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少儿体操运动员肘关节骺软骨损伤的机理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跟踪观察法、实体测试法,对9~13岁的少儿体操运动员肘关节骺软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肘关节骺软骨损伤是少儿体操运动员易发的常见病。它不仅影响着正常训练和比赛,而且还有碍于少儿骺软骨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正确认识少儿体操运动员骺软骨损伤的机理,制定预防的具体措施是少儿体操教练员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是运动员最常见的肘部损伤。常见于投掷、体操、举重及棒球、垒球等项目的运动员。损伤部位涉及肘关节内侧较广泛的区域,包括肘内侧副韧带损伤、前臂屈肌起始部位损伤、尺侧关节囊损伤、肱骨内上髁炎及肘管综合症(尺神经损伤)等。我们所调查的66名标枪、体操、举重运动员中,有肘  相似文献   

3.
体操、技巧运动员肘关节损伤较为多见。一些条件好、有前途的运动员因肘关节受伤后处理不当,功能恢复欠佳而丧失了运动前程。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临床多见;尤其在体操、技巧运动中。近年来因技术动作难度不断增高,开始专项训练的年龄越来越早  相似文献   

4.
体操是体育运动中创伤发生较多的项目,其根本原因在于体操的技术动作难度大,具有惊险性,而且大都在器械上完成整套动作,一旦摔下就很容易致伤。深入了解体操运动员常见的运动创伤及其性质、部位和特点,才能搞好医务监督,及时予防创伤的发生,不断提高体操运动的技能。从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三年作者对我省廿六名体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所发生的运动创作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如下:(见后统计表) 廿六名运动员,其中男十二名,女十四名;运动健将七名;训练年限最长者七年,短者二年。五年来共受伤人次114次,慢性损伤79人次占69.3%,急性损伤35人次占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48例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肘关节创伤情况的调查,从运动员受伤的年龄、训练年限、受伤时间以及各项目受伤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规律和预防措施,为合理制定训练计划、减少肘关节创伤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邱卓钢 《体育科学》2001,21(4):69-74
通过对30名国家级体操现役运动员和30名国家女子手球集训运动员的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优秀体操运动员主要损伤部位是肘关节、踝关节,而以肘关节损伤程度为最严重.女子手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是膝关节、踝关节,以膝关节损伤程度为最严重.2、优秀体操与女子手球运动员在发生运动损伤时的状态焦虑水平较高,分别达到49.37±6.94和49.00±6.61.3、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应激源为教练的批评、对手领先表现出色时.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应激源为身体或心理失误时、教练的枇评、经受剧烈的疼痛或损伤后.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应激源为裁判不公、气候不适场地器材糟糕致使身心失误等.4、优秀体操选手的主要临场应对方式为归因于外界不可控因素,将注意力集中于动作上或转移注意力,优秀手球运动员临场主要应对方式为强化比赛信心、迅速忘记不快经历和经历应激后采取更小心谨慎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受伤与未受伤、不同等级运动员完整FMS评分间的差异性,本文选取山西省体操队37名年龄10-16岁的女子体操运动员进行FMS测试,结果表明:1)受伤和未受伤组的女子体操运动员FMS总体得分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但是不同等级运动员之间的FMS总分存在显著差异.2)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FMS测试对预测女子体操运动员损伤...  相似文献   

8.
据国内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肘关节损伤约占标枪运动员常见伤的75%,许多很有天赋和培养前途的少年运动员,由于肘伤而过早地结束其运动生涯,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如何防止少年标枪运动员肘关节损伤,或最大限度地避免少年运动员肘关节损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肘关节损伤在标枪运动员中是个突出的问题,发生率较高。然现国内报道少见,本文对30名标枪运动员的肘关节做了检查,进行了治疗。并对30例尸体上肢的肘管解剖及尺神经在肘部的情况进行了测量和观察。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1980年8月~1985年5月,对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等30名从事标枪运动二年以上的运动员进行了检查,重点是投掷侧的肘关节,均拍摄肘部X线放大照片。所  相似文献   

10.
肘关节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肘关节损伤是体育教学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多见于田径投掷项目、网球、羽毛球、排球、棒、垒球等需要快速、猛烈挥动前臂的运动项目。一、肘骨关节损伤原理及类型肘骨关节损伤是由于肘关节超常范围的不合槽运动所致。如快速用力挥臂、肘部过度外展、过屈、过伸、猛烈屈腕及经常做前臂的旋转和伸腕动作均可使肘骨关节损伤。肘骨关节损伤因动作不同,受伤部位各异,按其损伤特征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伸展型”和“外展型”投掷肘。“伸展型”投掷肘多因快速挥动前臂的“鞭打”动作局部负担过重引起。由于肘关节过伸使得鹰嘴软骨面猛烈撞击鹰嘴窝…  相似文献   

