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我国男篮和与赛队手在第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9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技术指标综合统计显示,中国男篮和与赛队相比具有相对优势,但中国男篮在半决赛、决赛中的竞技表现一般,表明中国男篮在亚洲已经没有了绝对优势.中国男篮内线统治力下降,外线队员进攻稳定性欠缺,突破攻击能力不强,内外缺乏呼应,全队攻守转换节奏慢,快攻、抢攻意识不强,阵地进攻机动性差,无效的传接球过多,进攻效率不高.全队防守伸缩性差,身体对抗不占优势.中国男篮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差距较大,队伍力量不平衡,替补队员的比赛效率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2.
第28届奥运会我国男篮进攻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男篮进攻体系中,内线有比较强的优势,外围得分也具有一定能力,但突破技术运用的能力相对不强;快攻意识和能力上的差距太大,严重影响到进攻的整体效果;阵地进攻中个人机动进攻的比例偏大,而战术配合进攻比例偏低,进攻方式的比例结构没有建立在一种相对合理的基础之上;战术配合运用质量,和世界强队相比差距较大,面对世界篮球运动更加积极、更加严密、更具攻击性的防守,中国男篮的进攻的综合能力上显现出一种薄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运用观察统计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在第15届世锦赛上整体的攻防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内线的优势和外线相对有效的攻击能力所构筑起的进攻体系,表现出一定的整体进攻实力;进攻中的失误偏多,完整进攻次数不足,阵地进攻过分依赖内线,快攻次数很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进攻质量和效果;个人综合防守能力的不足和全队整体防守战术运用的较大差距,导致攻防体系的综合控制能力较低;防守体系整体结构比较松散、防守漏洞较多、防守攻击性较差等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25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男篮进攻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最高身高和世界强队最高身高相比有一定优势;个人防守能力和全队防守能力与八强队伍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投篮总次数和总得分明显低于对手;在利用对方失误得分、二次进攻得分、阵地战得分方面均低于八强;而在利用快攻得分的环节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据统计法对第28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国男篮后卫与赛队后卫在进攻和防守的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后卫运动员得分能力不强,导致了进攻能力的下降,防守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不够;应加快优秀后卫运动员的培养,相应地提高后卫运动员的攻击意识和攻击能力,提高防守技战术变化的协同性.  相似文献   

6.
戴德翔 《辽宁体育科技》2012,34(5):66-67,83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对阿联酋、中国对捷克、中国对巴西的三场比赛中队员在中投、远投、内线进攻、突破、快攻、罚球以及进攻篮板球等七项进攻得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男篮(以下简称中国男篮)在远投命中率,内线进攻得分与进攻篮板球等方面与其他三个队相比有较大差距,而快攻的成功指标又高于其他三个队,目前中国男篮尚未形成具有明显特点的战术风格,队员在临场技战术运用水平、团队配合意识、个人对抗能力以及丰富大赛经验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系统分析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进攻状况,采用观察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从进攻的整体情况、阵地进攻情况、快攻情况三方面对中国男篮在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的进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失误偏多导致完整进攻次数的下降,对进攻整体的效果形成较大影响;阵地进攻以内为主,充分利用内线的优势,构筑起相对有效的阵地进攻战术体系,内外结合的进攻特点彰显突出,体现出较好的进攻效果;过于依赖高度和内线的优势,而忽略进攻速度的提升,快攻比例偏低,快攻整体能力整体低下,严重影响到整体进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接拦回球防守阵形,可分为在强攻和快攻两种进攻方法下防守。各种进攻体系中的强攻接拦回球防守,以集中优势防前区为重点,防守阵形相对比较固定。快攻下接拦回球防守,由于快攻的突然、快速、多点进攻等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其防守阵形则是变化不定的。对抓好接拦回球防守训练,必须加强保护防守的意识训练;反射性接球能力接球动作训练;成队的各种进攻战术被拦回球的整体防守阵形训练。  相似文献   

9.
伦敦奥运会对中国男篮攻防整体水平是一次全面的检阅和考核。比赛最终证明,中国男篮在和当今世界篮坛高水平队伍的较量中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通过观察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的进攻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进攻得分能力、进攻成功率、投篮命中率以及快攻能力上,和世界男篮一流队伍之间的差距显著,而且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进攻综合能力低下的背后是中国男篮训练和比赛理念上的陈旧与落后,训练指导思想和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总体趋势相脱节。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在第16届世锦赛6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各位置球员较年轻;前锋队员身高已接近世界水平,中锋队员身高具有绝对优势,后卫队员身高显示不均衡;与世界强队相比中锋队员实力较强,前锋队员在2分球与3分球投篮次数及命中率、篮板球抢获次数和助攻与对手相比有较大差距,后卫线整体进攻能力依然是中国男篮的薄弱环节。针对中国男篮在快节奏、强对抗比赛中进攻侵略性不足和防守攻击性不强,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篮球比赛中裁判员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篮球裁判员在比赛执法时的心理状态会制约和影响裁判水平的发挥。本文通过问卷对110名篮球裁判员在临场执法时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发现 :篮球裁判员心理素质存在不足 ,裁判员赛前心理准备与赛时的注意状态、情绪调节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打造篮球文化构建和谐篮球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今天,由中国篮球协会、《体育文化导刊》杂志社和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在苏州隆重召开。在此,我代表中国篮球协会,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我们一起共同探讨篮球文化建设的方略与举措。苏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独具魅力的吴文化的发祥之地。千百年来,苏州人文荟萃,产生了以孙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顾炎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本次论坛将苏州选为举办地,就是要借姑苏之底蕴、姑苏之灵气,为中国篮球铸文化之魂。一、篮球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现代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已逾百年。一百多年来,篮球运…  相似文献   

13.
14.
篮球意识是篮球运动的精髓,是比赛中指导正确行动的活的灵魂。篮球意识在篮球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其作用也愈显突出。文章从篮球意识的概念、内容、形成,及当前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如何培养和提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提高运动员对篮球意识的本质、篮球运动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篮球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5.
浅析新篮球观下的高校篮球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高校篮球文化进行理性思考研究。研究表明高校篮球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篮球运动理念,崇尚篮球文化精神,借以丰富篮球活动的内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以多样的精彩的篮球文化活动吸引在校师生,鼓舞师生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6.
王霞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4):525-526,528
篮球运动遍及全世界,深受人民喜爱,篮球规则经过110多年的修改,对篮球运动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着篮球运动向前发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篮球规则的修改进行了逻辑分析、对比研究,试图从世界篮球运动规则的修改中探索出对篮球规则修改的规律,为研究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篮球教学中合理地安排篮球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篮球的爱好,能提高学生头脑的机智性、动作的灵敏性和身体的对抗性,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运用中要遵循安全性、适宜性和针对性原则。篮球游戏在课的不同部分和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其游戏类型和负荷大小的选择也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8.
篮球游戏教学法与传统篮球教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试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应用篮球游戏的教学与传统的篮球教学的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运用篮球游戏与篮球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更好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第22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8场比赛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的进攻和防守能力在亚洲占有一定优势,但与世界强队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0.
浅析篮球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锋 《体育科技》2000,(4):59-62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和观察分析提出 ,在篮球教学中 ,运用篮球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体能和智力 ,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篮球运动各种技术与技能 ,对篮球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