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跨入中学大门,我就迷上了物理,终日遨游在奇妙的物理世界。我最崇拜意大利杰出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尤其敬佩其勇敢攀爬上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所做的震惊世界的自由落体实验。此一伟大的举动顿使该塔名满天下。身为"伽利略铁杆粉丝",漫游意大利当然要专程拜谒(yè)坐落于比萨古城的比萨斜塔。去了古城才知道,包括我在内,每年竟有100多万游客怀着好奇、崇敬的心情来此拥抱斜塔。如雷贯耳的"比萨"一词也顺势而为,成为当地最响亮的名称,如比萨市、比萨镇、比萨大学、比萨酒店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中西部大学城、托斯卡纳省省会比萨市的阿诺河北岸、比萨大学附近的大教堂广场上耸立着世界七绝之一、举世闻名的建筑——比萨斜塔。它是比萨大教堂建筑群的一部分,为教堂的钟楼。这座斜塔因近代科学之父、著名物理学家G·伽利略(1564.2.15—1642.1.8)而扬名天下。传说伽利略曾在此做过自由落体实验。所以,该塔被科学界人士称为“物理学第一实验室”和“最早的加速器”。 比萨大教堂主体部分建于1062—1092年,比萨斜塔是它的第三期工程,也是教堂最后兴建的一座建筑,  相似文献   

3.
大胆怀疑,勇于追根求源,是科学创造的先导。打开群星灿烂的科学史册,凡是有所作为的科学家,无一不具有强烈的、勇敢的怀疑精神。1589年,意大利年轻的科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城里55米高的斜塔上,作了一次公开试验。他一只手拿  相似文献   

4.
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组)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和猜疑中走上比萨城的斜塔,用事实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理化》2011,(2):36-36
在16世纪末,人人都认为重量大的物体比重量小的物体下落得快,因为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已经这么说了.伽利略,当时在比萨大学数学系任职,他大胆地向公众的观点挑战.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已经成为科学中的一个故事:他从斜塔上同时扔下一轻一重的物体,  相似文献   

6.
提到斜塔,你能想到什么?可能你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个著名的比萨斜塔,以及传说中伽利略曾做的那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落地的实验。目前,世界各地比较著名的斜塔中除了老牌的比萨斜塔外,还有"首都门"饭店等。世界各地因"歪斜"而出名的建筑层出不穷,各具特色,一起来看看吧!首都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在建的首都门已经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斜的人造塔"。它的倾斜角度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的4倍。首都门占地总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顶楼将建为五星级饭店。  相似文献   

7.
《学子》2004,(8):43-43
“落体的速度与落体的重量成正比”———长期以来,人们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这条定律深信不疑。但是,意大利比萨大学的青年教授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1564-1642)却对它提出怀疑。因为他通过钟摆的实验发现,在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落体的速度与重量无关。为了证实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伽利略和学生在室内做了各种实验。1590年的一天,26岁的伽利略让他的学生,登上比萨斜塔,去做一个公开实验,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定律”。学生分别登上斜塔的二、三、五层和塔顶,伽利略指挥,学生依次让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往下掉。出乎人们…  相似文献   

8.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第四节结束句“他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结果,还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是承上启下的句子。教学时可紧扣句中的两个“试验”展开阅读。一、初读课文,划出过渡句。在学生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简介伽利略和亚里斯多德。然后让学生边读边思考:①文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伽利略?②划出第四节中承上启下的句子。二、围绕“试验”,反复读议。1、紧扣  相似文献   

9.
再谈分马     
1590年的一天,35岁的大学教授、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在佛罗伦萨西北部小城比萨做了著名的比萨斜塔试验,也就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从斜塔上同时自由下落,它们同时到达地面的结论,说明物体的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从而推翻了统治人们思想近2000年的亚里士多德"物体的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  相似文献   

10.
1564年,意大利科学家伽俐略在一座著名的建筑上做了测量地球引力的实验,这座著名的建筑就是比萨斜塔。比萨斜塔矗立在意大利的比萨城,它其实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是大教堂、钟楼、洗礼堂和墓地所组成的宏伟整体的一部分。由于建筑上的阴差阳错,这座斜塔的形象世人皆知。斜塔是圆形的,包括钟楼共八层。中间六层四周围着精致的连拱柱廊,据说这是受拜占庭风格或伊斯兰教的影响。斜塔是作为比萨城大教堂的钟楼而建的。建造时间是在1063年比萨人打败撒拉森人的巴勒莫海战之后100年。建筑风格系比萨罗马式。在其红白大理石相间的外部镶边,可以再度…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叫比萨,著名的比萨斜塔就在这里,历史上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也出生在这座城市。关于伽利略,意大利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有一回,伽利略为了节约钱,在从比萨去佛罗伦萨的路上,他搭了一辆拉橄榄油的车,在车上伽利略一路跟车夫聊天。车夫一出  相似文献   

12.
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公元1564-1642年)伽利略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1564年诞生在意大利北部的比萨市,毕生致力于科学事业,不仅为我们留下了时钟、望远镜和众多的科学发明,而且还为破除宗教迷信、科学偏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读书时,对校方经常向学生灌输上帝创造万物之类的宗教信条非常反感,他只是潜心于自己在科学理论上的新发现。他发现了“摆锤的等时性”,并在工匠的配合下,制成了有史以来第一台摆锤时钟。他通过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千多年前宣布的“不同重量物体落地速…  相似文献   

13.
在进比萨大学的第一年,伽利略有了一次奇妙的体验。1581年,伽利略到比萨大教堂做弥撒的时候,发现头顶高悬的吊灯在慢慢摇晃,而且不管是大幅的摇晃,还是要停止时的晃动,所需时间竟然都差不多。这激起了伽利略的求知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念几何学及与物体运动有关的所有知识——物理学知识,最后发现了单摆定  相似文献   

14.
他向学生们公布了实验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实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相似文献   

15.
《快乐阅读》2013,(11):76-77
伽利略好奇善问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  相似文献   

16.
坚持科学真理的伽利略 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生于比萨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还精通数学.伽利略从小勤学好动,领悟力强,才学惊人.1581年在比萨大学学习医学和物理学,1589年被该大学聘为数学教授,1611年成为罗马林塞科学院院士.1632年,伽利略因出版名著<关于托勒玫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而遭终身监禁.  相似文献   

17.
韩景春  孙忠宁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6):48-48,F003
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出生在意大利的比萨城。他父亲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但他从小就对数学和物理学感兴趣。在中学时期,伽利略就决心终生献身于科学事业,准备到大学里学习数学。但是,在那不讲科学的年代里,这一行意味着一辈子的贫困和默默无闻。因此,父亲反对他学习数学,准备叫他做一个服装商人。伽利略坚决不同意。父子两人经过妥协,1581年,伽利略进入比萨大学学医。  相似文献   

18.
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出生在意大利的比萨城,那里有著名的比萨斜塔。当伽利略出生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为了使他长大后能有所出息,父亲送他  相似文献   

19.
《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文章通过“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学生时代”和“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等故事,展现伽利略的精神风貌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学家。他生于比萨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还精通数学。伽利略从小勤学好动,领悟力强,才学惊人。1581年在比萨大学学习医学和物理学,1589年被该大学聘为数学教授,1611年成为罗马林塞科学院院士。1632年,伽利略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