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依据,采用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法。界定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各训练阶段。并对各训练阶段下的运动等级组成与竞技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以验证训练阶段划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的专项提高阶段为16-18岁,最佳竞技阶段为19-24岁。竞技保持阶段为25-29岁;女子各阶段的来临较男子早1.2年;另外,无论从运动等级在各训练阶段上的人数分布,还是各训练阶段下运动成绩的变化轨迹,均能证明对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训练阶段的划分是正确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世界举重运动发展特点及其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8 91年在伦敦举行的第 1届世界举重锦标赛至今 ,竞技举重已有 10 0多年的历史。 10 0多年来竞技举重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日益扩大 ,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科技的应用更加广泛。对世界举重的发展特点及其趋势进行研究 ,对于我们了解现状 ,把握未来 ,促进举重运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世界举重运动的发展特点1.1 影响日益扩大190 5年 6月 10日 ,国际举重联合会在德国杜伊斯堡成立时只有 4个会员国。 1939年会员国增加到 2 8个 ,196 0年增加到 6 7个 ,1990年增加到 135个 ,1999年会员协会增加到 16 4个。参加世界举重锦标赛人数也不断增加。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举重专项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不断加大,举重运动员腰部损伤的的发病率很高.无疑,对训练和比赛都影响极大。据国家体委运动司举重创伤研究组1981年临床普查的138名举重运动员中,有97人有腰部受伤史,占普查人数的70.3%;有82人有阳性体征,占59.4%;有腰痛症状者61人,占44.2%。  相似文献   

4.
举重运动从七十年代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于推举被取消、所要求的速度和爆发力更为明显,到了八十年代,世界上举重运动可以说是腾飞的时代,绝对优势集中在苏联和保加利亚。苏、保长期称雄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所在,不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一千万人口的保加利亚,参加举重训练的人数大大超过我们十亿人口的大国),而且还建立了整套科学训练的方法和段手。从小抓起、从少儿开始进行举重训练,直至高水平的训练,已经形成完整的宝塔式的科学体系。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攀登举重运动的高峰、对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个启蒙教练,更有不可推卸的  相似文献   

5.
举重运动训练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检索、现场跟踪调查、系统分析、软件工程等方法,构建了举重运动训练系统结构模型,设计了举重运动训练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把举重训练的信息管理方法和数据处理模型结合起来,实现了统计、预测、评价、运动训练人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对世界举重运动发展过程及其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指出了世界举重发展的一些主要特点:竞技举重的影响日益扩大;举重水平不断提高;女子举重成为发展热点;举重研究日益深入,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揭示了举重发展的主要趋势;运动水平将继续提高;选材年龄进一步稳定下来,注重内在发展潜力;突出专项训练,加大训练强度;举重技术进一步完善,更加重视比赛成功率;注重心理训练和恢复训练;多学科综合利用.训练日趋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举重运动员训练与比赛中的心率测定冯葆欣,刘慧荣,秦孝梅(国家体委科研所举重攻关组100061)测定运动中的心率已被视为一种简易、有效的生理监测指标,成为教练员安排、控制运动量的监测依据。但对非周期性运动的举重运动中的心率变化的系统研究、运用,报导尚少...  相似文献   

8.
男子举重挺举技术训练内容的确立马文柱挺举项目在50~60年代一度是我国举重中的强项,我国老一辈运动员黄强辉、赵庆奎、陈镜开等先后十几次打破世界挺举记录。随着世界举重运动的发展,训练水平逐年提高,近几年我国男子举重运动水平取得了历史性突破,1991年在...  相似文献   

9.
举重运动是一项以力量为基础的比赛项目。力量素质是关系成败的重要因素。少年举重运动员不同于成年,受身体发育特征的影响,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其运动成绩的提高,甚至号业运动寿命的延长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对少年举重运动员力量、速度力量、爆发力进行探析.其目的在于为少年举重运动员提供心理训练和素质训练科学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未来的举重体制需要朝着项目的多元化,竞赛制度的优势化方向发展,并以提高观众的兴趣为目的,把健美和举重运动结合运用,发挥已往举重的双项性、力量举和技术举,压缩级别的数量来提高比赛的竞争力,调动观众的参与和观看比赛的积极性是决定举重运动商业化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举重与健美教学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健美运动与举重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在进行健美教学时要区分与举重的异同,使健美运动能够更广泛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2.
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长,举重成绩将产生什么变化?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使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年龄、体重变化与举重成绩的关系调整好,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3.
随着竞技举重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教练员所采取的举重战术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竞技举重竞赛是按体重分级别进行的运动项目,又是以成绩相等,按体重论胜负,为此,赛前降体重成了战术运用的较普遍的方法之一。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过量降体重对其参赛有何影响,本文结合多年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李光敏  黄卓  龚建音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155-156,159
力量举重项目对许多人来讲既陌生又刺激,普及和推广这项运动很有必要。通过对力量举重的起源、现状与发展的探索,结果表明:力量举重运动在欧美等国很流行,美国尤甚,而国内仍然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应注意宣传力度、企业参与和投入、鼓励女性参加这项运动。  相似文献   

15.
析举重辅助练习借力推的训练价值及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举重运动中辅助练习一借力推的锻炼价值及有关训练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更加地提高举重运动水平,科学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6.
近代国际举重运动的发展,大约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举重运动已经分化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竞赛项目,即竞技举重(又称奥林匹克举重,通称举重),力量举重和键美运动。以竞技举重来说,目前规模最大的国际比赛是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举重比赛和一年一度的世界举重锦标赛。截至1984年已举行过17次奥运会举重比赛和38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举重历史上,挺举曾多次打破世界纪录。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出我国运动员在挺举竞赛中,具备极高的运动技术水平。然而,近几年来,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在举重竞赛中,反映极为突出的问题是上挺动作成功率偏低。故此,经过认真的分析找出阻碍举重运动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举重、摔跤运动员心室及肺动脉内径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以无氧供能为主的举重、摔跤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实验测定分析了10名举重运动员、10名摔跤运动员和10名无训练者安静时左右心室舒张末内径及肺动脉内径。结果发现举重运动员的LVIDd、RVIDd和肺动脉内径与对照组比较,指数值增大并有显著性意义;摔跤运动员仅LVIDd较举重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举重运动的缺氧程度比摔跤运动高,体现了专项特点。  相似文献   

19.
女子举重列入奥运会项目后我国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就女子举重进入奥运会项目后,我国女子举重面对世界严峻的挑战进行综合分析。国外女子举重强国以中国为主要攻击目标的战略决策已确立,运动成绩提高很快,对我国女子举重形成挑战之势。  相似文献   

20.
举重是一项很古老的运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利用举石头、用一根木棍在两头扎上石块等来锻炼体力和训练士兵。官家还把举重做为武考项目。现代举重运动更是为人们所热衷,在第一届奥运会上就有举重项目比赛,训练手段也是越来越丰富,运动成绩更是越来越高。少年举重运动员是举重事业的继承者,是举重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举重事业的栋梁是举重教练员深思的问题。少年举重运动员由于生理特点的局限性,在举重运动的训练上要保护少年举重运动员健康的成长发育,要科学的把握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成长规律,科学的安排训练强度和运动量。仅就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骨骼和肌肉两方面浅谈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