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3~6岁幼儿10米往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腿连续跳、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6项体能指标的测试,分析了山东省3~6岁男女、城乡幼儿体能变化的年龄、性别与城乡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山东省3~6岁幼儿10米往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腿连续跳、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6项体能指标的测试,分析了山东省3~6岁男女、城乡幼儿体能变化的年龄、性别与城乡特点,揭示了其自然变化的趋势与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技术监测课外体育活动对幼儿体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性分析对Z幼儿园大班幼儿开展16周的实验。结果与结论:1)实验后试验组幼儿在坐位体前屈、双脚连续跳、走平衡木、网球投掷和10m折返跑5项指标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2)对照组幼儿在双脚连续跳、走平衡木和立定跳远3项指标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课外体育活动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有效促进幼儿体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通过教学实验法探讨运动处方式教学对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实验前后两组分别在安静心率、舒张压、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握力等指标上有明显的变化(P〈0.01)或(P〈0.05),而在收缩压上仅实验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男女生安静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以及男生握力等指标值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得出以下结论:运动处方式教学和传统保健课教学均对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运动处方式教学的影响效果更显著。运动处方式教学是促进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5.
徐春霞 《精武》2013,(24):12-12,14
了解青岛市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比较城9幼儿身体素质的差异。对青岛市3~6岁620名幼儿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m折返跑、走平衡未和双脚连续跳进行了测试。结果:(1)男性幼儿,10m折返跑成绩城镇好于农村且差异具显著性,其它身体素质农村幼儿好于城镇幼儿,其中网球掷远和坐位体前屈差异具显著性;女性幼儿,10m折返跑,网球掷远城镇好于农村,10m折返跑差异具显著性,其它素质均是农村幼儿好于城镇幼儿,但无统计学差异。(2)测试指标中,坐位体前屈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其它测试指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幼儿3-6岁的体育教学,对早期培养以灵敏、速度、快速力量、协调、平衡等为能力要求的竞技体育武术项目高水准运动员的成才很重要。文章根据2005年山西省国民体质监测幼儿身体素质坐位体前屈、10米折返跑、立定跳远、双脚连续跳、平衡木五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结果中所反映出的3-6岁幼儿时期:在性别遗传方面,柔韧、速度、力量素质有明显差异,协调、平衡能力差别不大和6项素质均存在自然增长快的年龄段的身体素质自然增长规律。提出在3-6岁幼儿武术体育教学中,对男女幼儿的柔韧素质、速度素质、跳跃素质应区别对待,对协调性素质、平衡素质,男女幼儿的武术体育教学,应当安排一致。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7,(11):945-949
目的为了解幼儿体质健康状况,提出科学有效的体质健康促进策略。方法依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测试方法,对2016年郑州市区3 023名3~6岁幼儿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8项指标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的各项指标与2014年全国测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郑州市区女性幼儿体质达标合格率、良好率和优秀率高于男性但总体低于全国;身高、体重反映身体形态指标优于全国;平衡木、双脚连续跳、10m折返跑反映灵敏性和协调性指标优于全国;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反映肌肉爆发力、上肢与腰腹力量、柔韧性的指标均低于全国。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对山东省3-6岁幼儿体质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幼儿体质状况总体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立定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体质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上臂皮褶和肩胛皮褶厚度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出波浪式变化,柔韧性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山东省幼儿体质状况具有明显的性别特点和城乡特点。  相似文献   

9.
