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总是处在与外部世界复杂而永恒的联系之中,并且总是由教师、学生之间及其与外界的交往实现这种联系。从信息的角度看,这种联系和交往就是以信息为媒体的联系和交往。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的传输、变换、反馈和控制的系统。用信息理论的思想方法考察教学活动,可以突破传统的理论陈述,更清楚地揭示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本主要阐述教学信息的涵义及教学信息的传输、交换的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理论解决信息科学领域、计算科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而计算机是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研究中的必备工具。因此,做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可以被看作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的过程。从教学的角度看,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信息科学的角度看,是为了提高信息系统内的信息传递质量、数量和有效性。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课堂气氛、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使传统的教学理论和原则受到了挑战,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符合传统教学理论的同时,借鉴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才能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根据信息科学理论的观点,系统总是通过信息不断传递而保持或趋向于一  相似文献   

4.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理论解决信息科学领域、计算科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而计算机是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研究中的必备工具.同时程序设计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做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关于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过程涉及信息的传递与消化,更涉及学生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思维的相关理论可以作为数学教学研究的基础.其中思维的方向、外部信息与主体思维的有关理论和思维对数学教学实践有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谢梦菲 《河南教育》2013,(12):44-45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信息传导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信息科学理论和系统理论为理论依据。探析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机理,目的在于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的基本内涵,洞悉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规律、教材信息的内在逻辑规律和教师信息传导的传导规律,以此促进对课堂教学规律的认知与把握,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1.教育信息理论 教育信息理论认为,现代教育由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技术四要素构成,教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活动,人类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教育信息理论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的结构和形式、信息的传递、信息的效果和功能,并通过各种优化手段,最终增强信息传递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控制论、信息科学、应用数学与教学系统设计等方法,探讨了信息化环境下的远程教育网上教学信息的分析与应用问题。首先,设立了网上教学反馈信息的定量描述函数,应用这些函数可以从多个维度去描述典型的网上学习行为。其次,基于动力系统稳定性理论建立了判断教学目标发生偏差的定量比较方法。第三,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构建了学习行为规律的两个模型。第四,提出了一个把反馈信息应用到教学过程的调节与优化之中的应用模型,分析比较了该模型与一般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型的特征差异。最后,以典型的实际案例说明了如何应用反馈信息来进行补偿教学。  相似文献   

9.
许修军 《上海教育》2007,(4A):47-47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相互传递、转化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转化、输出的过程;教师教的过程就是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信息相互反馈联系在一起的信息通道的闭合回路。教学反馈就是教师有意识地运用一切机会和手段,取得学生学习的全面(认知、情感、技能三个领域)信息,及时分析、判断、加工,采取适当措施加以矫正补救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贾宝先 《文教资料》2013,(1):147-149
学习的过程就是信息的传递、加工和存储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它们的特点和属性也各不相同,教学过程必须充分分析信息的各种存在形式和属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针对不同的学生利用信息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为良好的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语文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简言之,就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语文。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效果明显。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情境创设"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要素之一。皮亚杰认为,教学就是创造环境。在网络教室里,  相似文献   

12.
在明确小学信息科学课程的目标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在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案例探讨"学生探究"式教学方式及具体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教育部于1998年将原来的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加以更名而成立的一个新的数学类专业,主要以信息为依托,数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相交叉,培养大学生经过数学、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的训练与熏陶,能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和教育教学等工作。本文结合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认识,探索在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教学、计算机科学课程教学、信息与大数据课程教学、校企合作培养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法,为推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以便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论教学过程是信息交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与学是统一的整体 ,教学过程是信息交流系统。与机器通信不同的是 ,这个系统在交流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再生信息。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具有机械性、生物性、情感性、社会性等特征 ,应当遵守准备性、层次性、创造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信息研究对人文科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科学的信息的定义、分类还是一个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用信息的观点解释问题,就是用信息识别、通信、控制等概念解释问题,阐述其规律与原理。把各种信息××学和××信息学统统划归为信息科学,乃是一种误解,信息科学家应少一些“侵略性”,不宜泛化信息科学。从信息意识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上看,人文精神的基础是信息意识,物质精神的基础是物质意识。而建设信息-生态文明的历史大趋势要求人们具备完全的信息意识,在充分认识信息运动对物质能量运动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提下,以信息意识统率物能意识。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21世纪信息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文章阐述了信息、信息科学、信息素养的涵义,分析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提出了加强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注重实效,以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7.
根据信息时代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以及对以"大众化的信息技术"为主线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反思,该文论证了信息科学课程化的必要性。研究遵循从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入手,构建信息科学课程化的理论,再通过课程实验对理论进行检验的研究过程。从对信息学科群的划分,到信息科学课程内容的构建,STS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作为信息科学课程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文分析信息科学素养的内涵,提出信息科学课程内容的逻辑体系、组织原则和呈现方式,研制出中小学信息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并就信息科学课程实验和教材编写等研究工作进展做了汇报。  相似文献   

18.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1.多样性。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与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高职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料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完善和深加工馆藏原有的文献信息,而且要注重与理论教学相关的信息资料建设和与之匹配的技能性信息资料建设。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借助于语言,语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工具,任何教学仪器都不能代替。现代信息论者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运动过程,是信息的传递、识辩、存储、再生的过程,而语言则是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学语言运用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从事的教学过程,是人类智慧行为活动。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流通过程,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教学信息控制过程。课堂教学信息系统是由语言信息、行为信息和情感信息三个要素构成的。三者呈主体交叉排列,优化组合,协同作用,以师生紧密合作,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