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春泉教授的《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以下简称《语用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继其《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一书之后,又一次向学界展示了作者实证研究的治学路数。这种实证研究主要体现在语料搜集、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粟臻 《文教资料》2009,(5):40-42
修辞造词法作为汉语造词法的一种,对新词语的生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考察了新词语的六种常见修辞造词法,并对其造词理据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运用修辞方法创造并使用新词语的语用心理因素,最后提出了应当正确看待修辞造词这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3.
先锋小说文体研究大致归纳为叙事研究,结构形式研究,语言、修辞研究等三个方面.其中,主要从元叙事、叙事时间和叙述视角这三个关键性的文体特征进行叙事研究;在结构形式上,先锋小说的时空结构遵循的不是传统的故事逻辑,而是一种反传统的叙述逻辑,呈现出"迷宫"式结构,其文体特征与模糊性的语言特色和大胆的修辞技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学术界围绕"振聋发聩(瞆)"一词展开了一场争论.有人认为这个成语"组词没有客观依据",因而是错误的,在规范性和理据性上都是站不住脚的.要再使用就应将"聩"改为"瞆".为澄清这种用所谓"客观依据"来检验一切语词"意义理据"的错误观点,本文对"振聋发聩(瞆)"一语的版本依据、意义理据、源头流变等进行了辨析考证,认为这不过是一种修辞上的夸张性的比喻说法,应重视文学修辞语言与科学逻辑语言的区别,对"振聋发聩"的版本依据和意义理据不应再有怀疑,对它的规范地位不应再有动摇.  相似文献   

5.
飞白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飞白进行了研究。(参见姚淦铭,2002;笪玉霞,2003;于芹,2004;李执桃,2007;李枫,2007)上述学者从飞白的定义、逻辑理据、飞白与英语中Malapropism的异同以及飞自在网络用语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高了人们对飞白这一辞格的认知和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6.
周艳 《考试周刊》2013,(53):86-87
本文运用对比分析方法 ,阐释了英语"轭式修辞法"与"一语双叙"在句式结构、语用和修辞特点方面的异同,并提出,虽然"轭式修辞法"与"一语双叙"在句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在语法的兼用上存在不同之处,如在语用上二者都注重关联性和交际的信息原则,在修辞上用引申意义收到幽默诙谐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波 《现代语文》2009,(7):38-40
本文尝试从语用--语言学①的角度,运用语义指向、语境理论、对话含义推导的方法对副词"才"的语用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副词"才"在句中的使用,对说话人来说,可以突显句子的逻辑重心、加强语气;对听话人来说,则可以提示对话空间.  相似文献   

8.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店名研究已成为社会语言学的重要课题。"前景化"是近年研究文学语言的一个新的视野与角度,店铺命名本质上是一种语言艺术,"前景化"修辞同样适用对社会语言的阐释。徐州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商贾云集,店名棋布。笔者实地考察了徐州市区主干道商业街并用笔和相机忠实记录了600余店铺名称,梳理其中的文字信息,从"前景化"角度探讨其修辞特点、效果、动因及语用策略。"前景化"策略具体有"偏离"和"平行"两种形式:命名者一是通过字型、语音、语义的偏离颠覆传统;二是运用对等原则,在语音、词语、书写三个层面使用"平行"手段。徐州店铺名称"前景化"修辞运作动因主要有语用动因、认知动因及语义动因。  相似文献   

9.
在语法事实的揭示和语法理论的构建中有机地融入修辞机制的阐发,是《中国文法要略》的一个重要特色;该书语义范畴、语义关系、句法变换等研究中大量关于语用、修辞的论述,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修辞观。这种以“表达论”为重心的语法体系中的修辞分析,对于语法与修辞的结合研究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部动画影片的全部画面镜头制作完成后,要利用蒙太奇的手法按照原定创作构思将各个场景有机地组接起来,方法包括叙事和修辞,前者主要将镜头按照故事发展逻辑和时间顺序组接起来,后者则启发观众能够看懂画面外在的含义。因此,研究语句之间叙事及修辞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也是电影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朱光潜修辞思想值得重视。其主要特点:注重宏观与微观的辩证统一;注重理据的探索;注重修辞在美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的融会贯通;注重古今中外的综合对比;注重语用及语用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离散和连续这两个语言学概念出发,探究了人类的趋同、趋异和联结的三个认知方式在语言修辞中的表征;尝试性地提出了修辞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具有美学功能,而且它们当中有很多同时也具备不可忽视的认知语用功能,修辞方式实际上是人类认知和表征世界的手段.通过对英汉语辞格的分析,在修辞维度探究人类认识自身和世界的离散、连续认知方式以及常见修辞手段背后的深层的认知语用理据,旨在对语言中的各种修辞手段有一个全面多维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语言文字应用专题研究——逻辑与修辞》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立足于教学的有效性,对这门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框架作出了新的建构,通过逻辑板块研讨语言逻辑理论在语文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解决语言如何规范的问题;通过修辞板块研讨修辞学理论在语文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解决如何利用语言手段进行语言创新的问题。同时,该书抓住语法、逻辑、修辞三门学科的内在联系,着眼于语言应用,把语法、修辞、逻辑的综合教学作了新的实质性的整合,在讲逻辑修辞的基础上落实语法知识及运用,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开辟了一条中学语言教学有效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语用模糊"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了其能作为成功交际策略的理据:礼貌需要;修辞需要。最后从交际意图、语境两方面对语用模糊进行关联性解读,强调语用模糊解读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学语用学旨在将语用学理论应用于文学评论。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对《呼啸山庄》中主要叙事人与主人公之间的重要对话进行语用分析,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人物语用特色,巧妙地表现了叙事人的态度、与主人公的不同关系以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同时也证明语用学理论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大中学校语文课是语言教学课。要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必须强化修辞教学与训练。针对修辞教学现状,本文论述了要搞好修辞教学,必须实施以下教学方法:一、以题旨情境教学为纲,学习分析鉴别运用语言;二、消极修辞是基础且语用广泛,教学中要消极、积极修辞二者兼顾;三、注重对学生的悟性的培养。悟性高语感强,可由教学到自学自用,在语用中自觉追求并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国内开始模糊修辞学研究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时间。国内学者已就模糊修辞的概念、形式、应用及功能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但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如:人们对模糊修辞的定义及其涵盖尚缺乏一致意见;对模糊修辞及语用模糊的区分尚不明晰;对模糊修辞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研究还有待深入;对英汉模糊修辞的对比研究尚显不足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文化史在叙事材料、叙事风格和叙事方式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主要表现为故事与"碎片"、从"文本"到"修辞",以及影像资料的运用。职业教育叙事发展存在着"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为叙事较少且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描述、叙事风格单一,不追求修辞、叙事方式单调等方面。新文化史所取得的突破,为职业教育叙事的转向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翻译视角对修辞理据的都有不同的影响,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缺陷。通过对解释体从符号学的角度做深入分析,并同时结合语言符号的特点与性质来探究修辞理据的问题,可以得出解释体的特点决定语言符号的特点,即解释体就是修辞的根源的结论。解释体根据自身的性质决定着语言符号系统的性质和分类,并利用这种机制来确立其修辞的理据。  相似文献   

20.
"咆哮体"是时下一种流行的网络文体,其独有的咆哮、怒吼的风格深受网民的关注,其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使得网络语言熠熠生辉。"咆哮体"包含的修辞艺术使其在语用表达上具有自己的特色。以"咆哮体"为例进行分析,考究"咆哮体"的修辞语言艺术,阐释"咆哮体"中常用辞格的种类和特点,有利于更好地研究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