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案例:教学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老树的故事》一课,因为不少字都是以前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听读、自读之后,我就说:有的同学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能不能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有位同学在教大家"礼服"两个字时,边比划边说:"大家看嘛,'礼'这半边把'电视'的'视'那一半换成这样,好像一个人在行礼呢。'服'是'月字旁'跟人的身体有关系,这半边(指着右边)就像衣服挂在挂钩上。"真是匪夷所思!我马上表扬他:"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这样的好方法,老师还没想到呢!"其他孩子听了也都笑了,接下来跟小老师起劲地读着。远比教师领读时认真多了!在小老师的启发下,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也随  相似文献   

2.
片段一真实——呈现师生互动的原生态 师:请哪位小朋友上来,读读黑板上的生字,好吗? (一学生读生字,九个读对了八个,只有"搂在怀里"的"搂"字读成了第一声) 师:这个字是个多音字.我们平时说的'搂头盖脸'的'搂',读第一声,但在这里不读第一声.你再想想. (该生还是读成第一声,师走过去把他搂了一下,小家伙十分机灵.立刻大声说:"lǒu!")  相似文献   

3.
师:请大家自由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读了课文有哪些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生开始自由读文,教师同时播放轻音乐;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思考得也很专心,老师再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请同学们把自己感受到的说给自己听听,一边说说,一边改改,组织好语言。 (生自言自语,说、思、改相结合)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读课文的感受与小组同学分享分享。 (生开始讨论交流,协作学习,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说给全班同学听?想说就站起来说。 生:我觉得贝多芬真了不起,无意之间的  相似文献   

4.
谁之错?     
有一次,我去听一节语文课,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孩子们举手非常地踊跃,老师叫起来一个学生,只见他非常自豪地站起来。读完后,老师问:"大家有没有听出他读错的地方?"有很多学生举手,有的说:"他没有用普通话。"有的说:"他的感情不够。"有的说:"他有一个字读错了。"还有一个学生说"他的声音小。"……学生的手依然举着,他们还想指出那个朗读的同学更多的问题,我看着那个朗读的同学,只见他低  相似文献   

5.
一、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做个好学生 学习<燕子>时,学生说:假如我是作者,我要写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学习这一课,我觉得应该把书读熟背会,要喜欢上燕子.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偶尔"的意思是……我来考考王艺同学:"生趣"的意思是什么?我想请教朱真宇同学:"小圆晕"是什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说:我还想读这一自然段.有的说:朱楚妍同学"还有"这个词读得好,换气时,语气也调整得轻快了.有的说:老师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最后四个字一日气读出来,读得好.对学生的精彩发言,我情不自禁地带头鼓掌.  相似文献   

6.
文字游戏     
今天,妈妈正在读<论语>,读到"孔子曰……"当时我一听,便对在我身边的妹妹叶儿说:"你能说出多少带'子'的字?"她说:"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认熟生字师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生 :铃铛。师 :对了 ,是铃铛!(边说边板书)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两遍。师 :(出示课件)老师这儿有八个小铃铛 ,每个铃铛后面都睡着一个宝宝。谁有胆量摘下铃铛 ,和后面的字宝宝交个朋友?(铃铛上标有序号 ,同学指定序号摘下铃铛后必须得大声正确读出后面的生字来)以课文中的词句来设计 ,无形中给了学生听读识字的机会。]指名摘铃铛读生字。师 :不错 ,声音都很响亮。瞧 ,把字宝宝都吵醒了。咱们请它们作个自我介绍 ,好吗?字宝宝 :我叫“沙 ,sha” ,请大家跟我…  相似文献   

8.
作文课上,老师拿出一篇作文,神秘地对大家说:上次作文的题目是‘我的爸爸',我手里的这篇作文是以某位同学的作文为基础修改而成的。现在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听完之后大家猜  相似文献   

9.
一位优秀小学教师上公开课时说:"古人就是聪明,他们掌握了造字的规律.凡是和树有关的字都有一个'木'字."讲到这里,一个男生高高地举起了手要求发言,但老师就是不给他机会,而这个男生的手也一直举着.众目睽睽之下,那位优秀教师终于招架不住了,几乎是愤怒地说:"xx同学,你有什么话就说吧."那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您说错了,有个字和树有关就没有'木'字."  相似文献   

10.
一次语文课,教师发现学生对所提问题不知所措,便责怪他们:"我经常说'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如果用心去读,去感悟,怎么解答不出来呢?多简单的问题呀!"教室里更静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可我读了不止三次了,还是不能理解.'阅读'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才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11.
正有幸参加"黄河之声"全国小学语文观摩会,聆听了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谈礼貌》一课。听后感触颇深。这不正是我苦苦追寻地语文课堂吗?课堂上让学生读书,写作。把课堂还给学生,摒弃教师繁琐的对课文的分析,无休止地问。让学生课堂上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两个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字‘多读'和‘多写'。"已过古稀之年的于老师,在课堂上蹲下身来教学生一笔一画写字,一句一句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课堂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课文,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更没有说教,可是在表演和写作环节,学生却表演得淋漓尽致,写得有声有色,这难道不是读书的收获吗?  相似文献   

