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公开课,是相对于教师日常上课而言的,是主讲教师以较严谨的教学结构、科学的教学方法、浓郁的课堂民主氛围为追求,努力体现其教学水平和风格的课堂教学,因此赢得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一、公开课让教师的课前准备更充分,学生课堂学习目标更明确。公开课一般要接受众多教师的积极评判,主讲教师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会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预设好明确的课堂教学目的、严谨的课堂结构以及要使用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师的课前准备比较充分,课堂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学生在课堂学习过  相似文献   

2.
周蔚 《教师》2014,(16):85-85
正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课型。有公开课(赛课)、微型课、说课等。无论哪一种课型,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共性特征。公开课,提倡的是要用上常规课的心态去面对。关键在于平时教师要用上公开课的精神去对待常规课,那么公开课一定会上得轻松自然。赛课是一种评比形式的公开课,要想在强手如云的选手中脱颖而出,一定要在课堂上展示出与众不同、新颖独到的教学设计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微型课是一种模拟课堂的教学形式,没有学生的实际参与,而由教师假设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环节。  相似文献   

3.
公开课的意义长期受到学界的争议。公开课是一种教研文化。文化在传播、变迁和冲突中促成人类文化向前发展。学界对公开课的反复争议使公开课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新的诉求。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里,公开课应当呈现课堂教学和教学研讨的文化内涵,立足于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文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师的主体性参与,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主题研讨,在教师个性化的尝试中促进课堂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公开课是一种常见的教师专业活动形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公开课担负着宣传与推广新课程理念、展示如何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重任。作为一名长期承担学校历史公开课的教师,笔者简要谈谈经验。一、课堂导入"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堂导入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好的课堂导入是上好公开课的前提。课堂导入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导入的质量,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5.
课改进行至今已经历了数次蜕变,日臻成熟,“公开课”无疑成为了展示课改变化的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对“公开课”的观察、分析,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课改带给学生、教师和课堂的种种变化。笔者参加了“公开课”展评活动,观摩了20余节“公开课”,感动于课堂教学民主、宽松的环境,教师务实的服务学生的理念,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切身感受到了课堂教学所发生的变化和进步。同时,困惑也随之产生,深切体会到去深入地挖掘、解读、面对课改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张霞 《甘肃教育》2014,(16):82-82
正在高效课堂里,教师与学生所创造的境界应当是高远、博大、幽深、静美、神奇的;在高效课堂里,师生畅通,教学相长,情理交融,意境和谐,知识共享,情感俱进,师生的智慧与人格呈现出妙不可言的奇观。笔者认为,这样的高效课堂必然拥有本色、真实、鲜活、简约这四种境界。境界之一:本色相信所有的教师都有上公开课与听公开课的经历,而每一次的公开课都会使我们产生众多的感叹,感叹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感叹授课教师的奇思妙想,感叹学生的多才多艺,感叹课堂的奇峰突起。然而,在众多的感叹之后,笔者常想:教师的  相似文献   

7.
笔者有幸观摩了一次小学语文教学的公开课 ,真是大开眼界 :课堂上学生互动、师生互动配合的相当好 ,教师在课堂上真可谓挥洒自如 ,学生在课堂上真是从容应对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让人佩服、称赞。然而正当大家赞叹不已之际 ,听到办公室一领导心满意足地说 :“多亏了昨天又试上了一次 ,不然又得拖堂了。”之后再向学生打听 ,原来这节公开课早已预上多次了 ,每次都是领导策划 ,参谋指点 ,已耗时半月之久。公开课之所以被教育系统推崇 ,是公开课具有真实、具体、直观的表现形式 ,是优秀教师展示教学水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同时也便于同行观摩…  相似文献   

8.
公开课应是本真的课、平实的课、高效的课。当前的公开课教学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花里胡哨,教师无法进入真实的教学状态,学生无法进入真实的学习状态。因而,有必要对公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让公开课常态化,让常态课优质化。一、教学是双向的,要力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认知、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学生才能进入一种自  相似文献   

9.
马昀 《考试周刊》2014,(64):177-177
公开课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无法比拟的。本文主要从心理准备、课前准备、课堂演练和课堂发挥四个方面,即公开课从准备到实践的四个主要方面讨论教师如何上好公开课。  相似文献   

