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研究产出的是公共品,所以支持基础研究是政府的天然职责.一个相关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要不要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的投资.由于基础研究的投资较大,从投入到产出的周期长,产出的外部性大,因此,许多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进行较少的基础研究,而应以知识应用的研究为主.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基础研究发展战略应是"搭便车".但纳尔逊和赖特指出,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和韩国确实通过某种"搭便车"以快速地发展自己的经济,但现在这两个国家都在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资.这说明,纯粹的"搭便车"越来越难了.  相似文献   

2.
能源利用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源利用科学对能源科学技术发展、进而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 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能源利用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的科学 价值与意义、现状与趋势以及在我国的进展与基础,并对我国相关基础研究的战略目标、关 键问题与优先领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政府缋效管理的兴起,科技政策评价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对如何科学地进行基础研究政策评价,在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分歧.阐述了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基础性前提是明确评价目的和目标;从概念前提的角度对"基础研究"进行了外部界定和内部划分,对"基础研究政策"进行了界定;从科学前提的角度对"基础研究评价"和"基础研究政策评价"进行了区分,对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对象范围和基础研究政策的可评价性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基本框架--"T-B-P"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4.
环境(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方法可以粗略地概括为伦理道德意义上的"类"与"共同体"向自然的扩展。其理论论证的逻辑起点可分为从自然出发和从人的规定出发两大类型,分别表现了西方分析哲学与形上哲学传统的影响。环境伦理学在西方有其思想和观念基础,但从理论和逻辑论证来看,还存在根本性的问题。系统、深入地总结、反思环境(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方法、思想基础与论证逻辑,对更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完善基础研究创新的运行机制和支撑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朝阳  陈劲 《科研管理》1996,17(1):33-37
本文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作情况,就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创新运行机制和构筑良好的支撑环境作了探讨,提出了增加基础研究创新的动力机制,健全基础研究创新的激励机制,完善基础研究创新的评议机制,提供基础研究创新的组织保障,建立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网络5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研信息化基础环境是在科研信息化劳动工具中,满足共享需求、提供共享服务、支撑科研活动的软硬件系统和信息化环境。它涵盖了以硬件设施为主的"硬"服务环境、以软件和数据为主的"软"服务环境,以及包括协同工作环境、运维平台在内的运行管理和服务环境。文章简要综述了国外科研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的最新进展,阐述了我国国家科研信息化基础环境的发展现状,通过近年来中科院在科研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中的实践与经验,分析了我国国家科研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中的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关于我国国家科研信息化基础环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础研究评价若干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刘作仪 《科学学研究》2003,21(4):373-377
本文分析了社会对基础研究评价的需求 ,探讨了基础研究发展环境的变化对基础研究评价观念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础研究评价的主要对象和目标 ,结合发达国家对基础研究评价的认识和做法 ,探讨了实际评价时应该坚持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校基础研究,促进学科交叉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们提出了很多新的科学问题,需要通过学科交叉的研究才能解决.高校作为我国主要的科研基地,不仅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继续加强基础研究的发展建设,还要组建优秀的科研团队发展交叉学科.基础研究作为学科交叉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可以为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科研环境,并最终实现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的共同发展.培养基础型和交叉学科研究人才,满足社会的多方面需求.  相似文献   

