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宋代大理学家程颐也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可见,古圣先贤们早已将诚信视作基本的为人之道。因此,作为中学生更应懂得诚信的重要性,并努力实践诚信,踏入社会后才能够担当重任。近年来,英山县在夯实校园诚信理念、强化校园诚信意识、积极打造校园诚信环境等方面作出了探索。大力营造校园诚信氛围。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校园信息栏、标语墙、广播台、校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诚信宣传,努力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每一种声音都渗透着诚信教育。其次,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全县开展了包括诚信辩论赛、演讲赛、征文大赛、名句征集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诚信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和体验中不断增强诚信待人、诚信处世的意识。第三,打造校园诚信环境。比如,在卫生管理方面,重在落实,常抓不懈,坚决杜绝应付领导检查的突击行为;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增强管理的透明度;学校狠抓诚信制度建设,让不诚信行为在校园无处藏身;定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树立校园诚信榜样。打造诚信校园,教师必须做学生的表率。要...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通过剖析大学生诚信缺失产生的根源,提出加大诚信教育的宣传力度,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诚信道德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监督体系;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监管和控制,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社会诚信教育为辅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利益至上"原则强烈冲击了校园文化,大学生诚信遭遇挑战。考试舞弊,同学交往难以"以诚相待",恶意拖欠学费,就业弄虚作假等大学生非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要明确"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诚信含义,更要认识诚信道德资本价值所在。学校应加强诚信宣传,营造诚信校园氛围,帮助大学生培养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4.
田冰 《太原大学学报》2012,13(2):88-91,95
当今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可以从提高自我认识、营造诚信教育校园氛围、加强社会诚信环境的“综合治理”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教育职能的学校,要以诚信教育为主导,建立完善诚信建设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建设和谐校园。加强校园诚信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群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与沟通,探讨校园诚信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全面提升校园诚信水平。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待人接物方面的一种重要的行为准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诚信教育是小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队员具有健康人格和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因此,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在少先队员中进行诚信教育。一、构建诚信育人环境。让队员在熏陶中感悟校园文化环境对队员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隐性课堂”作用。学校应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力争让每面墙壁“说话”,营造出富有诚信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
龙四清 《湖南教育》2003,(24):15-15
首先,以“诚信”为依托,将诚信教育引入课堂。这是系统学习、全面认识诚信的良好途径。只有依托课堂这一德育主阵地,诚信教育才能系统、长期、有效地进行。而且,诚信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机结合,既可充实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适应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不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其次,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校园成长与成才、良好习惯的养成、民族的振兴乃至社会的进步都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从青年成才的角度,校园文化赋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修养、品质,而是影响一生的一种精神。当学生们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时,通过人…  相似文献   

8.
培育校园诚信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规范、道德的基石 ,是学校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共处的基本准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校园诚信缺失现象成为制约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发展瓶颈因素的今天 ;在目前大学办学过程中注重追求规模和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 ,而忽略培育校园文化 ,塑造大学精神 ,强化做人教育等“软件”建设的情况下 ,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三年来 ,重庆医科大学在培育校园诚信文化 ,塑造现代大学精神 ,开展有特色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实践活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并取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9.
诚信体系的构建是打造诚信社会的必不可少的手段。金华教育系统构建的校园诚信体系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创“诚信行为规范”.实践“诚信校园的建设是校长、教师及学生的共同任务”的科学观点;采取“行为习惯化”策略,实现了“过程的诚信”;注意了对主体的尊重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等。在进一步深化建设时更注意加强主体认同、营造“诚信荣,失信耻”氛围、澄清认识、加强实践与研究、关注明日的社会诚信体系等问题。“诚信教育”正在悄悄地重构着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之间的关系,而在“诚信”这一概念背后支撑着金华教育一步步走向深入的.是金华市教育局为提高每一所擘校的办学盾量所作的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诚信,进行诚信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构建和谐校园,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师生成长、成才,学校的发展与建设,和谐校园的构建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课堂点拨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某市在学校广泛开展“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诚信校园,做诚信的人”的活动,某校初二(5)班准备召开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信用体系规划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重在通过教育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形成讲诚信的良好校园氛围,促进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在诚信观念培养、诚信氛围的营造、构建诚信评价机制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尽快与社会征信系统接轨。  相似文献   

13.
提升高职生诚信品格,关键在于深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细节,多策并举,如依托“两课”开展以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开设法制课、公民课,开展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和契约教育;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建立学生信用档案;建立良好、和谐的高校文化,营造诚信的校园氛围;建立大学生失信惩罚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我们所讲的“诚信教育”是指围绕“诚信”而采取的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对小学生进行的基础道德教育、立身处事教育。在教育实践中,我校制订了对小学生实施“诚信教育”的研究方案,并将其置于校本课程之中,从宏观角度统盘考虑,以切实有效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一、明确要求,制定目标我们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按照小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制定了诚信教育实施目标,可分低段、中段、高段三个层次。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此外,在举行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注意与诚信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如诚信…  相似文献   

15.
丁军 《中小学电教》2011,(12):154-154
“偏偏诚信来,悠悠校园在。”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推崇的崇高道德,是亘古不变的美好情操,然而,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作假、言而无信、不践成约的现象时有发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偶有存在。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由于种种原因悄悄地侵入校园,吞噬着中学生纯净的心灵,影响着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努力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创建诚信的校园文化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加强高校诚信教育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诚信危机”的产生既有大学生自身因素,也有社会环境、教育、制度等外部因素。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把诚信教育与师德教育相结合,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加强制度的外在约束。  相似文献   

17.
诚信文化是社会公众在社会实践中心理定势的主导意识,集中体现了诚信价值准则,具有实践性、稳定性和渗透性三个基本特性.诚信文化教育应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现阶段高校诚信教育面临着对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方法单一和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应当从培养社会契约精神、拓展诚信教育实施路径、构建诚信教育管理机制、营造校园诚信文化氛围等方面重塑高校诚信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中职生中不诚信的现象越来越多。造成诚信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学生自身素质的缺陷是其主因,客观原因有学校诚信教育不足以及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诚信素质的培养应从教育做起,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营造校园诚信氛围,转变教育观念、开展网络诚信教育,完善诚信制度体系、深化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但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突出。高校加强对大学进行诚信教育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有利于培养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建设人才,有利于夯实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基础。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传承我国传统诚信教育的思想,借鉴国外品格教育的做法,同时还应进一步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诚信教育的资源,积极营造诚信教育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早就把诚信作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以至于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左传》中讲“信,德之因也”,说明诚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品质,是其他一切美德的基础。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开展诚信教育,创建和谐校园,当前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当人们探讨和谐校园的实现途径时发现,和谐校园的创建需要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而诚信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