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通过系统梳理有关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英文文献,对高山滑雪项目的运动损伤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预防策略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发现:(1)高山滑雪的损伤发生率高;膝关节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手指、下背部、头面部等部位次之;损伤类型主要包括韧带损伤、应力性骨折、神经系统损伤/脑震荡等,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方面无性别差异;损伤程度一般为中、重度,最严重者可致使运动员停训或中断参赛超过28天;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所面临的损伤风险相近。(2)影响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基本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本身的竞技水平、技术动作、性别年龄、先天遗传等相关的内部因素,它是减少和预防高山滑雪运动损伤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二是与竞训场地、器材、装备、气候等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因素,它们也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特征产生一定影响。(3)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可主要侧重于提高力量素质、优化技术动作、创新器材设备,并逐步加强多措并举、相互配合以产生综合效应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为加强与高山滑雪项目特征相匹配的运动损伤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大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机制探究,探索新的预防手段和策略等后续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膝关节运动损伤是高山滑雪运动员最常见的伤病,在高山滑雪运动项目中,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膝关节损伤后,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及运动成绩,缩短运动寿命,甚至危害身体及健康。调查发现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最常见的膝关节伤病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滑囊炎,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和髌骨劳损等,提出对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及运动损伤后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为今后的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山滑雪运动中,膝关节损伤是最常见的损伤,其损伤部位主要是前交叉韧带、滑囊炎、髌骨劳损、半月板损伤和侧副韧带损伤。旨在引起在高山滑雪教学、训练、比赛时减少膝关节损伤及其预防的重视,使运动员尽量减少和避免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进而延长运动寿命,提高训练效果,维护及稳定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在高水平运动员竞争激烈的今天,对参赛高山滑雪运动员动作的难度、准确性等都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所有这些的前提是保证高山滑雪运动员健康的身体基础,进一步避免专项运动的各种损伤,这是重中之重。为了研究中国优秀男子高山滑雪运动员的创伤特征与规律,研究对策,尽量预防和减少伤病或避免伤病的发生,深入国家一线对高山滑雪运动员30名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情况逐一的进行了身体损伤的专题医学检查,用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Spss13.0)。总结出高山滑雪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膝关节、腰背部及肘关节;损伤类型主要是肌肉损伤等6种类型,并针对于发病诱因分析总结出了相应对策。对运动损伤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提出了建议,特别提倡支持带在运动损伤的预防中的普及。  相似文献   

5.
橄榄球运动具有团体性项目中最为激烈的对抗性,这导致橄榄球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风险是显著的,因此如何针对橄榄球运动损伤进行有效预防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们所关注的内容。该研究主要基于英语文献,对橄榄球项目的运动损伤特征、影响因素及监控策略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研究表明(1)橄榄球运动员的损伤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橄榄球专项特征,依据橄榄球运动员主要损伤类型、部位及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能够降低球队的伤病风险;(2)橄榄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伤病史、比赛与训练负荷、竞技水平、年龄与性别、接触动作、球员位置以及疲劳,依据运动损伤影响因素对训练和比赛过程进行合理控制能够减少运动损伤对球队整体竞技能力的影响;(3)橄榄球运动员的损伤监控策略主要包括运动损伤预筛查、建立运动损伤监测系统以及进行多学科合作参与,通过对橄榄球运动损伤监控策略的应用和探索可以从根源上提高橄榄球队的运动损伤监控效果。  相似文献   