张凯  魏源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8):700-702
目的探讨体重质量指数(BMI)、体脂率(RBF)判别中学生肥胖的差异及其与中学生体质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佛山市某中学584名中学生(男生301名,女生283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身高、体重、RBF、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肺活量测试。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MI判定学生的肥胖率为男7.0%,女4.6%;RBF判定学生的肥胖率为男9.0%,女14.8%;基于BMI、RBF与中学生各体质指标的对比,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均产生了积极影响,且这4项指标在RBF的贡献率远大于BMI。结论 BMI与RBF划分的中学生肥胖率不一致;与各体质指标的对比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体育课堂不同运动强度累积时间与体质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用Actigraph wGT3X-BT采集360名城区和郊区高中生40 minSB、LPA、MPA、VPA累积时间和7日总佩戴时间,并统一进行体质健康测试,运用SPSS23.0对各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等时替代分析。结果:(1)在体育课上高中男生MPA、VPA运动时间均显著高于女生,体质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2) LPA运动时间与各项目(立定跳远除外)之间无关,SB、MPA、VPA运动时间与体质健康大部分项目之间均显著相关;(3)对于高中男生,VPA运动时间对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MPA运动时间对肺活量和1000m单独产生有益影响;LPA运动时间对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SB时间对1000m单独产生不利影响;在控制LPA运动时间后,VPA和MPA运动时间对相关体质健康的有益影响减弱;在等时替代LPA后,VPA和MPA运动时间对相关体质健康的有益影响增强;(4)对于高中女生,SB、LPA、MPA与VPA运动时间对体质健康各项目的单独和等时替代影响均不显著,在控制LPA后,SB时间显著提高女生50m速度。结论:目前上海市高中生体育课低于50% MVPA运动时间,MPA运动时间具有发展男生肺活量和1000m的特异性,VPA运动时间具有发展男生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和50m的特异性,加速度计测量的课堂SB为肌肉力量和柔韧练习,但是高中女生体质健康的改善需要克服传统体育课程长期运动强度不足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裕固族幼儿生长发育状况,为采取有效监测和科学制定体育卫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6所幼儿园抽取3—6岁男女幼儿360名,对选取的幼儿进行体质检测。结果裕固族男女幼儿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等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幼儿高于女幼儿;与全国幼儿相比,3、4岁裕固族幼儿四项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均值,但5、6岁明显低于全国均值;除胸围之外,裕固族男女幼儿四项指标与甘肃省幼儿的差距不明显。结论健全裕固族幼儿生长发育监测体系,加强幼儿体育锻炼,提供适合幼儿身体锻炼的方法,促进裕固族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陈谦  吕熠豪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1):65-67,118
目的:测试不同年龄和性别学龄前儿童的穿珠能力,评价儿童手部小肌肉群活动的发展。方法:以浙江省25所幼儿园3~6岁的5 123名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一分钟穿珠"测试,半年后进行第二次测试。以年龄、性别等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3~6岁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穿珠能力不断增加,4.5~5.5岁年龄段女童穿珠能力好于男童(P〈0.05)。②半年前后穿珠变化值提示,手部精细活动能力的发展敏感期男童为3~4岁之间,女童则更长一点为3.5~5岁之间。结论:学前阶段手部精细活动能力发展迅速,女童优于男童,其发展敏感期女童长于男童。  相似文献   

13.