11.
举重运动创作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武韶  史和福 《体育科学》2000,20(4):44-46,92
本研究共调查265名男女举重运动员,并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男女合计患者率为78.4%,而女性为90.00%,共检出121种损伤,但常见的集中在12种。受伤部位以膝和腰患病率较高,依次为腕,肩,肘,髋。73.8%的损伤是慢性损伤或急性转为慢性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少年体操运动员关节损伤状况并制定预防措施,为教练员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参加2008年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比赛的122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足部、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坐骨结节、股骨头等部位,且大多数为慢性劳损.为预防各种关节损伤,应加强训练中的医务监督,并根据运动员损伤特点合理调整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标枪运动员肘关节损伤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标枪运动员肘关节损伤原因分析宋永平,单东育国内外有关资料表明,标枪运动员的外伤常见部位是肩部,特别是三角肌前部肌纤维。而在大学生标枪运动员中却以肘关节损伤更为常见。例如:1985年山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37名男标枪运动员中有6名肘关节损伤,...  相似文献   

14.
女子举重运动员肘关节急性损伤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访问法.对女子举重运动员肘关节急性损伤的性质、损伤部位及造成急性损伤的原因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受伤的原因和规律,以使女子举重运动员更好地参加比赛和训练。  相似文献   

15.
竞技体操     
G832.014.53 20021831对我国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郑李辉双肘损伤的身心综合治疗(刊,中,I)/邱卓钢。葛新发∥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4).-440-441(TY)体操∥优秀运动员∥男子∥肘关节∥损伤∥治疗G832.02 20021832略谈保护与帮助在体操教学中的特殊作用(刊,中,I)/董汉英∥体育科技信息.-2001.-21(5).-34-36表2参3(SML)竞技体操∥教学∥动作∥保护∥自我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今年,在我院田径运动会的标枪比赛中,有两名打破我院纪录的标枪运动员,因肘关节损伤,失去再创纪录的机会;在进行标枪的教学中,发生肘关节疼痛的学生为数也不少。肘关节在挥臂投枪的动作中,是起主要作用的,因负荷很大,加之技术动作不正确,或技术不熟练的运动员,容易引起这部位创伤,被称为“标枪肘”,便是掷出标枪后,肘关节内侧、肱骨内上髁的下方疼痛,而大多是在旋前园肌的起点处。因此,对这个问题应该加以重视、研究和解决。本文试图用运动解剖分析方法,从技术上找出发生这种损伤的原因,提出注意事项和予防方法,与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共同商榷。现按动作的先后顺序来说明它。一、最后用力挥臂投枪动作的完成  相似文献   

17.
掷标枪运动中肘关节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掷标枪时,由于技术动作的特殊要求及肘关节解剖学特征等原因,容易引起损伤。资料表明,许多有天赋和培养前途的少年运动员,由于肘关节受伤而过早地结束其运动生涯。为减少运动员肘关节损伤的发病率,本文对体育系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探讨肘关节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是标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伤病。本文对标枪运动员“投掷肘”损伤的主要原因,并对其损伤发生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投掷技术训练过程中纠正错误动作是防止和最大限度减少运动员“投掷肘”关节损伤的有效途径,以及做好预防工作,出现肘关节损伤及时治疗,并进行恢复性训练。本文提供的恢复手段,可针对性选用。  相似文献   

19.
竞技体操     
G832.014,53.HL006 9905298高级男子体操运动员急性损伤原因的个性剖析及应付策略初探[HL,中,A]/杨杰∥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年11月18-20日.-102(BJ)男了∥竞技体操∥损伤∥性格∥个性∥对策∥情绪∥心理调节以损伤的交互作用理论为指导,采用准则组设计 ABC 分析法,对91名中国男子体操运动员185个部位的损伤,从个性与管理角度进行了剖析。发现了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运动员在急性  相似文献   

20.
对参加2005年“李宁杯”全国少年儿童比赛和云南个旧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的122名(8~12岁)体操运动员及44名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训练中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四肢各大关节,以慢性损伤为主,康复训练手段主要是减量或者调整项目,加强易伤部位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