6-BA结合0.5mg/LNAA的增殖效果最佳;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对增殖具有一定影响,试验发现采用茎尖培养,效果最佳;不同琼脂浓度、pH值及光照强度对其增殖均有一定影响,在生产中利用近似流体态的0.2%琼脂培养基效果较好;培养基pH值为6.0时效果最佳,芽数量多,苗生长健壮;在自然光培养下,芽增殖系数、苗高度和植株生长状况都优于相同光强的日光处理。  相似文献   

11.
对脱毒裂萼草莓的叶绿素含量、生长温度、光强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毒裂萼草莓叶绿素含量为2.885 mg/g.fw,较病叶提高了21.58%;在光强为0~2 000μmol.m-2.s-1范围内,净光合速率(Pn)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光饱和点,最大值为10.5μmol CO2.m-2.s-1;在温度为0~17℃时,Pn随温度增加而升高,17~40℃时,Pn随温度增加而下降,测出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7℃左右;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2.
陆敏刚 《新高考》2006,(9):57-64
【考点归纳】1.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①当植物在某一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_2与该温度条件下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_2量达到平衡时,这一光照强度就称为光补偿点,这时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受光反应产物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桐柏野生大豆幼苗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Na Cl(0,50,100,150,200 mmol/L)处理,测得叶绿素的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均呈现一定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Na Cl浓度处理下,野生大豆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而在高浓度盐胁迫下初始荧光(F0)有升高趋势,最大荧光(Fm)有降低趋势,这说明高浓度盐胁迫使野生大豆的光系统Ⅱ(PSⅡ)受到伤害,电子传递量减少,对光合作用产生了抑制.  相似文献   

14.
以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光照(2 000、4 000、6 000、8 000、10 000 lx),测量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的藻细胞数量、吸光度值(OD_(680))、叶绿素荧光(F_v/F_m),并计算两种藻的比生长速率.结果表明,小球藻最佳光照强度为6 000 lx,在光照强度6 000 lx之后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小球藻生长受抑制明显,铜绿微囊藻最佳光照强度为4 000 lx,说明铜绿微囊藻较耐受弱光,而小球藻更耐强光.  相似文献   

15.
对脱毒裂萼草莓的叶绿素含量、生长温度、光强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毒裂萼草莓叶绿素含量为2.885 mg/g.fw,较病叶提高了21.58%;在光强为0~2000μmolm-2s-1范围内,净光合速率(Pn)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光饱和点,最大值为10.5μmol CO2m-2s-1;在温度为0~17℃时,Pn随温度增加而升高,17~40℃时,Pn随温度增加而下降,测出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7℃左右;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6.
牡丹叶绿素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分光光度法首次研究了牡丹叶绿素的提取方法,用8种提取液在不同时间内优选最佳实验条件,测定了不同品种牡丹叶绿素含量及不同温度下各品种叶绿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室温下,以丙酮:95%乙醇=2:1为提取液,浸取24h的方法最佳,不同品种牡丹叶绿素含量差别不大;叶绿素稳定性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以球茎甘蓝"翠玉"品种为材料,栽培于江南地区温室条件下,培养至结球期,对叶片叶绿素荧光等参数进行测定,研究了该品种结球期在江南环境下的叶绿素荧光特征.结果表明:在江南地区,"翠玉"品种最大量子效率(Fv/Fm)约0.83,处于正常范围,实际量子效率(ΔF/Fm')日变化表现出"午休"现象,中午时分样品ΔF/Fm'要低于其他时间.快速光曲线测定结果表明,样品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能力适中.快速荧光参数的测定表明"翠玉"品种对光能的吸收能力较强,而且95%以上的光能用于光合电子传递.本研究结果从光能利用角度说明了供试球茎甘蓝品种的光合生理特征,对今后的优良种质引种、栽培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季铵型聚合物CO_2解吸附过程温度和CO_2浓度等变量对解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研究空气CO_2捕集供给植物增产的耦合方法,降低空气CO_2捕集与利用的能耗与成本。创新点:1.基于变湿吸附技术,探究了季铵型聚合物CO_2解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2.获得了CO_2作为气肥供给植物增产的关键影响参数;3.建立并优化了空气CO_2捕集与植物利用的耦合模型。方法:1.通过CO_2吸附平衡与动力学实验,获得季铵型聚合物CO_2解吸附的平衡常数和动力学常数的影响参数;2.通过植物CO_2吸收实验,获得CO_2供给植物增产过程中CO_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吸收速率的影响;3.通过理论推导,构建解吸附CO_2浓度与吸附剂质量、温度以及吹扫气流量等的关系,获得空气CO_2捕集与植物增产的耦合模型并计算CO_2捕集的能耗与成本。结论:1.季铵型聚合物材料吸附CO_2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吸附、解吸附动力学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CO_2供给植物增产的最佳浓度和光照强度为1000 ppm和8000 lux。3.基于优化的空气捕集与植物利用的耦合算法,CO_2的捕集能耗与成本分别为35.67 k J/mol和34.68 USD/t。  相似文献   

19.
光照是影响彩叶植物叶色变化的重要因素,与植物色素合成及彩叶植物呈现不同色彩变化有关。本试验用不同遮荫处理研究光照强度对斑叶鸭跖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下降,叶长×宽(cm×cm)、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是先升高后下降,而叶绿素含量和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则是下降。经比较,一层遮荫处理的斑叶鸭跖草最具观赏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10、100和1000μmoL/L H2O2溶液对水稻幼苗进行常温和低温的浸根处理,研究发现,常温下,耐冷品种中Fv/Fm、qP和西φPSII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qNP增加,冷敏感品种中Fv/Fm基本维持对照水平, qP和西φPSII下降,qNP增加较多;低温下,10μmol/L H2O2处理12h,耐冷品种中叶绿素荧光各参数较对照增加, 不同浓度处理不会引起qNP的显著变化,但在冷敏感品种中,所有处理都会引起叶绿素荧光各参数较对照下降, 且随处理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下降加剧。这些结果说明低温增加水稻对H2O2的敏感性,但文中不同H2O2处理对耐冷品种光合能力的影响较小,低温下10μmol/L H2O2处理甚至可以刺激水稻耐冷品种幼苗的抗冷性增加, 究其原因.可能与低温下耐冷品种体内可以保持较高的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