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乙转体弓步刺剑,甲退步提膝下截 乙接上动,突然转体360度,左脚随即向斜前方迈进,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带动右手剑内旋向左前方刺剑,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里置于胸腹前,左手剑指自然展开,弧形环绕置于头部左侧上方(图10)。  相似文献   

2.
郭树璞 《武当》2000,(5):3-6
左脚向左侧跨半步,右脚向左脚后撤一步,屈膝下蹲成坐盘式。同时身体向左扭转,带动右手剑外旋,向下向左向上向右再向左撩绕一周,削于左上方。手心向上,剑尖斜朝左前上方,刃分左右。左手剑指向右向下再向上弧形缠绕屈肘至右肩前。手心朝后,剑指朝右上方。目视剑尖,面向东北方。图86。  相似文献   

3.
第四段 37.迎风舞扇 ①接上势,身体重心回坐,右膝略屈成左弓右跪步,同时,右手持剑,右腕外旋,随回坐之势将剑把向左侧回带,右手心朝后,剑尖朝右,左手握于右腕处成双手握剑势,目视右侧方(图84)。  相似文献   

4.
三十九、甲提膝上举托剑,乙弓步刺剑,甲身体上起,左腿自然站立,右腿随即向上提起,屈膝成独立式,脚尖自然下垂。同时,右手持剑外旋,随身体的上起向左上抽回提剑,随即向上托起,屈肘置于额前,手心向里。左手剑向右移动,合附于右腕处,屈肘,手心向外,目视右方(图59)。  相似文献   

5.
黄鑫 《武当》2000,(10):15-19
接上式,左脚原地扣步,右脚原地外摆,同时向右转身成上身背向圆内,双腿微曲,重心移在左脚上,右手外旋成手心向上,随转腰向右抹划到右侧,钺头向圆内,高与胸齐,右臂微曲;左手随扭腰内旋手臂,手心向下,执钺向后向下抹划成钺腹向圆外,高与腰齐,目视右钺(如图49-1)。  相似文献   

6.
杨群力 《武当》2008,(9):10-12
预备式: 设面南背北方向。两脚并步站立,左手持剑,剑身垂直,紧贴前臂内侧,右手五指并拢贴靠右腿外侧,手心向里,眼平视前方。(图1)  相似文献   

7.
陈宗炎  蔡星锋 《武当》2010,(6):11-13
(接上期)16、顺水推舟 接上式,上左脚,再上右脚呈马步的同时,左手持拂尘由下向后向左甩开,右手握剑把由后向前撩出,目视右侧(图31)。  相似文献   

8.
林钰轩 《武当》2013,(12):8-11
(接上期)24、左取项。左足朝左前摆上步,脚尖外撇,左转体扭东北呈拗步的同时,右手向左摆腕,朝左上方横击,随即外旋,使剑翻转向左前上方错斩,剑尖同头高。(图39)25、骗步诳势。左足向左横跨于中线,右足横于左足呈右高虚步的同时,右手使剑向下朝左往上朝右(东)反腕点剑,左足向西摆步,脚尖朝西,扭身向西北,右手剑垂于身后,左足蹬地向西跃起,在空中往后转半周,右足在西落步再转半周,左足落于右足西高立,右足摆于左足前呈高右虚步,身向西北,剑随绕一周后朝东反点剑,目视东方。(图40、41)  相似文献   

9.
刘伟 《武当》2007,(1):51-51
为弘扬武当武术,推广中老年养生,更进一步地普及全民健身,由丹江口市文体局,丹江口市武术协会主办,由武当剑英国术馆承办的武当太乙五行拳培训班,于2006年11月6日隆重开班。  相似文献   

10.
郭树璞 《武当》2008,(7):12-14
接上式,右脚向前落步,脚尖内扣,随即身体向左扭转,面向北方。左腿屈膝成横裆步,左臂屈肘掌按拍于右肩上,手心向下,右手掌外旋划弧向右向上再向内按压于胸前,掌心向左,目视前方。(图19A)  相似文献   