10.
公开课的目的在于探讨教学规律,推广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试验。但在公开课中,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的整体完美,而往往忽略学生个体、教学过程缺少真实性、教师缺乏机智性、多媒体的依赖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等教学细节。这就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课前预设有距离。因此,教师除了练好基本功,还应该做到切合学生实际,注重细节,这样才能让公开课课堂更真实有效。  相似文献   

11.
公开课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推动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但在功利主义影响下,却呈现出华而不实、表演性强,缺乏深刻情感和思维的问题。一节“另类”的公开课,用沉重托起情感教育,用沉思浇灌思维之花,用沉浸守护学生发展,用沉淀浸润教师成长,用缺憾呈现真实课堂。这样的课堂不应成为“另类”样态,而应成为道德与法治公开课的常规样态。  相似文献   

12.
米占东  文静 《课外阅读》2011,(1):122-122
公开课是常态课堂的一个高度的集中和概括,是常态课堂的一个缩影,也是的一个取粗取精后的再现。公开课却又是对师生的一个很好的锻炼,是教师、学生提高进步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它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对课堂的驾驭,协调组织,还是对学生的表达、分析等能力的提高,抑或对师生心理素质的锻炼,促进师生融洽关系等,都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二期课改强调"关注课堂"、"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在新课程实验的探索、培训和实施中,教师不断地开设、大量地观摩公开课,在实践中提高,在观摩中学习研究。公开课是推进新课程实验,贯彻课程标准、用好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的主要方式。从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区别,公开课的价值以及如何借公开课的研究、示范作用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陈上宝 《学子》2014,(7):57-58
近年来,为了能够开阔教师视野,促进校际交流,教育局提倡成立学校共同体。随着教研活动的增多,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上了不少公开课,也深入课堂听了大量的示范课、公开课等,课后交流时大多数教师都有这种感觉:学生回答问题时启而不发,呼而不答。通过对学校共同体的六所学校的现状调查,笔者发现了一些可供商榷的地方。一、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调查从大量的随堂听课和公开课可以发现两种现状:  相似文献   

15.
<正>上完公开课,教师都很在意自己上得好不好。一节课上得好不好,众说纷纭,因人而异,但一节好课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特征。一、明确又简单的教学目标公开课要呈现简单又明确的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指引教师和学生努力的方向,是教学的起点,也是一节课的归宿。贪多求全的教学目标肯定无法在40分钟的课堂内完成。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公开课上,课堂成了教师展示的大舞台,教师出示汉字从古到今的演变,播放爬山的视  相似文献   

16.
如今的“公开课”,代表着新课程,传播着新理念,追求“新、奇、异、美”。但公开课流露的各种怪现象,也让一线教师深感不安。 怪相一:课堂必须是“活动”的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公开课最为抢眼的特点之一。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围坐在一起,或争论,或私语,教师穿梭其中,学生可以自由发问,随时举手,随时根据需要下位、讨论,课堂气氛变得极为活跃。  相似文献   

17.
所谓公开课.就是指开放课堂.除了学生还有同事、同行、家长、领导或专家等进入课堂听课.由于这些特殊人群的参与.就使的公开课成为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特别准备的课堂.也成为老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它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考核型公开课、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竞赛型公开课.无论是哪种公开课.对授课者而言.都是有压力的,特别是年轻教师(教龄不足5年),他们认为学校罩压力最大的工作就是公开课.  相似文献   

18.
郭莉 《教育教学论坛》2014,(28):132-133
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师如何准备、设计才能更好地完成校外公开课总结出几方面的措施,同时就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等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让公开课不是作秀,让老师在与陌生学生的课堂上同样能够顺畅地交流,共同奉献出一节精彩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19.
笔者听了不少语文教学公开课,发现课堂上学生都没有作业。有的教师教学时间把握之准确让人惊讶:课刚结束下课铃就响;有的教师下课前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学生兴高采烈地说了一番还未动手,下课时间已到;还有的教师则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与课文内容或人物相关的书籍……私下与上课教师交谈,问起缘由,答曰:“公开课上听课者关注的主要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调控能力,看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安排学生做作业,既没有时间,也使课堂缺少气氛。”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理由有三:第一,任何课都是为学生所上。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什么样的课,学生始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公开课、评优课唱主角,常规课束之高阁; 多媒体技术"万能说"; 课件展示占据整个课堂; 课堂信息过量; 电脑和教师主动,学生被动; 装饰性内容过多,内容与形式牵强附会; 阻碍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共七个方面论述了多媒体教学中的片面做法,并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