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川的分类     
一、按冰川的形态和运动特征分类按冰川的形态和运动特征,可将冰川分为大陆冰盖和山岳冰川两类。大陆冰盖 大陆冰盖也称为大陆冰川,是补给区占优势的冰川。其特点是面积大,冰层巨厚,分布不受下伏地形的限制。呈盾形,中部最高,冰川向四周辐射状挤压流动。至海岸或冰川边缘往往伸出巨大的冰舌,断裂后入海,成为巨大的海洋漂浮冰山。现在大陆冰盖有南极大陆冰盖和格陵兰岛冰盖,它们形成年代很古老,第三纪就存在了,冰盖的厚度达数千米,掩盖了大陆的真面目。据勘探查明,高达2000米~3000米的山脉,低至海平面以下1600米…  相似文献   

2.
刊中地理报     
科技热点▲哪些冰川最有可能消失 冰川学家们正试图搞清地球上哪些冰川最有可能在温室效应下消失。目前 ,山地冰川、格陵兰岛及大陆的冰雪贮备都面临着威胁。借助卫星雷达和其他一些新型地球物理观测工具 ,对不断变化的地球冰盖展开监测 ,将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全球气候 ,专家预测 2 0 0 3年全球气温将达到甚至超过 1998年的水平。专家警告说 ,由于全球变暖趋势的影响 ,气温在今年很有可能再创历史新高。因此 ,对于冰川的研究一定会引起更多冰川学家的兴趣。▲太阳活动怎样影响地球气候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已成为不少研究人员感兴趣…  相似文献   

3.
李忠东 《地理教育》2011,(7):126-126
地球极地冰盖——格陵兰岛和南极洲正在加速融化,其速度超过高山冰川。冰盖作为引起海平面上升的水源,比科学家预期的融化来得更早。  相似文献   

4.
冰川国家公园坐落在阿根廷南部,建于1937年,面积有4459平方千米,是阿根廷第二大国家公园。把这里命名为“冰川国家公园”是因为公园中有安第斯山脉附近的47个巨大的冰盖,颇为壮观。要知道,这里的冰盖是世界上除了南极和格陵兰之外最大的。而且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至少要在平均海拔高于2500米的地方才能形成冰川。而冰川国家公园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地方就形成了冰川。想想看,要在其他地方一睹冰川美景,得多爬1000米高的山呢!  相似文献   

5.
美国《科学》杂志在2002年的年终特刊上预测了今年世界科技领域最值得关注的六大热点:地球表面冰盖移动状况冰川学家们正试图搞清地球上哪些冰川最有可能在温室效应下消失。目前,山地冰川、格陵兰岛及南极大陆的冰雪贮备都面临着威胁。借助卫星雷达和其他一些新型地球物理观测工具,对不断变化的地球冰盖展开监测,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全球未来的气候变化。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的联系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已成为不少研究人员感兴趣的课题。他们不仅在对上个世纪全球变暖的模拟研究中将太阳活动的微小波动作为认真考虑的因素,而且在…  相似文献   

6.
一,海面变化基本理论 第四纪海面变化是第四纪地质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海面变化基本理论初创于十九世纪中叶。1842年,Maclaren提出了冰川控制理论,他认为第四纪海面变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当温暖的间冰期变为寒冷的冰期气候,大面积的降水变成了降雪、大量的积雪形成了冰盖从而减少了流回海洋的水量,结果导致海面的下降。在此基础上,以后又有人提出了冰川均衡理论和水均衡理论。他们认为,随着冰盖的消长和洋盆水体积的消长,必然会引起地壳因冰、水载荷量的增减而发生变形,从而也会引起海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必读》2012,(10):4-4
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使南极冰川和北极冰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对于世界上许多海拔很低的小岛国来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消息。目前,这些小岛国的居民们已经在为自己的生存担忧,并在认真思量着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每年夏季,格陵兰岛上的冰盖表层因温度升高而融化,形.成众多冰川湖。卫星图像显示,许多冰川湖随后会一夜之间突然神秘消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美国科学家日前揭开了冰川湖消失之谜。  相似文献   

9.
阅读出招:李四光是怎样从一块奇怪的大石头发现第四纪冰川的活动的?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阅读接招:李四光玩捉迷藏时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好奇心驱使他想弄明白这块巨石为什么会坐落在这儿。20年后,李四光在英国学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石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回到家乡后,经过研究,发现长江流域有大量的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相似文献   

