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篮球业余训练中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是训练的负荷强度和密度低、训练达不到比赛的要求。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明确平时训练与比赛实际状态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各种原因。本文通过使用心率发射机,对上海体院男女篮球队的近50场比赛和训练课进行现场心率遥测,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导致训练课负荷强度、密度低于比赛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①训练中缺乏负荷强度大,持续  相似文献   

2.
为及时了解训练负荷强度和调控好运动员参赛时的身体机能状态,在赛前6周,对赛艇男子公开级优秀运动员训练中的心率、血乳酸、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酸激酶进行跟踪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赛艇赛前训练中血红蛋白和尿素氮能很好的反应赛艇运动员所承受的训练负荷和身体机能状态,运动强度增加,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呈下降趋势,血尿素氮水平呈上升的趋势;在大负荷的运动训练期间,赛艇运动员的肌酸激酶水平呈上升的趋势;在赛艇的日常训练中,血乳酸值的变化与运动员个体能力密切相关,在完成相同的亚极限运动负荷时,优秀的运动员血乳酸值相对更低.运动员在周实战模拟比赛中,心率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赛前随着训练水平的提升,运动员的赛后心率相应提升.定量监控赛艇运动员训练课上的投入情况和阶段负荷变化情况,对科学安排和调整训练负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1、赛前训练与试举成功率的关系 赛前训练是指比赛前2-3周的训练,训练计划的安排是否恰当,对比赛试举成功率的影响最大。训练计划安排要点是:第一,总负荷量要减少,强度要适度提高。减少训练课次数,减少每组的次数,赛前第二周强度可以达到90%以上,赛前最后一周各次训练课量和强度逐渐减少至80%-60%以下,这样既能减轻身体总的负荷,又保持较旺盛的精力。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心率是反应篮球比赛和大运动量训练课程度与负荷的主要生理指标。本文试图通过调查找到篮球比赛时心率、心率曲线的模式,比较分析大运动量训练课心率达不到比赛时心率水平的原因、探索训练与比赛相同的负荷刺激形式,为篮球训练中安排达到比赛时心率的训练课提供参考依据。二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表明:训练课和比赛的负荷强度,在变化形式上表现为以下两点不同:1.训练课心率变化范围大,呈高低间相交错的现象;比赛心率变化范围小,自始至终维持在较高水平。2.训练课心率达最高值所需的时间长,心率曲线达最高峰的速度和坡度都不明显;比赛心率达最高值所需的时间短,心率曲线达最高峰的速度和坡度都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张莉  林丽雅 《湖北体育科技》2016,(12):1064-1070
目的:对赛前专项训练进行监控,为提高专项训练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22名优秀男子手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赛前专项训练手段进行心率和乳酸的监控,阶段训练后评价专项无氧能力训练效果。结果:1)3种教赛负荷强度不同。2)全场抢7分训练课的全场平均心率为155.1b/min。3)攻防转换训练课的平均心率为156.9b/min。4)300m×4间歇跑的乳酸峰值达13.7716.26mmol/L。5)专项综合训练课的平均心率为120.3b/min。6)阶段训练后,队员的最大功率、平均功率显著提高。结论:1)教赛3达到比赛强度。2)全场抢7分能提高队员强对抗条件下的快速得分能力。3)攻防转换训练对提高队员的攻防转换速度有较好的作用。4)300m×4间歇跑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糖酵解供能能力有较好的作用。5)专项综合训练课不利于运动员发展强对抗条件下的技战术能力。6)赛前大强度训练对提高队员的无氧能力有比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上海女足在冬训期间周训练以及中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中的内部负荷进行监测分析,探讨提高女足运动员训练效果方法。方法:用心率表(PolarRS400,芬兰)实时记录12名上海市健将级现役女子足球运动员冬训期间一周训练和中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10场比赛的心率(HR)变化,采用Stagno算法计算训练冲量(TRIMP)。结果:(1)周一的TRIMP显著高于周二、周五、周六(P<0.01)和周三(P<0.05),与周四[显著高于周二(P<0.05)、周五、周六(P<0.01)]无显著性差异(P>0.05);周五的TRIMP显著低于周一、周二、周三、周四(P<0.01);(2)比赛的平均TRIMP值为316.59±22.80,显著高于大负荷训练课(P<0.05),比赛中80.2%的负荷刺激集中在高强度区间85%最大心率(HRmax)以上,显著高于大负荷训练课(P<0.01)。结论:(1)在女足准备期的周训练负荷安排中,赛前3~4天适合安排较大的负荷量和强度以提升训练效果;(2)女足联赛的内部负荷主要集中于高强度区间(>85%HR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Zephyr团队心率遥测系统测试的方法,对我国UI5足球运动员的赛前周训练课不同位置训练的心率和能量消耗进行比较.对20名运动员赛前周训练课不同位置(前卫、中卫,后卫三个位置)的训练课,使用Zephyr团队心率遥测系统在训练现场实时监控测定了赛前周训练课不同位置训练的心率和能量消耗指标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赛前周训练课不同位置训练的心率和能量消耗指标有明显差异.赛前周训练课不同位置的心率和能量消耗差异显著.赛前周训练课的心率和能量消耗具有明显的位置特征,反映出足球训练要有明确的位置意识和必要的针对性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王勇  陈峰 《福建体育科技》2014,(2):25-26,38
以福建省花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花剑运动员的技术训练课和模拟比赛课全程进行实时心率测试分析,认为模拟比赛训练课能达到实战训练强度的要求,有利于高水平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的实战能力,技术训练课负荷强度较低,适合于技术水平较低的运动员,应根据不同技术水平的运动员合理安排技术训练课与模拟比赛训练课的比重。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以四川省武术代表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监测了武术套路训练课的负荷强度,负荷量,练习密度等,测试了心率、尿蛋白等生理指标(取得数据8080个),探讨了武术训练课中不同负荷强度的心率变化,以及不同负荷强度对人体机能变化的影响;研究了武术套路训练中不同的训练形式以及不同项目的负苛强度变化。根据测试结果,在不同课次的武术套路训练课中,运动员课的平均心率以及反映大、中、小不同负荷强度的心率,在课中所占的比例和分布不同。大中强度训练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田径比赛的赛制规律,以连续强度负荷与恢复相结合的微型小周期训练课模式,构建高校田径体能类项群运动员赛前训练小周期结构,使训练更接近比赛。