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第1课。A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表现"窃渎"滋味的语句。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渎书的热爱以及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激发读书兴趣。3.学习并运用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窃读时心理、动作的语句,体味窃读的滋味,领悟并运用动作及心理描写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教学目标】1.能认读并正确书写本课要求的10个字,认识8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3.能联系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同时注意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等。4.体会、借鉴作者表达人生感悟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龚晶  杨佩君 《快乐阅读》2013,(18):92-93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重点学习课文第12、13自然段,体会"鸟的天堂"的壮观;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想象"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丽景观,初步感悟榕树旺盛的生命力。【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进入情境,进行合理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南国风光、热爱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感悟,体会残疾青年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3.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别饿坏了那匹马"的不同含义;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善意的谎言背后的真情。【教学难点】体会残疾青年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深深的感激之情。【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重点、难点】1.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想象,感悟画家和牧童的可贵品质,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欣赏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动人的花影,培养审美情趣。理解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3.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读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感受夹竹桃的韧性以及带给作者的幻想,体味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感悟文章的表达特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感受夹竹桃的韧性,体  相似文献   

7.
何建军 《广西教育》2013,(17):44-45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20课(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在品味课文语言精妙的过程中感悟"花的勇气",学习阅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B案     
【教学目标】 1.用恰当的感情读好人物的动作。 2.抓住关键的词句品读、感悟人鸟情深。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2课。【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2.了解翠鸟的外形,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翠鸟的外形,抓重点词句品读课文;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阅读训练的同时,有效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教学过程】一、颜色导入,感受鲜艳,渗透语言训练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姓什么吗?出示"朱",学生进行扩词,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学习课文表达方法,并仿写。【教学重点、难点】在读中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和奇。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奠定赞赏"奇松"基调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朗读、想象等方式,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吟诵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2.体会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探索未知美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宋词——《清平乐村居》。谁愿意来读课题?师:古人写词之后,要配上相关的曲子进行歌唱。“清平  相似文献   

12.
孟杰  于莉 《山东教育》2003,(10):28-29
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4个生字及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3.学习作者描写精彩激烈的体育比赛场面的方法,注意积累好的词句。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理解福勒放弃射门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体育风范;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的。(二)解决办法1.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深入领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借助电教媒体,抓重点词句,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体会思想,学习表达。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感悟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从感人的情节、鲜活的情景中体验作品蕴涵的生命之曲,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保护动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诗句,并进行古诗背诵。2.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的内涵。品读古诗的意境,重点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含义。3.初步了解文包诗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内涵,品读古诗意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文本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4课。【教学目标】1.通过想象和有感情朗读,体会语言的意境美和情趣美,感受荷叶之美、荷塘之乐。2.凭借动词和"荷叶是我的"等语言材料,理解词句意思,进行句意把握、句式仿说等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朗读、想象等方式,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吟诵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2.体会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探索未知美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宋词——《清平乐村居》。谁愿意来读课题?师:古人写词之后,要配上相关的曲子进行歌唱。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3.通过对课文中"蓬蓬勃勃、四季常青"等关键词句的理解,感悟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4.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教学过程】一、情境渲染,切题导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课文主要写的内容就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生齐读)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文中的重点句段。2.紧扣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这一主线,抓住花园情景及人物态度的变化,通过朗读感悟童话对比表达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3.想象画面,体会巨人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文中的重点句段。2.紧扣"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这一主线,抓住花园情景及人物态度的变化,通过朗读感悟童话对比表达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3.想象画面,体会巨人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