10.
现在去南极冰盖边缘,你会听到冰川震动的隆隆响声,那是正在缓慢融化的冰发出的低吼。  相似文献   

11.
英国伦敦西南方有一个神秘的史前遗迹,一些巍峨的巨石呈环形阵屹立在索尔兹伯里的旷野间.巨石阵始建于公元前3100年,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巨石文化之一,是一个古代宗教、天文、数学相结合的文化遗产.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巨石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关于巨石阵,有过种种猜测,有地质学家认为,巨石阵的石头种类繁多,也许是由冰川活动把它们从远方带来,然后被作为主要材料建造的.当时的人们把这些来历不明的巨石看作具有神灵的威力加以崇拜,在此举行原始的宗教仪式,以祈求神灵庇佑自己.但是考古学家却认为,巨石阵的建造者是在已经了解太阳…  相似文献   

12.
美国和法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火星热带地区的冰川可能来自数百万年前的降雪,而不是地下水源。这一成果不仅有望结束30年来围绕火星热带冰川的争议,也会对未来人类登陆火星产生影响。1976年,美国宇航局“海盗”号飞船首次发现了火星极地的冰盖和赤道地区的峡谷、火山有冰川沉积物的痕迹。近年来,美国“火星环球  相似文献   

13.
漫长的复活     
赵盛基 《良师》2010,(4):28-28
位于北大西洋的格陵兰岛,气候恶劣,终年天寒地冻,最冷时气温可达到零下70摄氏度,因此那里冰天雪地,大部分岛屿处在冰盖之下,冰盖厚度最深的地方可达到10000米。  相似文献   

14.
300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一直处在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变化中。几乎每隔10万年左右,冰川便会像候鸟似的,踏着坚定的步伐,莅临北美和北欧平原,使那里的大地裹上一层厚达千米的冰甲。而到间冰期,冰川又像幽灵似的,悄悄退缩到两极地带和中低纬度的高山上。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冰期,我国称大理冰期,这是因其遗迹在国内的最早发现地是大理点苍山;欧洲又把它叫做玉木冰期,因为欧洲人最早发现它的遗迹是在阿尔卑斯山下的玉木河畔。大理冰期大约从96000年前开始,到12000年前结束。那时,大量海水转移到陆地上,形成面积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北美冰盖和700多…  相似文献   

15.
地球的冰期     
冰川学说专家认为,全球气候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曾有数次冷暖变化,冰川作用随之重复发生。气候寒冷时,降雪量增加,形成大规模的冰川,掩盖地球,称为冰期;当气候变暖时,冰川大规模消退,叫做间冰期。  相似文献   

16.
海洋型冰川所在山地气候水热组合状况最佳,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可进入性强,离客源市场较近,许多冰川资源现已被开发为特色旅游产品。然而,景区频繁的人类活动,势必会造成冰川区生态环境破坏,从而殃及冰川的稳定性。目前,全球变暖,人类活动加剧,世界大部分山地冰川都因气候变暖而消退,特别是海洋型冰川,由于其冰温较高,运动速度较快,对气候变暖反应更为敏感,退缩幅度更大。目前,如何依托已开发景区先进经验科学地保护与开发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旅游资源,促使冰川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冰川旅游开发者、研究者和经营管理者所思考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地验潮记录统计分析表明,近百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10—15厘米。它是全球增温导致大洋水热膨胀和山地冰川及小冰盖融化的结果,并与大气中CO_2等温室效应气体浓度增加密切相关。未来随着大气中CO_2等温室效应气体的进一步增加,全球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冰层消融的话题不断。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从电影《后天》到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这样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等倡导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全球变暖据数据表明,1991年夏季,北冰洋冰盖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2007年,冰盖的面积减少到600多万平方公里;到了2012年,冰盖的面积仅剩410万平方公里,达到数十年来的最低点。看来,北冰洋冰面确实在逐年缩小。据此,不少科学家  相似文献   

19.
虽然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冰川每年都在退缩,但最近通过卫星遥感拍摄的地图显示,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境内发现了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川群,大小冰川共计42个。  相似文献   

20.
高峰 《初中生必读》2015,(Z1):76-77
假如地球表面温度再上升4℃,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科学家警告称,其严重后果是许多土地都将不适合居住。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将使许多海滨城市淹没在2米深的海水下。如果格陵兰岛冰盖和南极洲部分冰盖也发生融化,那么海平面将会升得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