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进入大学学习是很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大学新生常表现出诸多不适应的方面。为此,笔者对连续两届新入学的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分析新生不适应环境的原因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改进建议以期帮助教师指导、协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相似文献   

2.
进入大学学习是很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大学新生常表现出诸多不适应的方面。为此,笔者对连续两届新入学的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分析新生不适应环境的原因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改进建议以期帮助教师指导、协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适应障碍与适应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心理适应、环境适应和学习适应等适应问题,部分大学新生产生了适应障碍。造成大学新生适应障碍的因素既有高校和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大学新生认识和个性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教育,以促进大学新生列好地适应高校学习生活并尽快成才。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新生从中学校园进入大学校门后,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大学新生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这一系列问题面前,有不少大学新生感到紧张、不安。为此,大学新生要积极面对这些变化,认识大学校园的生活方式,了解大学教育的活动规律,把握大学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进行自我调整,尽快适应新环境。  相似文献   

5.
大学第一年是大学生发展最为关键性的一年.如果新生对大学第一年的严峻挑战应对不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解首都高校新生的适应情况,2011年5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北京市教工委联合开展“首都高校新生适应性调查”.基于28所院校4200名新生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首都高校新生的学习适应、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经济适应方面存在挑战.此外,不同群体新生在大学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低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适应情况相对较差.不同专业新生的适应情况不同.人文社会科学类新生在学习适应各个维度的表现都好于其他专业新生,工科类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弱于其他新生,工科和社科类新生感受更大的主观经济压力.在院校类型方面,选拔性高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的学生在对外部学习环境的适应、学习动机、对外部人际交往环境的适应、经济适应方面要好于其他院校新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办高校新生的主观经济压力最大.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是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本人颇为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新生是否能够快速地适应新环境对他们的四年大学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新生面对新环境所遇到的适应问题以及表现,提出相对的应对策略,以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成才。本文从环境因素、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心理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新生不适应大学学习的主要原因,并从树立正确学习目标、养成科学学习方法、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加强学习氛围营造等角度探讨了解决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新生对学校环境的适应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学校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等方面入手,就大学新生可能出现的适应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的措施,旨在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9.
大一新生由高中进入大学学习,所处的生活及学习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有部分学生出现不明显的不适应,新生能否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学习方法和人际关系,是社会、学校、班主任、家长极度关注的问题。正确、及时指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不仅能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转折点,还能为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新生出现的问题、面临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提出相应对策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海燕 《考试周刊》2013,(41):152-153
大学新生在开始大学生活时在环境、学习、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适应问题,表现在环境适应方面的问题即为环境适应不良。环境适应是大学新生进入到大学生活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研究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环境、学会独立生活,促进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适应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在与环境、人际关系和自我有关的适应问题,认识到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主要是由应试教育、社会角色、理想目标、学习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造成的.针对这些心理适应问题的适应教育应该从正确引导学生的认识、开展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教育、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教育、开展各种有益活动进行调控等方面入手,促使大学新生能有良好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走过了黑色的七月,迈进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些方面的变化使大学新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对大学新生来说,他们处在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面对新的环境和学习任务,首要问题是如何尽快去适应大学生活。本文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应种种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消除大学新生入校后的种种不适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魏昕 《华章》2011,(30)
大学新生是大学校园里一个特殊的群体,与高中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对学生来说意味着环境、人际、生活习惯等的改变.面对这样的改变,很多大学新生不能适应的完成角色的转换,存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适应不良状况.本文通过对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情况进行探讨,并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本文结合积极心理学这一当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提出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陈若菡  胡雯 《考试周刊》2012,(86):153-154
本文以大学新生因环境不适应而选择退学为案例。分析了当今大学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对策,旨在引导高校班主任有效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心理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中步入大学,无论是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还是心理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引发大学新生适应方面的诸多问题。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产生的心理原因包括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认知失调、自我评价偏差及心理的成熟与不成熟并存等。采取系统的专业教育与学习指导、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对策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运用自编的大学新生生活学习情况调查问米,对武汉地区四所高校共550名新生的入学适应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困难突出表现在学习适应、环境认同和人际关系方面;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学校和来自不同地域的新生在不同维度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大学新生在遇到困难和烦恼时,寻求的主要社会支持源是父母和过去的同学朋友。  相似文献   

18.
对于刚入校的大一新生来讲,积极适应大学生活非常重要.由于环境的改变及自身个性方面的原因,有的新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这其中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对各高校来说,引导大一新生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不仅能帮助大一的新生同学们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度,还能为以后的大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的问题,目前我国各个大专院校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尤其是近几届新生表现特别突出。本试图从这些新生的生理心理、学习的方法、环境、计划以及自我意识的变化等方面,阐述了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生入校,快速地适应大学生活,接受大学生活,接受校园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新的校园环境,在新生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方面,大多数新生会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也会在许多新生中产生"大一综合症".所以说,大学生活也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于此,不妨对这种"综合症"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找出其"医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