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竞技运动心理、大众锻炼心理和体育教育心理3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在竞技运动领域,运动心理学家最关注3个领域:运动员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运动员心理状态的检测和评价、运动员心理调节能力的提高.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大众锻炼心理领域关注的重点.体育教育心理研究突出表现在重视对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的研究,应用性研究增多,对重要的基础理论探索更加深入.但在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特点和体育教学心理建设功能领域低层次重复性研究较多.运动心理学研究将主要围绕运动员心理训练、各种生理指标在监测与评价运动员心理状态或心理机能时的信度与效度、运动员的运动认知和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4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董文梅 《体育教学》2009,(12):40-41
运动技能学习规律反映了体育学习的原理,是指导体育教学的基础理论。揭示和说明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所遵从的规律,是体育学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研究十分复杂,涉及教育学、神经生物学及教育心理学等诸多基础学科,这些基础学科对运动技能学习过程机制的研究较为深入、复杂,但其结果还不能直接用于指导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3.
1比赛心理工作的核心是改变运动员的认知专项运动技能、智慧技能和心理技能的发展水平共同制约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是各级教练员的任务;智慧技能的学习是文化教员的任务;而心理技能的学习则应该由运动心理的专业工作者进行教授。把心理作为技能还是近些年的事情。有人把心理技能分为以下几类:1.1表象技能1.2心理能量控制技能1.3应激控制技能1.4集中注意技能1.5目标确定技能不难发现,上述技能大多停留在解决共性的一般问题的层面上。而对于解决那些极具个性的认知模式方面的问题,则很难奏效。比如表象技能集中…  相似文献   

4.
运动技能学习从最初的生理学观点到近十年认知理论的引入,其理论研究已经扩展到了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分析了各种运动技能学习的心理理论,并加以评析,提出了运动技能学习心理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依循体育教学的“教育目标”和民族院校体育特色教学的实际,运用运动心理实验研究方法,试图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可行性与现代体育相结合教学实验研究,以揭示学生学习过程中手的动作稳定性,动作技能迁移和记忆灵敏度及意志力的培养与体育教学的内在关系,为全面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体育学理研究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选择运动技能的分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是由于概括性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范围广泛,比特定技能的研究更有价值。不同类型运动技能的特点、学习过程中的规律和教学过程中的规律不同,而对这些规律的研究和按照这些规律合理地安排教学步骤是体育教学有效进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运动员心理能促进射击运动技能和比赛成绩的提高。学习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特征和心理训练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1环境、教育及个人的主观努力对心理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影响个人心理发展有两大方  相似文献   

8.
结合运动技能学习的相关理论,研究对运动技能学习的结构进行了探究,发现运动技能学习既包含有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两个目标要素的目标结构,还包含有动力、操作和知识三个过程要素的过程结构,两者紧密结合共同反映着运动技能学习的本质特征,也就是以学习运动技术,培养运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训练活动,教师/教练是运动技能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运动技能的主体,在相关过程要素的影响下,主体的认知结构会随着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完善,从而获得个体运动技能的内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董文梅 《体育教学》2009,(11):35-36
体育学理的研究既包括对运动技能学习过程规律的研究,也包括对运动技能教学过程的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步骤是“学理”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具体体现,教学步骤能否合理运用受到基于“会能度”分类的运动技能教与学规律制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教材的低级重复”、“体育教学方法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都有赖于运动技能教学规律的揭示,只有按照运动技能教学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使体育教学真正走向科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产生的心理体验,无论是学习进步的喜悦,尽兴运动的满足,还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压抑,都将对体育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控制和合理调节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以提高教学质量。分析了解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有助于针对不  相似文献   

11.
诱导式教学法新探——运动技能学视角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体育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 ;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影响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体育教学方法 ,诱导式教学法应以明确的分类标准 ,体现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体系中。吸收和借鉴运动技能学的研究成果 ,探讨诱导式教学法以至整个体育教学方法的学习效应 ,对于这些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体育心理学》混合式学习模式特点,指出并分析该模式下教学要素特点和实施要求,旨在推动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和《体育心理学》课程创新。  相似文献   

13.
Cognitive activation is known from education research but has found only limited applicabili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therefore,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oposal for a definition as well as a theoretical structure and process model of cognitive activ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ly dominant 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memory and a subsequent theoretical action perspective. A central aim of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was to take an actio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based on mental representation and model cognition of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Accordingly, cogni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are considered as constructive cognitive activities. Furthermore,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actions form the basis for movement and physical activity. This paper integrates intradisciplinary coordinates from sports psychology, exercise science and didactics and discusses interfaces between cognitive activation and cognitive activity of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e present framework can be understood a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
元认知--体育教学认知论研究的新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晓赞 《体育学刊》2003,10(3):127-130
元认知是一种高级的认知,通常被定义为对认知的认知。在我国,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学生合学习”势在必行,越来越多的认知心理学家开始注意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重视元认知研究。体育心理学也由动作技能的外部控制研究转向了内部控制、调节等认知因素的研究。对元认知的理论及相关研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旨在为体育教师寻找一奈省时省力、高质高效的教学途径,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体育学习策略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构成要素包括策略认知、策略执行、元认知监控等要素,具有目标指向性、操作实用性和应用灵活性特征。体育学习策略的教学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并且遵循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学习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诱导式教学法的运动技能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体育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技能学研究表明,诱导式教学法在迁移、练习变化性、反馈和动机等方面对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身体素养作为促进身体活动的一种新理念,引起体育教育部门、竞技运动组织和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积极探索评价身体素养的方法。综述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研究现状,结果显示,测评工具共6套,其中加拿大8~12岁儿童的测评工具较为完整,其他工具多是建立测量指标理论模型;测评维度主要包括身体能力、行为、认知、心理和社会5个子域;测评方法多采用自我报告和他评的主观测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细化、验证和应用已有测评模型,研制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测评工具。我国需要结合国内教育背景、儿童青少年身心特点及身体活动现状,研制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进而为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的现状提供调查工具,为评价身体素养的干预效果提供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相比于大众锻炼领域和体育教育领域,竞技体育受到了运动心理学的更多关注.一系列运动心理干预技术已在北京奥运会上使用,如心理对策库、生物反馈技术、心理影片和音乐、心理网站,专为运动员做心理测试和迅速调整的多功能服务车等.心理领域的领先技术如电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和电脑象限图(EEQG)等被用于诊断运动员运动时的心理状态或训练效果.通过对近3年发表在重要国家和国际期刊及会议里相关文章的分析发现,运动动机、运动认知、自我认知、运动情绪和心理技能是近年来运动心理学在竞技体育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有丰富的理论和应用领域,也丰富了近代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领域.运动心理学在20世纪出现许多新思潮,流畅体验便是其中之一.在竞技运动领域,心理监控与运动实践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心理监控也正在向着系统化与专业化的方向一步步迈进,现代技术如CAS计算机辅助运动技术、Observer行为观察分析软件、FaceReader软件、Virtual-Reality仿真系统(虚拟现实)等已经在训练或比赛中得以应用.建议对已取得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可以在未来实践中得到更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当前的体育教学已经不仅仅是需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同时注重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训练。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以及学生自身的意志和品德素质等对体育活动本身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加入运动心理学教育。文章首先阐述了心理学概念以及相关的心理学的概念,其次是对运动心理学加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期望有效的促进高校的体育教育,实现高效体育教学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