经适应性的训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耐比赛能力得以增强,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青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不同训练手段血乳酸及心率的测试,评价不同训练手段的运动强度,为教练员科学安排训练提供依据.以广州队青年女子柔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测试教学比赛课运动员每轮比赛后的血乳酸和心率、测试实战训练课和专项力量训练课的心率,并与其它学者的有关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青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教学比赛后的血乳酸为(8.01±2.11)mmol/L;(2)教学比赛准备活动与第一轮教学比赛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分别是(121±11)次/min、(146±13)次/min和(160±7)次/min、(183±10):次/min.实战的准备活动和实战第一轮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分别是(146±14)次/min、(168±11)次/min和(158±9)次/min、(171±11)次/min;专项力量训练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为(159±10)次/min、(171±10)次/min.结果说明,教学比赛时,在对手安排和比赛气氛的营造上,要使之更接近正式比赛;要适当提高准备活动的负荷强度,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应适当安排高强度、高质量的训练课,以满足正式比赛时对大运动强度的需求;影响心率的因素较多,为对运动强度进行准确判断,最好对血乳酸和心率同时测试.  相似文献   

13.
篮球赛前训练与比赛负荷强度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就篮球运动员赛前训练与比赛负荷强度之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显示,造成运动员比赛下半场体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赛前训练的强度与密度均小于比赛时的负荷强度与密度,如赛前训练中的间歇次数过频、间歇时间过长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训练中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采用以田径比赛的赛制规律作为构建赛前训练小周结构,以连续强度负荷与恢复相结合的微型小周期训练课结构模式,使训练更接近竞赛、负荷与恢复,更易灵活操作,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田径体能类项群运动员竞技水平,又能有效地增强运动员的耐比赛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广东女子手球运动员赛前综合训练的负荷大小、负荷积累程度、机能恢复状态,测试了12名参加2012年全国冠军杯赛的广州女手运动员赛前五周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1)与赛前五周基础值相比,Hb、Rbc、Hct、MCV恢复值变化幅度不大;与赛前五周训练值相比,赛前四周、三周RDW训练值显著性升高,MCV/RDW训练值显著性下降(P<0.05),提示铁储备下降明显。(2)与赛前五周基础值相比,赛前二周CK恢复值显著性降低,赛前一周BUN恢复值显著性升高(P<0.05);与赛前五周训练值相比,赛前四周、三周CK训练值显著性降低(P<0.05),提示综合训练负荷强度积累效应不明显,BUN训练值呈逐步上升趋势,赛前二周升至最高值,达7.60±1.42mmol/L,提示赛前训练负荷量积累效应明显,可能与综合训练课时长有一定关系。(3)在赛前五周备战中,WBC总数始终在正常值参考范围内。与赛前五周基础值相比,Lym、Lym%、Mono、Mono%恢复值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合理营养可以改善训练负荷对机体产生的影响,赛前综合训练模式,负荷强度积累效应不明显,负荷量积累效应较为明显,机体免疫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16.
在比赛前进行的减少训练量的恢复性训练称为赛前减量训练.适当的赛前减量训练不会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造成任何损失,反而会明显增进运动员机能.赛前减量方法的应用已在游泳、田径和自行车等项目上取得明显的效果.赛前减量训练的时间一般为l到4周;减量训练课内容的安排要以专项练习为主;训练量要小,训练强度应与减量前保持相当或略有增加;减量期训练负荷应该逐渐减少.一般认为经过赛前减量训练的运动员,运动成绩提高与肌肉糖元贮备得以恢复或提高,血液血红细胞数量增加,血容量增加,肌肉的酶活性增加,赛前心理状态的改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对普通大学生游泳课余短期训练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要提高普通大学生课余游泳训练的质量,首先要多渠道选材,为训练打下良好基础;制定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训练周期和训练计划:一般训练阶段主要是基本技术学习和基本身体素质提高;专项训练阶段以水上专项速度耐力训练为主;赛前和比赛阶段突出训练强度;采用监测心率指标等手段合理掌控负荷强度等。其训练效果极为有效,并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大学生足球运动员12人为测试对象,探讨了不同训练负荷的应激引起心率、血乳酸、血尿素氮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评定足球训练课强度,掌握运动量和恢复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不同训练负荷对足球运动员血乳酸与血尿素氮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血乳酸、血尿素氮不仅能够客观地评定足球训练和比赛的强度,同时对掌握运动量和恢复情况亦有积极作用,从而为教练员加强医务监督,合理安排训练负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心率变化特征及其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心率遥测仪对参加全国武术42式综合太极拳比赛的男女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率进行了测定,观测其运动强度及其心率变化的特点,有助于为竞赛套路提供时间与强度方面的最佳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散打队备战第13届亚运会前的生理生化监测手段与方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采用文献资料、咨询、测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散打队备战第13届亚运会赛前近5个月的集训过程,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运用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率值、血乳酸值监测大强度训练课,能较好地控制运动强度;血色素等指标,能准确监测训练过程中的运动量和运动员的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