6.
冬残奥项目发展迅速,但由于冬季项目设置的特殊性,加上残疾人体育项目分级的复杂性,使得冬残奥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远高于健全人冬奥会和夏残奥会。2002年以来冬残奥项目伤病特征:整体损伤率较高,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高山滑雪、残奥冰球、单板滑雪三个项目损伤率较高,肩膀是损伤的多发部位。我国备战冬残奥的队伍中主要损伤部位:高山和单板:肩膀、脚踝和膝盖;残奥冰球:腕部和肩膀;北欧滑雪:腕部和膝盖;轮椅冰壶:肩膀。主要风险因素:残疾本身引起二次损伤、过度使用等内在因素;比赛中天气、温度、赛道以及设备等外在因素。预防措施:启用全过程式伤病监控系统,加强伤病预防综合策略实证研究,注重相关人员伤病预防教育,发挥运动设备的伤病预防作用,提升伤病预防医疗保障条件。我国在备战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负荷的记录和分析、运动员的体态问题、运动员的损伤预防教育问题、运动器材辅具的自主设计和研发问题以及运动队医疗人员的配备问题。以减少备战和举办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体现《奥林匹克2020议程》所提出的"以运动员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为科学备战冬残奥会和促进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运动损伤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如何采取相应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国内高水平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了解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发现损伤呈多发性,损伤部位多集中于膝、腰、肩和头等部。为预防常见运动性损伤,应该加强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提高专项训练的科学性,对身体的力量薄弱部位进行专门性训练,增加小肌群的训练手段,选择保护设施和器材保护容易受伤的部位等,力求提高和改进今后的训练效果,提高运动成绩,巩固优势地位,保持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岩 《冰雪运动》2014,(5):32-36
基于2006~2014赛季国际滑雪联合会损伤健康系统(FIS ISS)最新伤病报告数据,对自由式滑雪运动损伤类型、损伤严重程度、损伤部分等进行分析,得出自由式滑雪运动员最容易受伤部位是膝盖、头部、脸部、髋部,容易受伤的类型是关节与韧带损伤、骨折与应力性骨折、脑震荡等。从自由式滑雪专项特征、比赛要求、场地与器械、训练等方面分析导致损伤的风险因素,提出规避和降低损伤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军  巨雷 《冰雪运动》2012,(1):34-37
对国内50余家滑雪场1 450名滑雪爱好者进行实际调研,探讨导致滑雪运动人群产生运动损伤的因素和规律。滑雪爱好者下肢发生运动损伤率较高且具有明显的部位特征,运动损伤主要类型为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和挫伤。导致滑雪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与滑雪者自身、滑雪场管理以及滑雪装备器材等因素有关。预防滑雪运动损伤的措施包括滑雪者自身应提高安全意识,选择好滑雪运动装备与器材,滑雪场应完善安全保障与医疗救护服务体系等。旨在减少和避免滑雪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滑雪运动中来,并为滑雪场管理部门更好地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预防、减少或避免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运用运动医学领域中研究流行病的方法,对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特点及致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男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运动损伤具有重复性和多发性的特点;青年冰球运动员和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相对较高;膝关节、腰背部和踝关节是运动损伤的高发部位;运动损伤的类型呈现多样化,扭伤、擦伤、挫伤及摔伤较为常见;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的伤病以急性损伤和中、轻度损伤为主;动作技术失误是导致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致因.  相似文献   

11.
This review study focuses on knee injuries in recreational alpine skiing.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1) to provide selected knowledge derived from current and past knee injury epidemiology; (2) to outline the most important knee injury mechanisms; and (3) to review and discuss how modifications of the skiing equipment might alleviate the risk of knee injuries. This review represents the essence of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report and considers the content of more than 230 scientific papers, further “grey literature”, patents,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other publications. Knee injuries are the most frequent injuries in alpine skiing and their incidence rate remained high despite a decline of the incidence of other skiing injuries in recent years. Women have a higher knee injury risk, but age and tiredness appear not to be significant factors. Apart from the commonly described injury mechanisms “phantom foot” and “boot-induced anterior drawer” other more sophisticated injury categorisations are given. The ski radius, the ski length and the standing height on the ski may be relevant ski parameters. For the binding, the release mechanisms in different mechanical degrees of freedom, the impact tolerance and the maintenance frequency are discussed. In the ski boot, the height of the upper, the boot liner, the shaft stiffness, and the position on the ski may play a role. The biggest challenge, but probably also the biggest opportunity for a reduction of knee injury rates seems to be the development of a mechatronic binding. The current strategies to develop these types of bindings are explained and illustrated by one example. Some of the possible parameters which may be essential for the necessary control algorithms are described. Finally, considerations regarding the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implication of the analysed technical measure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队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了解该项目运动员损伤的现状,探究损伤的特点,进而分析主要致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建议,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参考,使运动员尽量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绝对力量训练引起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运动员在训练中避免运动损伤,帮助教练员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计划,从而减少因伤病而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指出疲劳、心理、训练负荷、技术能力、旧伤未愈或带伤训练、运动员的年龄等是引起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着重从控制训练强度、改进训练方法、提高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水平等多方面论述了绝对力量训练损伤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女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情况调查与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集大体育学院35名跆拳道女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进行调查,膝关节运动损伤发生率很高,人均1.31次,多数发生在对抗性训练和比赛中,局部负荷过重和训练水平低是致伤的主要因素。据女子膝关节的解剖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训练;正确掌握技术动作;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特别是腘绳肌力量和伸展性锻炼;增强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是避免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