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谈"滚雪球"听评课活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滚雪球"听评课活动的背景 听课、评课活动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形式.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听课、评课活动,它是教师成长道路上的两件最好的法宝.  相似文献   

2.
杨军 《广东教育》2007,(1):23-24
教师听课,如同教师的上课一样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主业务之一,是教师的必修课.教师教学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积极主动的听课及课后的研讨交流.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我的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听课的重要.大凡成长进步快的教师都有同感.教师的工作既需要个体的努力,更需要团队的合作,特别是面对当前的新课改,任何人的单打独斗、孤军作战都难以获得理想的成效,更谈不上自己的快速成长.教师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教师要想获得较快的进步就要巧借"东风"、善借"东风",相互学习.而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学科组织的研讨活动中的相互听课,不失为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一个载体,教师应积极参加.  相似文献   

3.
听课笔记是学校常规检查的内容之一,学校通过检查听课笔记了解教师的听课和评课情况,这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不过对于这项重要的常规工作,许多教师都是“临时抱佛脚”,在检查前突击地听几节课,或者是闭门造车,找同事的抄一下,或者直接编造,以此应付检查。即使学校专门安排的研讨课,教师不得不去听,评课时却是“好好先生”,百般客套,平淡无味,起不到学习和交流的作用。“虚”?教师为什么对于学校非常重视的“听课、评课”活动不冷不热,提不起兴趣?总是应付过关?听课、评课这样一个重要的教学研讨活动为什么变得这样“空虚”?原因之一:教师在繁…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李老师结束了《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这是学校落实于都县每校每月一天的教学开放日制度所开展的听课活动,听课的有县教研员、本校教师、薄弱学校的教师、部分学生家长等.  相似文献   

5.
集体备课先行---备出门道来 常规的听课活动,多是由执教者根据个人爱好"量体裁衣"--自定课题,自拟教案,"单枪匹马"上课堂.以致于大家听来听去,依然是老面孔,老腔调,老风格,老套路.就拿语文学科教学来说吧,阅读课的第二教时似乎是听课活动的必然"主角".而第一课时、诗歌、作文、练习、实践活动等课型的教学展示却"羞于示人".而这些课型恰恰又是众多教师教学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难以啃透的"硬骨头".听课活动,如果能解决这类课的问题,便也是"为民除害",定会受广大教师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启动和逐渐深入,各种教改活动、教研活动轰轰烈烈地进行。听评课作为学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深受学校和教师的青睐。不过,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他们对待听课评课的态度往往不尽相同。在现实中,有的学校,只注重教师听课的数量,不注重听课质量,不切实际地规定教师听课节数,不注重检查和落实,造成教师平时不听课,期末学校检查听课笔记时集中听课,疲于完成听课任务量而胡乱选择  相似文献   

7.
去年.一个数学讲课比赛活动在我们学校举行。一位老师执教的《平移和旋转》一课上得非常成功:合适合理的教师点拨,直观生动的课件演示,学生充满个性的精彩发言,使这节课成为整个比赛活动的亮点。但是,在听课中,有两个现象让我大惑不解,一是原本学过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听课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的平台."准教师"在实习期间应该深入到实习学校各个年级课堂教学中去多听课,听课中应注意听、看、记、思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有策略地听课.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因此,看听课、评课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是否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及影响的程度。而教师是否将改进建议用于实践,并不取决于评课者说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他们认同了什么,接受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同伴互助听课是建立在听课基础上的又不等同于传统听课的活动,它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听课。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同伴互助听课的实施应从听课的计划与准备、课堂听课、信息反馈及重构教学理念四个基本环节出发,实现教师之间的合作与经验的共享,加强反思来创新教育理念,精练教学技能,促进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董建民  谢国勇 《文教资料》2010,(15):141-142
听课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校本培训方式。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听课活动普遍存在着重形式轻效果、重听课轻评课的问题,制约了听课作用的发挥。本文探讨了深入开展听课活动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课堂听讲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活动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语文能力应首先把这种基本要素作为强调和培养的目标.教师授课时,不能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要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意,引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处于积极的听讲状态,以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刘宝文 《文教资料》2011,(29):142-143
听课是基本的教研活动。要发挥它的最大效益,听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准备。本文从计划上的准备、态度上的准备、理论上的准备等八个方面阐述了听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做好听课前的准备给出建议.对听课教师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积极参与听课活动,听课成为了年轻教师成长和进步的平台。当然,也有或多或少的教师把听课当成一种负担,不愿参与到听课的深层次活动中,有些教师只是敷衍任务,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参考借鉴和学习思考。那么,如何才能使青年教师学会听课?下面谈谈我听课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各地有关课改的各种教研活动如火如荼。听课,因其活动的有效性,成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交流课改成败得失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在课例教研中我们也发现,有的教师形式主义严重,听课来去匆匆,收获甚微。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参加新课改听课活动要注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听课和评课活动是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现象,限制了这一教研活动作用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7.
梁好 《教书育人》2015,(5):40-41
"走马观花"式听课,在诸多学校并不少见,一些学校的听评课活动目的不明确、过程不规范、组织不严谨、评价不科学,从而导致授课教师为作课而作课、听课教师为听课而听课,作为教学研讨重要载体的听评课活动成了不了了之的形式,以至于教师怨声载道,参与积极性不高,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那么,学校管理者如何提高听评课活动实效,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端正听课目的――导向求高度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困扰各校领导的一个共同问题:教师听课活动不能完全落到实处,平时少见一些教师听课,期未交上来的听课记录本却是完成或接近完成听课任务。产生这种现象,既与部分教师的自觉性有关,也与有关管理部门未能为教师听课创造条件有关。现将我校近年来这方面的管理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一、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示范课”活动。 具体做法是:以语数英三大教研组为龙头,按“3+2”的方式,分成三个听课系列:a、文科系列:语文、  相似文献   

19.
听课,从听课者角色分,有上级行政部门到基层听课、同行听课、师徒听课;从课的形式看,有常态课、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而笔者今天所指的课是园长听教师的课,听的是常态课,而且听课的前面加了个定语——参与式。笔者认为参与式听课指的是园长在听课的过程中适时地以教师的身份、讨论者的角色介入教学活动,有时甚至可以接过其中的一个环节或一个细节,而后由教师继续组织。参与时间介入的长短、参与的程度都取决于组织活动的教师的技能、悟性、教学的态度以及活动本身的形式、难易程度。下面笔者将其中的一次参与式听课中的几个环节作一展示,愿与同行共勉。活动内容为江苏版语言学科,内容为木头人,是无预先通知的常态课,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听课,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研活动,也是教师提升教学技艺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学会备课、上课,还应学会听课,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要想在听课中有所收获,受到启发,得到进步,就必须做好以下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