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如果把素质教育比作肥沃的土壤,那么学校特色教育就是这块土壤上开出的鲜艳花朵,因此实施特色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为此,我校进行了有效地探索。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把儿童比作幼苗、花朵,教师成为护花使者——园丁,还有红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便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敬语。如果说儿童如幼苗花朵,则师爱更像是阳光雨露,是幼苗成长不可缺少的。是啊!鲜花人人都爱,可我想说:“爱小草才是师爱最博大、无私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3.
如果把成人教育领域比作一块园地,他就是在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了十个冬春寒暑的“老黄牛”——横县教委成人教育股股长何贞柱同志,辛劳的汗水和心血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收获。 一 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初的1982年,何贞柱同志走上了马山乡农  相似文献   

4.
我校共有生产园地约4亩2分,全部作为教学实验之用。这块园地原来大部分是荒塚,土质又粘,经过师生逐年开垦种植,已逐渐变成适宜于某些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了。几年来我们在这块园地上领导儿童开辟了蔬菜作物区、粮食作物区、经济作物区以及花圃、苗圃,并培植了一些果树。在  相似文献   

5.
教师,熠熠闪光的名字!有人把教师比作"人梯",有人把教师比作"渡船",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把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化作甘露,育得满园花朵香,催得遍地桃李艳;也有人说,教师是手持金钥匙的人,把孩子们领进了一座座科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6.
有人将智障儿童比作根系发育不良的果树。然而,如果人们能关心这类果树,即使根系发育不良,它们最终也将开出灿烂的花朵。  相似文献   

7.
在儿童科学教育这块园地里,很多东西被探究、实验等科学课的专业名词标签化了,我国儿童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性演变表明,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在儿童科学教育价值的认识上是有差异的。那么当前在儿童科  相似文献   

8.
自然课的学科课外活动,是教育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一块重要园地。辅导学生的课外活动的,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活动的意义则不是用简短的词语可以概括完全的。唯其如此,在工作中取得的每一点滴经验,都使人感到贵宝。兹把我在这块园地中平时留心采撷的一束小花,奉献给诸位同行老师。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①家庭;②学校;③儿童所在的集体;④儿童本人;⑤书籍;⑥偶然出现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儿童是富有想像力的,只要你给他们提供了条件,创设了情境,他们就会张开想像的翅膀,飞到崇山峻岭,飞向浩渺的云霄……作文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训练,作文课堂就是儿童“想像之树”蓬勃生长的园地。在这块园地上辛勤地耕耘,你便会看到喜人的硕果。现以我在优质课评选时参赛的续写《  相似文献   

11.
如果把阅读比作智慧之源,那么,写作则是智慧之源浇灌出的美丽花朵。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促进写作,写作得益于阅读。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儿童比作祖国的花朵。每迎来一届新生,我就像拥有了一座小小的花坛,一步步在这花坛上耕耘。一、首先了解习性我详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天赋秉性、兴趣习惯,并利用学期初的一个月时间进行观  相似文献   

13.
在儿童科学教育这块园地里,我们很多时候被"探究"、"实验"等科学课的专业名词标签化了,我国儿童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性演变表明,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在儿童科学教育价值的认识上是有差异的。那么当前在儿童科学教育的改革中,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呢?在属于儿童自己的科学探索的园  相似文献   

14.
女孩如花花似梦,文人墨客也总是把女孩比作花朵。花朵万紫千红,你是哪一朵女人花呢?做做下面的题目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5.
马莉静 《辅导员》2012,(15):15-16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把儿童教育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塑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儿童所在的集体,四是儿童本人,五是书籍,六是偶然出现因素。在古代社会中,教育儿童的职能主要是由家庭承担的。近代的儿童教育逐渐社会化,许多国家对学龄儿童都实行了义务教育的制度。在当下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把少年儿翥比作祖国的花朵。花之所以美,因为它是由绚烂多彩、千姿百态的众多花瓣组成的完美的整体。人们常把小学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作为园丁,怎样才能使祖国的花朵成为一个健全、完美的整体呢?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家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分别是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位列第一,可见家庭这位"雕塑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孩子成长的首席指挥官,我们的责任重大。在孩子充满快乐与艰辛的成长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何娇 《考试周刊》2009,(39):225-225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认为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孩子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教小学生难,教低年级小学生更难。然而,秦广秀同志,却耕耘在低年级这块启蒙园地里,一干就是30年,不计较、无怨言,痴情一片育桃李。她的心血和汗水,化为点点春水,换来满园春色,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