齐利萍  林建 《福建体育科技》2003,22(1):11-11,22
为了解福州市 3- 6岁幼儿的体质现状 ,探讨其发展变化的某些规律和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 ,对福州市城区和八县的 5 6 0名幼儿进行调查与测试。结果表明 :福州市幼儿身高、体重、坐高、胸围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脉博除男孩 5岁组外 ,其余各组均随年龄增大而减小 ;身体素质指标反映跑、跳、投项目指标均为男孩好于女孩 ,反映柔韧素质的坐位体前屈为女好于男。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aim was to analyse the physical growth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rhythmic gymnastics athletes relative to their level of somatic maturation. This wa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136 athletes on 23 teams from Brazil. Mass, standing height and sitting height were measured. Fat-free and fat masses, body fat percentages and ages of the predicted peak height velocity (PHV) were calculated. The z scores for mass were negative during all ages according to both WHO and Brazilian references, and that for standing height were also negative for all ages according to WHO reference but only until 12 years old according to Brazilian reference. The mean age of the predicted PHV was 12.1 years. The mean mass, standing and sitting heights, body fat percentage, fat-free mass and fat mas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until 4 to 5 years after the age of the PHV. Menarche was reached in only 26% of these athletes and mean age was 13.2 years. The mass was below the national reference standards, and the standing height was below only for the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but they also had late recovery of mass and standing height during puberty. In conclusion, these athletes had a potential to gain mass and standing height several years after PHV, indicating late maturation.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3~6岁幼儿生长发育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伟 《体育科技》2010,31(1):110-113
目的:了解山东省17个地市城乡男女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方法:对山东省14000名幼儿进行体质测试,根据检测数据计算幼儿伯格林指数、维尔维克指数、身高坐高指数、克托莱指数、身高体质量指数和BMI作为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评价指标,并作城乡比较。结果:幼儿的伯格林指数和身高坐高指数均随年龄增加而减小;而克托莱指数、身高体质量指数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幼儿的维尔维克指数和BMI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小,而男幼儿的维尔维克指数和BMI均与年龄变化无关。结论:城市幼儿的胸廓发育情况、身体结实程度和营养状况总体上好于农村幼儿。另外城乡幼儿的体型在幼儿时期即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农村幼儿的躯干的长度要高于城市幼儿,而城市幼儿的下肢长度高于农村幼儿。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实验测试法测定北京市40-59岁普食者与素食者安静时的身体形态指标、BMI、肺活量、心率、血压等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安静时普食者与素食者的身高、BMI、腰臀比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普食者与素食者男性在安静状态下心率有显著性差异,素食者均比普食者低;普食者与素食者女性的台阶指数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且素食者比普食者的低;普食者与素食者在握力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普食者比素食者大。建议:加强普食者与素食者在营养和卫生保健知识方面的普及;加大他们对科学健身的认识及合理膳食的搭配。  相似文献   

17.
出生体重与3~6岁幼儿身体形态特征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出生体重与3~6岁幼儿身体形态特征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出生体重与3~6岁幼儿身体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关联度,不同出生体重幼儿身体形态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重与轻两组幼儿。出生体重重的幼儿身体形态发育处于领先,出生体重轻的幼儿身体形态发育低于其他幼儿;不同出生体重幼儿身体形态指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但增长速度不同,体重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身高、坐高、克托莱指数、胸围,增长速度最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提取的武汉工程大学本科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样本,通过Excel、SPSS 22.0等工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男女体质测试指标和派生指标BMI均与体测总分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其中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50m指标对体质测试总分影响较大;男女生BMI指标与坐位体前屈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BMI与800m/1000m之间有很强的正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锻炼身体,降低肥胖者的BMI值,有利于提升学生体质状态,提高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19.
以武汉市4处户外休闲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SOPARC方法,解析居民身体活动和环境空间特征。研究显示:通过被观察者特征和年龄组的关联分析,各年龄组的男女人数比例、平日和周末人数、一天内不同时段人数以及不同休闲公园的人数均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被观察者特征和运动强度的关联分析,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龄组、不同时间段的被观察者以及不同休闲公园的被观察者在活动强度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观察地环境特征分析,4处休闲公园的环境要素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环境容量和管理组织方面存在较明显差异,可进入性、可使用性和资源设施均处于较高或中等水平。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分析各类人群户外身体活动特征,促使全民健身战略落实;依据各类人群户外身体活动的时空差异,合理调控公共休闲空间;顺应各类人群身体活动强度偏好,健全休闲服务设施;适应各类人群休闲运动的环境需求,优化公共休闲环境。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0年湖北省国民体质监测幼儿部分的测试结果,对其形态、机能和素质等10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论显示:湖北省农村幼儿总体体质达标率已基本赶上城市幼儿;农村幼儿的身高同城市幼儿无显著性差异,但体重、胸围及安静心率均低于城市幼儿;农村幼儿上肢力量及平衡能力明显优于城市幼儿,下肢力量、柔韧性、敏捷性与城市幼儿无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