11.
杨群力 《武当》2008,(10):12-14
(接上期) 10、力截金石 接上势,右脚(向西)后退一步,屈膝前弓,左腿挺膝蹬直成右横裆步;同时,右手持剑,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由上向下压剑,力达剑身中部,目视剑体。(图32)  相似文献   

12.
武当绝命剑共有三个套路,单练套路为两路,对练套路为一路。对练套路是武当绝命剑之精华,是对两个单练套路的理解与应用。它姿态优美,用法精巧,攻防合理,变化莫测,结构严谨,刚柔相济。全套剑路始终贯穿着斩、砍、劈、闪、剁、露、拦、扑、束、云,十字法则,不失为内家剑法之精粹。  相似文献   

13.
武当丹派武功,自始祖张三丰开山以后,绵延数百年,以武当剑等武功称著于世。自上世纪初,第十代传人李景林(芳宸)扩大传授范围以来,更成为世人仰慕的武林瑰宝。武当丹派的由来先从“丹”字说起。丹字的本  相似文献   

14.
凌召  唐金柱 《武当》2006,(9):6-9
10、喜鹊夺巢承接上式,重心移至左脚,左脚独立支撑站稳,右手抬棍向前点刺;右脚贴棍向梢端踹出,在右脚蹬出的同时,双手将棍向左后拉,目视右脚(图31)。动作不停,右脚向前落步成右弓步;左手向右手滑把,使棍尖向上。  相似文献   

15.
《武当》2000,(5):60-60
43、夏旭峰1951年2月生,女,云南昆明人,国家二级武术裁判,一级武师,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研究员、北京都城传统武术发展中心云南分部经理,云南沙国政武术馆暨昆明市武术馆太极八卦门教练。系昆明市武协会员、董海川八卦掌第五代传人。自幼习武,先后师从沙国政、张修林、康戈武、狄兆龙、陈世通等武术家研修八卦掌。擅长陈式太极拳、剑及太极推手等拳械,对太极拳、八卦掌都有一定造诣。1990年,参加昆明市武术比赛,获第三名;  相似文献   

16.
武当拂尘与武当绝命剑的技击对练,是道家内传技击上乘套路。它与武当内家拳独特的功理功法,一枝独秀,至今仍是道门众弟子以及武林界所渴望得到的上乘技击之术。武当拂尘与武当绝命剑在对练时,充分体现了唯有道家才拥有拂尘这一独特防身宝器。它在  相似文献   

17.
郭树璞 《武当》2014,(4):10-10
练武当剑必须做到剑势中的轻灵舒展,各法贯通,达到协调自然,随心所欲之化境。要想成就剑术高手,首先须在演练剑势之中掌控好“神形意气”,并把它运用到剑术之中。  相似文献   

18.
从"武术研究"到"武术文化研究"的跃升,实际上是研究的视野跃升为文化视野。从文化视野研究武术,旨在对武术本身达到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观照。因此,对武当武术、武当武术文化进行界定,必须具有文化视野。从文化视野对武当武术、武当武术文化作出界定,并不是单纯为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是简单地对当前理论界各类理论观点进行一种综合和折中处理,而是旨在通过定义本身揭示武当武术、武术文化是什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以及它与传统武术、传统文化、传统武术文化、武当地域文化以及其他地域武术文化发生了怎样的关联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郭树璞 《武当》2007,(7):13-16
(接上期)20.迎门送客左脚向右脚后撤一步,屈膝半蹲。右脚回收,脚掌着地成右虚步;同时,身体左转45度。面向东北方,左掌随身扭转,向前伸臂搂手,屈肘  相似文献   

20.
范克平 《武当》2004,(3):12-13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首期教授班选用教材之一的《君子剑图解》(精选)一书,就是根据央馆顾问李松如先生所提供的手抄本绘制并编辑出版的。此为当时上海百新书店正式出版发行的该本真迹(现藏南京中华传统武术培训学校图书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