12.
一、儿化训练,品读语言师:先请大家看看中堂里寻到的月亮。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课文读一遍。(生读,师边听边板书学生读不好的字词:屏气儿、亏了、末了。)  相似文献   

13.
<正>同学,你有姐妹吗?你有兄弟吗?感受过兄弟姐妹情吗?来读读下面这篇文章吧!我坐在早餐桌边,一边吃着脆玉米片,一边读印在盒子上正对着我的这一面的字:"美味脆玉米片——绝妙赠品等你拿!具体细节请看盒子的背面。"我的姐姐玛丽就坐在我的对面,此时正在读印在盒子另一面的字。"嗨,安,"她说,"看这项赠品——‘用金  相似文献   

14.
"馋"字作为生字,第一次出现在小语第四册《狐狸和乌鸦》一课里,是说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也许是这个字的使用频率不太高的缘故,当学生预习第九册《田寡妇看瓜》时,仍有一些学生把它作为生字提出来.当时,我这样教"馋":"看拼音(chán),齐读:"馋——馋——馋嘴的馋.'秋生说:'往年孩子们看见南瓜馋得很'.馋字就是看见了好吃的食物就想吃的意思,请同学们记住."接着,让学生抄写几遍.后来听写检查效果,有的把"馋"写成"搀",有的写成了"?",还有的记不清字形无法动笔,直搔后脑勺.  相似文献   

15.
【事件呈现】这是一堂一年级的语文课《小松鼠找花生》。学生读课文大约6分钟,老师说:"大家读通了课文,有什么疑问可请教同学。"学生互相提问、解答,甚为热烈。班上的一个瘦高个男孩儿高高举着小手,急不可待地大声说:"我觉得书上说小松鼠‘没看见一个花生’是错的,因为花生不是一个一个的。"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见解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响应。老师思考了片刻,说:"把全文再读读,看‘一个花生’在这儿到底是对还是错。"可是,读了课文之后,学生还是认为书本上写错了。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让我感动不已。上课内容是《锄禾》,老师利用多媒体营造了非常好的学习气氛。孩子们边看图边欣赏老师优美的朗读,学得轻轻松松,兴趣盎然。在教学生字“知(zhī)”时,老师先让自己认为有把握读准字音的学生来读。全班36位学生,有30位能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出知(zhī)音来,然后老师组织同桌相互读。在经历了自读、互读之后,老师又随机点了一组同学来读。第一位、第二位……一直到第四位,每个同学都读得非常准,第五个同学站起来了,她轻轻地念到:“chī。”老师一听,问道:“她读得对吗?”学生马上异口同声地回…  相似文献   

17.
六年级新学期的第一堂<思想品德>课,我是这样开始的: 当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思想品德"四个字后,我问道:"同学们,这节课是<思想品德>课.大家仔细看看,‘思想品德'这几个字有什么特别?"学生们想了想,说:"‘思想品德'四个字中有三个字是心字底.""对.那么,这门课主要要我们学习什么?""学习做一个有高尚心灵的人."有一个学生回答."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18.
两个同学偶然在火车上撞见,谈起了各自的论文: A同学说:"唉,糟透了,我的论文几乎全是粘贴过来的." B同学说:"有什么啊,我的论文除了'你'、'我'、'他'不是抄的外,剩下的全是抄的."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识字教学“人、大、天、夫”(第一册第四主题家》)师:谁能用动作把“人”字表演给大家看?(学生在讲台前面向大家两腿分开站立,并用手顺体态划了个“人”字。班上响起掌声。)师:还有不同的表演方法吗?生:有。(学生在讲台前侧身向着大家,向前迈开一步,手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个“人”字。全班同学又报以热烈掌声。)师:同学们表演得真好。谁能把“大”字也用动作表演出呢?(学生纷纷举手,争着要上台表演。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其他同学翘首以待。上台的同学面向大家,一边进行形体演:两腿分开,两臂侧平举,一边兴致勃勃地解说:伸直两代表一横,…  相似文献   

20.
张速 《四川教育》2001,(5):32-32
一、说图激趣 1.出示本课教学挂图或让学生看课本 里的插图。请学生说说图上画的动物是什 么?谁见过小松鼠,能说说小松鼠的一些特 点吗? 2.先请学生猜图上画的是谁?问:谁知 道达尔文的一些事,能说出来给大家听吗? 3.读课题,读准“鼠”、“达”、“文”的字 音。达尔文是位科学家,他和小松鼠之间会 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识 读。边读边用“──”线划出生字和读不准的 字音,并对着拼音多读几遍。 2.听读正音。学生听录音或听教师范 读,边听边在自己没有读准的字音上作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