9.
20个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就将环境与安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并产生了"环境安全"这一术语.从冷战时期到冷战结束至今,"环境安全"研究历经四代.前三代的研究主要关注环境问题与传统国家安全要素的联系,而在冷战后兴起的第四代则更多地从非传统威胁的角度来考察.目前对于"环境安全"概念的内涵仍然缺乏统一的认识,研究还在继续.但这一概念已逐渐为各国、国际社会和其他非行为主体所接受,而且形成了一定的机制和规范,甚至已被列入一些国家的安全战略.进入21世纪,对"环境安全"的研究将在非传统安全研究的框架下继续深入.梳理回顾国外"环境安全"理论能为我国该方面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科技环境建设对基础研究的支撑作用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基础研究面临的形势及科技环境建设的现状。指出新形势下科技环境建设工作应与各级各类计划相衔接,广拓经费渠道,采取“走出去”面向市场,摸索新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营模式和“引进来”立足本地,引进企业资金建立企业共建研发基地的策略开展单位内、外实验基地建设。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生存空间,同时指出应采取适当措施应对科学研究支撑体系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础研究对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国传统社会基础研究缺失的原因在于自然环境不激励基础研究、制度环境束缚基础研究、思想文化环境阻碍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地方基础研究工作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家基础研究发展方向的总体框架下,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近年来,云南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指导关心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紧密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科学需求和优势资源,为全省经济建设及构建和谐发展社会提供了技术源泉和人才储备,培育了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不断提升云南省的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搭建具有云南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平台,促进了全省科技事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础研究是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源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中国存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产业核心技术能力仍然不高的困境.而加强企业基础研究是提升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政府如何分配研发经费的投入,如何提高政府和企业在基础研究活动的投资并优化投资结构,是我国有效实施自主创新政策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认为,随着产业竞争日益依赖于技术竞争,中国基础研究投入的结构性"比例失调"对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了提高中国产业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应该推进政府计划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互补,加强产业驱动型基础研究.企业应该改变过于依赖大学研究机构提供基础研究成果的格局,通过持续的对基础研究的投资,以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今天,创新的意识可谓深入人心,但在基础研究创新中仍有人存在着思想上的误区.微观观点认为创新是科学家自己的事情,科研管理不存在创新的问题;而宏观的观点则割裂了创新的环节,认为创新是纯政府行为,与科学家的关系很弱.我们认为,基础研究管理创新关键是创造一种能使人们持久创新的制度和环境.其中创造原始性创新的优良环境最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管理创新则必源于基础研究创新发展的需要.现在尤为迫切的是直接服务于科学家的基层科研管理人员要适应基础研究创新发展的更高要求,在自己的管理中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正德国研究联合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DFG)新任主席卡佳贝克尔(Katja Becker)教授在2020年DFG新年招待会上发表了题为"服务社会"的主旨演讲,就基础研究及其资助和DFG的未来工作阐明了观点。作为德国最主要的科学资助机构之一,DFG致力于支持德国高校和公益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专注于单纯由好奇心驱动而不考虑应用目标的纯基础研究,推崇自由、独立与多样的科学。虽不否认应有一定的优先设定,但反对仅以"实用性"衡量科学及其资助价值。这一理念和原则与DFG在德国创新链及资助布局中的位置有关~(1),对基础研究及其资助也具一定代表性及借鉴意义。本文编译了讲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基础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必将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带来生产方式与产生结构的巨大变化,并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新飞跃。周恩来同志生前曾经指出,没有一定的理论科学研究做基础,技术工作就不可能有根本性质的进步和革新。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波及,以及各国科学技术竞争环境的剧烈变化,现在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17.
优化企业科技创新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创新是培育企业新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也是驱动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创新环境直接影响着创新绩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科技创新环境的六个基本要素,即人才资源、技术基础、资金来源、法律政策保障、经济市场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并对这些要素的评估测量指标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初步梳理了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环境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ESI的“金砖四国”基础研究产出规模和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析了"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基础研究产出的规模和影响力.对ESI数据库1999--2009年数据的分析表明:尽管"金砖四国"与G7国家相比,基础研究产出规模和影响力仍有较大差距,但巴西、印度和中国增长迅速,只有俄罗斯发展缓慢.四国的数理化、材料科学、工学和农业等领域相对较强,但医学、生物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相对落后.中国的基础研究并非仅是论文数量的扩张,其论文总体影响力的增速远大于论文数量的增速.平均影响力增速也已超越"金砖四国"其余三国及所有G7国家.  相似文献   

19.
环境公益诉讼是补救环境管理中政府失灵的良方,但当前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研究存在严重缺陷.环境公益诉讼的研究,应该借鉴"生成性思维"以及"法的生成"理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生成研究由此产生.制度生成视角下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应该坚持保守的态度,选择渐进的思路.在司法中,应着重在发挥私益诉讼的公益保护功能,并结合能动司法理念和尝试性司法实践有序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在立法中,应选择适当的环境公益诉讼立法模式,并以类型化方法确定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20.
管理创新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保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基础研究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方面,探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环境与管理模式。建议创建国家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引导交叉科学研究,孕育原始创新;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